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金来专利>正文

具有高效集尘极的电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2995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集尘极的电除尘器,它包括设有气流进、出口的壳体,在壳体内装有放电极和集尘极,其中集尘极包括镂空的金属外壳和在外壳内填充由多孔泡沫金属材料或经过导电处理过的多孔泡沫塑料制成的集尘板或集尘球或蜂窝状多孔板,且集尘板或集尘球在集成室和清尘室之间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高效集尘极的电除尘器选择多孔泡沫金属或进行导电处理过的多孔泡沫塑料等材料,制成平板型、颗粒型或蜂窝状多孔型,填充在金属框架或网状结构的壳体内,制成廻转式、平板转帘式和循环流动式等多种结构的集尘极,同时将集尘区和清尘区分开,使电除尘器的集尘效率达到99.99%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尘极特别适应于电除尘器的最末级,除尘后气体每立方米含尘量≤10m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除尘器,具体说是设计一种全新的、高效率的集尘极,属 用静电效应从气体中分离弥散颗粒

技术介绍
电除尘器是利用高压直流电源产生的强电场使烟气中含电负性气体电离,产 生电晕放电,进而使悬浮在气体中的粉尘荷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到达与其极性相反 的电极上,从而实现悬浮粉尘从气体中分离出来的目的。显然,电除尘器必须有 放电极和捕集粉尘的集尘极。当前,电除尘器应用广泛,品种型号也很多;集尘 极的结构形式直接影响到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集尘极形式很多,有扳式和管式 两大类,而扳式又分平板形电极、箱式电极和型板式电极三类,这些集尘极存在 下列不足之处1、集尘极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集尘和清尘振打均在壳体内进行, 这样清尘时容易产生二次飞扬。2、目前集尘极均用钢板制成平板形或波纹板形, 面积固定,且极板安放方位均与含尘气流方向一致,带电粉尘与极板表面捕捉几 率少,因而这类集尘极集尘效率在99. 5%以下。3、对高比电阻(粉尘的导电性 通常用比电阻来表示)的粉尘除尘效率低。4、小于lMm的细小粉尘捕捉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尘效率高,集尘和清尘分开的不同结 构的高效集尘极的电除尘器。本专利技术高效集尘极的电除尘器,包括设有气流进、出口的壳体,在壳体内装 有放电极和集尘极,其中集尘极包括镂空的金属外壳和在外壳内填充由多孔泡沫 金属材料或经过导电处理过的多孔泡沫塑料制成的集尘板或集尘球,且集尘板或 集尘球在集成室和清尘室之间运动。本专利技术高效集尘极的电除尘器,其中壳体为圆筒壳体,沿圆筒壳体的轴线装 有转轴,在转轴上至少设有一级放电极和集尘极;每级集尘极的外壳包括框架结 构的圆筒骨架,圆筒骨架的内径与转轴垂直固定连接,其外径与圆筒壳体转动密 封配装,且中间分隔成若干个扇形,圆筒骨架上、下面装有网板,在网板之间的 扇形区内填充集尘板或集成球;在圆筒壳体内位于每级集尘极之间、沿转轴轴线 的平面内均设有密封隔板,密封隔板的一端与圆筒壳体内壁固定连接,其另一端 与转动套装在转轴上的套圈外壁密封连接,密封隔板将圆筒壳体的内腔分成右集 尘室和左清尘室;放电极为安放在每级集尘极上方的若干根径向分布的导电线, 其一端与弧形连接件绝缘固定,弧形连接件两端与密封隔板固定连接,放电极的 另一端与圆筒壳体绝缘固定,并向外伸出与高压直流电源负极连通;在右集尘室 的圆筒壳体的上、下面上分别设有气流的进、出口,在左清尘室的圆筒壳体下、 上面上分别设有与清尘流体源连通的进、出接口;转轴一端伸出圆筒壳体外装有 与动力源连接的传动轮。本专利技术高效集尘极的电除尘器,其中壳体为方筒壳体,在方筒壳体内的水平 方向上至少装有一对传动轴,传动轴的两端装有链轮,在与链轮啮合传动的链条 上装有若干块沿传动轴方向平行排列、且相互铰接、内装集尘板或集尘球的转帘 式环状集尘极;在方筒壳体内用隔离板将其分隔成左集尘室和右清尘室;安放在 环状集尘极下方的放电极为若干根平行排列的导电线,其一端与隔离板绝缘固 定,而另一端与方筒壳体绝缘固定,并向外伸出与高压直流电源负极连通;在左 集尘室的方筒壳体下、上面分别设有气流的进、出口,在右清尘室的方筒壳体上、 下面上分别设有与清尘流体源连通的进、出接口; 一传动轴一端伸出方筒壳体外 装有与动力源连接的驱动轮。本专利技术高效集尘极的电除尘器,其中集尘极和转帘式环状集尘极直接用金属 材料制成的蜂窝状的多孔板替代。本专利技术高效集尘极的电除尘器,其中壳体为方型壳体,在方型壳体内由中间 设有循环式楔形集尘极构成集尘室,楔形集尘极包括与方型壳体四周固定连接的 两网孔板构成的楔形夹层,在楔形夹层中填充集尘球;楔形夹层的上、下部伸出 方型壳体外,分别与电动锁气给料机封闭连通;从下部的锁气给料机出来的集尘 球经过渡槽进入清尘室,清尘室与清尘流体源连通,清尘过的集尘球经链条式提 升机和上部锁气给料机送回楔形集尘极内;安放在楔形集尘极左边的放电极为若 干根平行排列的导电线,其下端与方型壳体下面绝缘固定,而上端与方型壳体上 面绝缘固定,并向外伸出与高压直流电源负极连通;在方型壳体的左、右边分别 设有气流的进、出口。本专利技术高效集尘极的电除尘器,其中清尘流体源为高压气流或高中压液体射 流或超声波或激波。本专利技术高效集尘极的电除尘器选择多孔泡沫金属或进行导电处理过的多孔 泡沫塑料等材料,制成平板型、颗粒型或蜂窝状多孔型,填充在金属框架或网状 结构的壳体内,组装成廻转式、平板转帘式和循环流动式等多种结构的集尘极, 同时将集尘区和清尘区分开,使电除尘器的集尘效率达到99.99%以上。本专利技术 的集尘极特别适应于电除尘器的最末级,除尘后气体的含尘量为每立方米《10mg (国家标准为每立方米含尘量《50mg)。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效集尘极的电除尘器第一实施例结构原理剖面示意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3为图1的B-B剖面示意图4为图1的C-C剖面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高效集尘极的电除尘器第二实施例结构原理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的D-D剖面示意图7为本专利技术高效集尘极的电除尘器第三实施例结构原理剖面示意图8为图7的左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由图1可见,本专利技术高效集尘极的电除尘器,包括设有气流进、出口 1、 2的壳体,在壳体内装有放电极3和集尘极,其中集尘极包括镂空的金属外壳和在 外壳内填充由多孔泡沫金属材料或经过导电处理过的多孔泡沫塑料制成的集尘 板4或集尘球5,且所述集尘板4或集尘球5在集成室和清尘室之间运动。根据 这一专利技术构想,设计出具有廻转式、平板转帘式和循环流动式三种结构的集尘极 的电除尘器。图1 图4为具有廻转式结构集尘极的电除尘器原理剖面示意图。其中壳体 为圆筒壳体6,沿圆筒壳体6的轴线装有转轴7,在转轴7上设有两级放电极3 和集尘极;每级集尘极的外壳包括框架结构的圆筒骨架8,圆筒骨架8的内径与 转轴7垂直固定连接,其外径与圆筒壳体6转动密封配装,且中间用辐板分隔成 若干个扇形,圆筒骨架8上、下面装有网板9,在网板9之间的扇形区内填充集 尘板4或集成球5;在圆筒壳体6内每级集尘极之间、沿转轴7轴线的平面内设 有密封隔板10,密封隔板10的一端与圆筒壳体6内壁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转 动套装在转轴7上的套圈ll外壁密封连接,密封隔板10将圆筒壳体6的内腔分 成右集尘室和左清尘室;放电极3为均匀安放在圆筒壳体6每级集尘极上方的若 干根径向分布的导电线,其一端与弧形连接件绝缘固定,弧形连接件两端与密封 隔板10固定连接,放电极3的另一端与圆筒壳体6绝缘固定,并向外伸出与高 压直流电源负极连通;在右集尘室的圆筒壳体6上、下面上分别设有气流的进、 出口 1、 2,在左清尘室的圆筒壳体下、上面上分别设有与清尘流体源连通的进、 出接口 12、 13;转轴7—端伸出圆筒壳体6外装有与动力源连接的传动轮14。图5和图6为本专利技术高效集尘极的电除尘器第二实施例结构原理剖面示意 图;其中壳体为方筒壳体15,在方筒壳体15内的水平方向上装有一对传动轴16, 传动轴16的两端装有链轮17,在与链轮17啮合传动的链条上装有若干块沿传 动轴方向平行排列、且相互铰接、内装集尘板4或集尘球5的转帘式环状集尘极 18;在方筒壳体15内用隔离板19将其分隔成左集尘室和右清尘室;安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集尘极的电除尘器,包括设有气流进、出口(1、1′、2、2′)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装有放电极(3)和集尘极,其特征是所述集尘极包括镂空的金属外壳和在所述外壳内填充由多孔泡沫金属材料或经过导电处理过的多孔泡沫塑料制成的集尘板(4)或集尘球(5),且所述集尘板(4)或集尘球(5)在集成室和清尘室之间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金来
申请(专利权)人:孟金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