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2694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07:22
一种RF模块(12),其包括具有限定连接器腔室(200)的壁的壳体(26)。这些壁包括后壁(204),其具有多个贯穿其中的开口(210)。该连接器腔室与该后壁相对开口以接收电连接器(20)。RF连接器(30)被接收在该连接器腔室内。该RF连接器端接于相应的电缆(32)。该RF连接器延伸穿过相应的开口并被弹性地装载在该连接器腔室中,以使得该RF连接器可在该连接器腔室内浮动。应力释放特征(310)从该壳体(26)的后壁后方延伸并且具有多个容腔(326),该容腔配置为接收从该RF连接器延伸的相应电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文的主题大体上涉及电连接器组件,更具体地涉及射频模块
技术介绍
由于其良好的电气特性,同轴电缆及连接器在互连电子设备和外围系统方面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典型地,一个连接器在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处安装到电子设备的电路板,并延伸穿过该设备的外部壳体以与同轴电缆连接器连接。这些连接器包括同轴设置在外部导体中的内部导体,绝缘材料将该内部导体与外部导体隔离。使用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典型应用是射频(RF)应用,其具有设计用于在UHF和/或VHF范围中的射频下工作的RF连接器。RF连接器典型地配合同轴电缆使用,并被设计为保持该同轴设计所提供的屏蔽。RF连接器典型地被设计用于通过使用具有短触头长度的触头来使连接点处的传输线阻抗的改变最小化。这些连接器具有短的配合距离,并且特别地,当在单个插孔中使用多个连接器时,典型地包括预压缩弹簧以保证这些连接器向前推压并且这些触头接合。已知的具有弹簧的RF连接器并不是没有缺点。例如,已知的连接器使得沿着连接器的轴向方向压缩,从而促使其触头朝着配合触头运动。然而,在配合过程中,该连接器的触头轴线之间会不能合适地相互对齐。弹簧因此会在不希望的方向上推动该触头,从而会损坏该触头。此外,当这些同轴电缆连接到连接器后面的其他元件时,电缆易于在不同的方向上拉动RF连接器,从而使得RF连接器的配合端在壳体内翘起或转动。如果翘起的足够多的话,RF连接器将会不能够合适地与配合连接器配合和/或可能会对触头造成一定的损坏。因此,要解决的问题是需要一种可以有效的成本和可靠的方式来制造的连接器组件。仍需要一种可以安全和可靠的方式配合的连接器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一种具有壳体的RF模块提供的,所述壳体具有限定连接器腔室的壁。这些壁包括后壁,其具有多个贯穿其中的开口。该连接器腔室与该后壁相面对开口以接收电连接器。RF连接器被接收在该连接器腔室内。RF连接器端接于相应的电缆。RF连接器延伸穿过相应的开口并被弹性地装载在连接器腔室内,以使得RF连接器可在连接器腔室内浮动。应力释放特征从壳体的后壁后方延伸并且具有多个配置为接收从RF连接器延伸出的相应电缆的容腔。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而形成的包括RF模块和电连接器组件的电连接器系统;图2是与图1所示的系统一起使用的RF连接器的透视图3是图2所示的RF连接器的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系统的部分剖视图,其示出了准备用于配合的RF模块和电连接器组件;图5是连接器系统的部分剖视图,其示出了处于配合位置的RF模块和电连接器组件;图6是与图1所示的系统一起使用的RF模块的后部透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RF模块的一部分的前部透视图;图8是图6所示的RF模块的一部分的后部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一个实施例中,RF模块设置有壳体,该壳体具有限定连接器腔室的壁。这些壁包括后壁,该后壁具有多个贯穿其中的开口。该连接器腔室与该后壁相对开口以接收电连接器。RF连接器被接收在连接器腔室内。RF连接器端接于相应的电缆。RF连接器延伸穿过相应的开口并被弹性装载到连接器腔室内,以使得RF连接器能够在连接器腔室内浮动。应力释放特征从壳体延伸到后壁后部,并且具有多个配置为接收从RF连接器延伸出的相应电缆的容腔。在另一个实施例中,RF模块设置为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限定连接器腔室的壁。这些壁包括后壁,该后壁具有多个贯穿其中的开口。这些开口配置为将相应的RF连接器接收于其中,并使得RF连接器的一些部分接收在连接器腔室内以及使得RF连接器的一些部分布置在后壁的后部。连接器腔室与该后壁相对开口,以接收配置为与由壳体保持的RF连接器配合的电连接器组件。应力释放特征从壳体的后壁后方延伸,并具有多个配置为接收从相应RF连接器延伸出的电缆的容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系统设置为具有包括壳体的RF模块,其中该壳体具有限定连接器腔室的壁。这些壁包括后壁,该后壁具有多个贯穿其中的开口。连接器腔室与该后壁相对开口以接收电连接器。RF连接器被接收在该连接器腔室内并端接于相应的电缆。RF连接器延伸穿过相应的开口并被弹性装载在连接器腔室内,以使得RF连接器可在连接器腔室内浮动。应力释放特征从壳体的后壁后方延伸,并具有多个配置为接收从RF连接器延伸出的相应电缆的容腔。电连接器系统也包括电连接器组件,其具有保持多个电连接器的壳体。每个电连接器具有保持中心触头的外壳。电连接器组件被耦接到RF模块,从而使得电连接器与相应的RF连接器相配合。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包括RF模块12和电连接器组件14的电连接器系统10。图1示出了 RF模块12和电连接器组件14两者的正面透视图,其中该RF模块12和电连接器组件14被配置为沿着图1中所示的虚线配合在一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组件14限定与母板16相连接的母板组件。RF模块12限定与子板17相连接的子板组件。电连接器组件14包括壳体18和保持在壳体18中的多个电连接器20。可使用任意数量的电连接器20,这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合。在示出的实施例中,7个电连接器20被设置成两排。电连接器20电缆安装到各个同轴电缆22(如图4所示)。可替换地,电连接器20可端接于母板16。壳体18包括限定用于接收RF模块12的插座的配合腔室2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RF模块12限定可接收在配合腔室M中的插头。RF模块12包括壳体沈和保持在壳体沈中的多个RF连接器30。RF连接器30电缆安装到各个同轴电缆32 (如图4所示)。RF模块12和电连接器组件14彼此配合,从而使得电连接器20与RF连接器30配合。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RF模块12和电连接器组件14两者均为板安装,或者可替换地,RF模块12和电连接器组件14中的一个是电缆安装,同时另一个是板安装。图2是一个RF连接器30的透视图。RF连接器30包括沿着中心纵向轴线42在配合端44和电缆端46之间延伸的外壳40。外壳40限定外壳腔室48。RF连接器30包括保持在外壳腔室48内的中心触头5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绝缘主体52 (如图3所示)设置在外壳40与触头50之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外壳40由导电材料形成,如金属材料,以及绝缘主体52将触头50与外壳40电隔离开来。RF连接器30包括同轴地包围外壳40 —部分的弹簧M。RF连接器30包括保持垫圈56,其用于将弹簧M相对于外壳40保持就位。外壳40为圆柱形。凸缘60径向地从外壳40向外延伸。凸缘60靠近电缆端部46布置。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凸缘60与配合端44具有一定的距离布置。凸缘60包括面向前的表面64和面向后的表面66。表面64、66基本上垂直于纵向轴线42。外壳40在配合端44处为圆锥状或阶梯状,从而使得在配合端44处的外壳直径67小于沿着外壳40其它部分的直径。外壳40包括位于第三肩部72前部的末端部分74。当RF连接器30与电连接器20(如图1所示)配合时,末端部分74被接收在电连接器20内。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末端部分74包括由间隙78分隔开的多个部分76。该多个部分76彼此之间可相互移动,从而使得该多个部分76可朝着彼此弯曲,以减小末端部分74的直径从而用于与电连接器20相配合。当配合时,该多个部分76的弯曲可使得与电连接器20之间形成摩擦接合。垫圈5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H·伊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