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费耕专利>正文

模块式跳汰机消背压电控气动盖板风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2210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式跳汰机消背压电控气动盖板风阀,属于选矿用跳汰机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壳体一侧通过送风管与缓冲储风管连接,模壳体上盖上固定气缸,模壳体下端固定有基础孔座和分配管,气缸杆位于模壳体内,其上依次固定安装有助提板、套装有工作盖板、固定安装有先导盖板胶垫和先导盖板,助提板面向工作盖板的端面上加工有导气槽,工作盖板和气缸杆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成本低,通用性强,可消除背压影响,工作平稳,开闭自如,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式跳汰机消背压电控气动盖板风阀,属于选矿用跳汰机部件。
技术介绍
在选矿用跳汰机上,电控气动盖板阀是用于控制跳汰工作用低压风,使跳汰机产生工作脉动水流的关键部件。目前普遍采用的电控气动盖板阀(如德国KHD公司生产的巴达克系列箱式电控气动盖板阀,国内平顶山选矿设计院生产的X系列箱式电控气动盖板阀),均为将多个该阀做在一个一般体积在5米长、0.8米高、1米宽以上的大型风箱体内,不仅体积庞大,加工困难,制造成本高,而且不同规格的跳汰机必须配相应规格的箱式电控气动盖板阀总成,无通用性,不便于批量生产。另外,由于进气工作阀位于跳汰机风箱内,风阀内充有0.02Mpa-0.05Mpa压缩空气,打开前,盖板上有背压,所以打开盖板时需要首先将此背压平衡掉,这就浪费了部分动力,且要花费一定时间,因此电控与盖板开启的不同步,对跳汰机工作性能不利。相反,在盖板阀关闭时,又因背压作用加速活塞的运动,增加制动时的负担,容易出现撞缸现象,不仅影响正常工作,而且会缩短有关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块式跳汰机消背压电控气动盖板风阀,它体积小,制造成本低,易更换维修,可消除盖板背压,开闭灵活自如,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的模壳体一侧通过送风管与缓冲储风管连接,另一侧设有观察窗,模壳体上端设置有模壳体上盖,其上固定气缸,气缸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软连接风管与电磁阀连接,电磁阀与压缩空气管连通,模壳体下端固定有基础孔座,基础孔座与分配管连接,分配管上端设有橡胶阀座,下端与跳汰机工作风室连通。气缸杆位于模壳体内,从其端部始朝气缸方向依次固定安装有助提板、套装有工作盖板、固定安装有先导盖板胶垫和先导盖板,先导盖板胶垫和工作盖板间留有距离,助提板面向工作盖板的端面上加工有导气槽,工作盖板和气缸杆间留有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由于取消了体积庞大的风箱,而是通过送风管并列与缓冲储风管连通,因此,体积小,便于制造,容易更换维修,成本低,通用性强;2、由于在气缸杆上的工作盖板两面分别设置了先导盖板和加工有导气槽的助提板,可以消除工作盖板在开闭时的背压影响,所以开闭平稳,灵活自如,避免了撞缸现象,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技术。本技术包括气缸4、气缸活塞5、气缸杆19、工作盖板18、橡胶阀座17、分配管14,其模壳体7一侧通过送风管16与缓冲储风管21连接,另一侧设有观察窗12,模壳体7上端设置有模壳体上盖6,其上固定气缸4,气缸4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软连接风管3和20与电磁阀2连接,电磁阀2与压缩空气管1连通,模壳体7下端固定有基础孔座13,基础孔座13与分配管14连接,分配管14上端设有橡胶阀座17,下端与跳汰机工作风室连通;气缸杆19位于模壳体7内,从其端部始朝气缸4方向依次固定安装有助提板15、套装有工作盖板18、固定安装有先导盖板胶垫9和先导盖板8,先导盖板胶垫9和工作盖板18间留有距离,助提板15面向工作盖板18的端面上加工有导气槽11,工作盖板18和气缸杆19间留有间隙。当电磁阀2为常态(不得电)时,压缩空气由压缩空气管1经电磁阀2、软连接风管3进入气缸4上端,使气缸活塞5下行,驱动先导盖板8和先导盖板胶垫9,并相继由先导盖板8驱动工作盖板18,将橡胶阀座17封住,此时从缓冲储风管21经由送风管16来的跳汰机工作低压风(0.2-0.5kg/cm2)阻断,并使先导盖板8和工作盖板18上受有背压。当电磁阀2工作(得电)时,压缩空气则经由软连接风管20进入气缸4下端,使气缸活塞5上行,这时,先导盖板8和先导盖板胶垫9首先开启,由于先导盖板8的面积远小于工作盖板18,所以先导盖板8的背压亦远小于工作盖板18的背压,由于先导盖板8的开启,模壳体7内的跳汰机工作低压风立即经由间隙10、导气槽11进入分配管14,使得工作盖板18上下两侧的压力自动平衡。随着气缸活塞5继续上行,由助提板15驱动工作盖板18在无背压的情况下迅速开启。同理,在工作盖板18关闭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重力,工作盖板18先封闭橡胶阀座17,这时分配管14与模壳体7因导气槽11和间隙10的存在仍然相通,工作盖板18不受背压作用。气缸活塞5继续下行,直至先导盖板胶垫9压紧工作盖板18,封死间隙10,实现完全关闭。这时背压对先导盖板8的作用很小。权利要求1.一种模块式跳汰机消背压电控气动盖板风阀,包括气缸、气缸活塞、气缸杆、工作盖板、橡胶阀座、分配管,其特征在于a、模壳体一侧通过送风管与缓冲储风管连接,另一侧设有观察窗,模壳体上端设置有模壳体上盖,其上固定气缸,气缸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软连接风管与电磁阀连接,电磁阀与压缩空气管连通,模壳体下端固定有基础孔座,基础孔座与分配管连接,分配管上端设有橡胶阀座,下端与跳汰机工作风室连通;b、气缸杆位于模壳体内,从其端部始朝气缸方向依次固定安装有助提板、套装有工作盖板、固定安装有先导盖板胶垫和先导盖板,先导盖板胶垫和工作盖板间留有距离,助提板面向工作盖板的端面上加工有导气槽,工作盖板和气缸杆间留有间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式跳汰机消背压电控气动盖板风阀,属于选矿用跳汰机部件。本技术的模壳体一侧通过送风管与缓冲储风管连接,模壳体上盖上固定气缸,模壳体下端固定有基础孔座和分配管,气缸杆位于模壳体内,其上依次固定安装有助提板、套装有工作盖板、固定安装有先导盖板胶垫和先导盖板,助提板面向工作盖板的端面上加工有导气槽,工作盖板和气缸杆间留有间隙。本技术体积小,成本低,通用性强,可消除背压影响,工作平稳,开闭自如,使用寿命长。文档编号B03B5/10GK2597082SQ0320041公开日2004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8日专利技术者费耕, 耕 费 申请人:费耕, 耕 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式跳汰机消背压电控气动盖板风阀,包括气缸、气缸活塞、气缸杆、工作盖板、橡胶阀座、分配管,其特征在于:a、模壳体一侧通过送风管与缓冲储风管连接,另一侧设有观察窗,模壳体上端设置有模壳体上盖,其上固定气缸,气缸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软连接风管与电磁阀连接,电磁阀与压缩空气管连通,模壳体下端固定有基础孔座,基础孔座与分配管连接,分配管上端设有橡胶阀座,下端与跳汰机工作风室连通;b、气缸杆位于模壳体内,从其端部始朝气缸方向依次固定安装有助提板、套装有工作盖板、固定安装有先导盖板胶垫和先导盖板,先导盖板胶垫和工作盖板间留有距离,助提板面向工作盖板的端面上加工有导气槽,工作盖板和气缸杆间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耕
申请(专利权)人:费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