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昭平专利>正文

重力选矿机回水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2128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重力选矿机回水板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选矿机的分选槽(1)的外沿连接有回水板(2);该回水板(2)的结构为:板体(3)横截面形状为一凹形;板体(3)从中部至前端设有均布的透水孔(4);板体末端设有一弯曲的尾槽(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有重力选矿机结构技术存在的矿物不能被被顺利分选,矿物在槽底滞留的不足,具有选矿效率高、自动回水无能耗、成本低、且无污染的显著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重力选矿机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重力选矿机作为一种重力选矿设备,特点是能从大量矿 石组合里,快速而有效的分选出各种有用的矿物资源。重力选矿机在工作时, 由于受到离心力的持续作用,分选水流被大量甩向分离槽外边缘,致使在偏心 旋转轴附近的矿物带水量急骤减少,影响了矿物间分选效果,也使得槽底产生 矿物滞留或堆积,需要停机清除。目前,采用电动螺旋结构的重力选矿机和电 动溜槽都普遍存在水积外沿、矿滞内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重力选矿机结构技术 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使矿物被顺利分选,并且也有效清除矿物在槽底 滞留的重力选矿机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下现的。本技术在选矿机的分选槽的外沿连接有回水板;该回水板的结构为-板体从中部至前端设有均布的透水孔;板体横截面形状为一凹形;板体末端设 有一弯曲的尾槽;在选矿机分选槽与回水板末端尾槽上同时开设有连接孔,采 用螺栓从里向外与选矿机分选槽的外沿固定;设置在板体上的透水孔由末端至 前端逐渐密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大大提高了选矿效率。在分选槽外沿安装了回 水板后,借助离心力对水的冲击力,让水自动由外沿流回矿物分选带,水流通 过网眼均匀地分散地洒在矿物分选带上;透水孔由末端至前端逐渐密集,能有 效地使分选矿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疏漏矿物,采用螺栓从里向外与选矿机分选 槽的外沿固定,可根据不同矿种,给矿粒度大小以及矿量的多少,能方便地调 节回水板的倾斜角度。本技术不仅解决了矿物顺利分选问题,并且也使矿 物在槽底的滞留现象消失。在重力选矿机未安装回水板与安装回水板后进行对比,选矿后的精矿品位 约提高6%;回收率约提高4%;自动回水无能耗、成本低、且无污染。本实用 新型亦可在矿山选矿厂的电动螺旋溜槽和螺旋选矿机上使用。3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内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回水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在G1200型(重选王)选矿机的分选槽1的外沿连接有回水板2;该回水板2的结构为板体(3)横截面形状为一凹形;板体 3从中部至前端设有均布的透水孔4;板体末端设有一弯曲的尾槽5;在选矿机分选槽1与回水板末端尾槽5上同时开设有连接孔6,采用螺栓7由尾槽5从里 向外与选矿机分选槽1的外沿固定,回水板2前端与中心轴8采用粘接;设置 在板体3上的透水孔4由末端至前端逐渐密集。见图2、图3、图4,回水板末端的尾槽,是便于积水沿着槽面顺畅回流; 回水板尺寸可大可小,以G1200型重选王为例,回水板2总长700毫米(包括 弯曲段),宽160毫米,槽深60毫米,从尾部350毫米处开始钻孔,孔型为斜 孔,孔至前端越来越密,孔径5毫米。回水板的尾槽5采用螺栓7加橡皮垫从里向外与选矿机分选槽1的外沿固 定,采用该结构可根据不同矿种,给矿粒度大小以及矿量的多少,能方便地调 节回水板的倾斜角度。回水板安装时,距离选矿机的槽底面应大于20毫米,确保只许积水返回矿 带,而不让尾砂混入。权利要求1.重力选矿机回水板装置,其特征是,在选矿机的分选槽(1)的外沿连接有回水板(2);该回水板(2)的结构为板体(3)横截面形状为一凹形;板体(3)从中部至前端设有均布的透水孔(4);板体末端设有一弯曲的尾槽(5)。专利摘要重力选矿机回水板装置,本技术在选矿机的分选槽(1)的外沿连接有回水板(2);该回水板(2)的结构为板体(3)横截面形状为一凹形;板体(3)从中部至前端设有均布的透水孔(4);板体末端设有一弯曲的尾槽(5);本技术克服了有重力选矿机结构技术存在的矿物不能被被顺利分选,矿物在槽底滞留的不足,具有选矿效率高、自动回水无能耗、成本低、且无污染的显著优点。文档编号B03B5/32GK201108853SQ20072010501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0日专利技术者李昭平 申请人:李昭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重力选矿机回水板装置,其特征是,在选矿机的分选槽(1)的外沿连接有回水板(2);该回水板(2)的结构为:板体(3)横截面形状为一凹形;板体(3)从中部至前端设有均布的透水孔(4);板体末端设有一弯曲的尾槽(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昭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昭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