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自生介质选煤的螺旋分选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2068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用于自生介质选煤的螺旋分选桶,由给料槽、螺旋桶、出料接口及传动座架等组成,在圆柱形螺旋桶,靠给料槽的一端联接有一螺旋锥体,螺旋锥体和螺旋桶内壁焊接有螺旋叶片,安装时,锥部向上、出料口朝下,呈倾斜状况;其最大优点是适合于自生介质,不需另购重介质,其结构简单,所需配套设备少,工艺流程简单易行,省水省介质,选煤成本低。(*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自生介质选煤的螺旋分选桶,属于利用液体将固体与固体分离的
,是对于重介质筒式选煤机械的一种改进。国内现有筒式分选机采用的悬浮液为重介质悬浮液,是用高密度的固体微粒--加重剂(如铁矿粉)与水配制而成的,这种加重剂需专门购买,其回收、净化又需较繁琐的工艺及复杂的设备,增加了煤炭洗选的成本,这种筒式重介分选机是采用水平布置结构,工作时所需悬浮液用量大,物料在筒中洗选时间长,浮物(煤)排出不便,沉物(矸石)对筒体壁及筒内螺旋条的磨损严重。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筒式分选机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适合于自生介质选煤的螺旋分选桶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这种适用于自生介质选煤的螺旋分选桶由给料槽、螺旋锥体、螺旋桶及传动座架等组成。螺旋桶靠给料槽一端由法兰盘用螺栓联接螺旋锥体,另一端亦由法兰盘用螺栓与出料接口联接,组成螺旋分选桶。螺旋锥体和螺旋桶内壁焊接有螺旋叶片。给料槽安装于螺旋锥体和螺旋桶中部位置。整个螺旋分选桶的锥部向上、出料接口朝下沿水平位置倾斜安装于传动座架之上。在工作时,由给料槽给入的物料及悬浮液进入螺旋分选桶,随着螺旋分选桶的转动,对物料(原煤)及悬浮液施以动力作用,将物料(原煤)和悬浮液充分混和,由于悬浮液的密度可以调节控制,使其大于浮物而小于沉物,因此浮物悬浮于螺旋叶片之上,而沉物沉于螺旋叶片之间。螺旋分选桶的安装是倾斜的,从桶上端流下的悬浮液将浮于螺旋叶片上的浮物迅速冲走,从出料接口排出桶外,沉于螺旋叶片间的沉物随螺旋分选桶的转动,沿螺旋叶片上移,经螺旋锥体内壁带孔叶片脱除大量介质后从锥体上端排出桶外,从而实现给入物料中沉物(矸石)与浮物(煤)的分离。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螺旋分选桶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一种应用工艺流程图;根据图[1]所示,本技术适用于自生介质选煤的螺旋分选桶由给料槽[1]、螺旋桶[4]及传动座架[8]等组成。长园柱形螺旋桶[4]靠给料槽[1]的一端由法兰盘[3]用螺栓联接螺旋锥体[2],螺旋桶[4]的另一端亦由法兰盘[6]用螺栓与出料接口[7]联接,组成螺旋分选桶。螺旋锥体[2]和螺旋桶[4]的内壁焊接有螺旋叶片[5],给料槽[1]插于螺旋锥体[2]和螺旋桶[4]中间位置。整个螺旋分选桶的锥部朝上、出料口朝下沿水平位置倾斜安装于传动座架[8]之上。如图1图2所示的给料槽[1],为便于槽内物料的流动,其横断面呈弧形结构,槽口向上、下端插入螺旋锥体[2]和螺旋桶[4]组成的分选机构的中间部位。上端装有管接头法兰与介质输入管路联接。给料槽[1]的外层由钢板[16]成形,内衬有耐磨橡胶[17]。用螺钉穿过两边的压板[18]固定。螺旋锥体[2]由锰板焊接而成,锥度的大小与分选桶的安装角度是相互影响制约的,安装角度小,则锥度需适当加大,反之安装角度加大,则锥度需适当减少,锥体[2]的内壁上焊接有螺旋叶片[5],螺旋叶片[5]可以为一头或多头,等距焊接,为便于在排出沉物时脱除大部分介质,在每条叶片上都开有相间的方孔[15],方孔[15]的一边靠在锥体壁上。锥体的大端有法兰盘[3],能与螺旋桶[4]的任意一端相接,联接好后锥体内部的螺旋叶片[5]与螺旋桶[4]的螺旋叶片[5]都能很好的吻合。螺旋桶[4]由锰板焊接而成,外形呈长圆柱形,沿桶长内壁亦焊接有螺旋叶片[5],叶片的条数、螺距与角度与锥体内的叶片相同,叶片不开孔,为整体焊接。随螺旋桶的转动,叶片一方面将沉物(矸石)向上由锥口排出桶外,另一方面给悬浮液施以动力作用,对悬浮液的密度进行综合补偿。螺旋桶[4]的两端有法兰盘[3]、[6]与螺旋锥体[2]及出料接口[7]联接。出料接口[7]外形直径尺寸与螺旋桶一致,它的一端带法兰盘[6],可与螺旋桶[4]任意一端互接,内壁无螺旋叶片,磨损后可方便拆卸更换。为提高螺旋桶[4]的使用寿命,螺旋桶[4]的一端严重磨损后,可将其调换一头,分别与螺旋锥体[2],出料接口[7]连接。再继续使用。支承着整个螺旋分选桶并带动螺旋桶转动的传动座架[8],由安装于座架一边的电动机[10]、三角皮带[11]、减速器[12]、两边对称的传动轴[9]、摩擦轮[13]及纵向支承定位轮[14]等组成,都安装于座架上。安装于座架一边的电动机[10]输出的扭矩,由三角皮带[11]输入减速器[12]经减速后输入传动轴[9],带动传动轴[9]上的摩擦轮[13]转动,因摩擦轮[13]直接支承螺旋分选桶,进而带动螺旋分选桶与摩擦轮[13]作反方向转动。座架的另一边只安装有传动轴[9]和摩擦轮[13],只起支承和从动作用。支承倾斜安装的螺旋分选桶不下滑的两个纵向支承定位轮[14]安装于座架前端两边,轮的前缘顶靠在螺旋桶[4]与螺旋锥体[2]相联接的突出的法兰盘[3]上,螺旋分选桶转动时,纵向支承定位轮[14]也跟随转动,使整个分选桶保持在原定位置正常工作。安装于两边的摩擦轮[13]通常情况下每边分前后两组对称安装,每组有3~4个。摩擦轮可选用大小适合的车用轮胎。附图3给出了一种运用本技术装置的工艺流程图。原煤及悬浮液经给料槽[1]进入螺旋分选桶洗选后,精煤及介质从螺旋分选桶下端出料接口排出,经直线振动筛[23]脱水脱介,煤泥水流入煤水箱A进行沉淀,溢流量再进入煤水箱B,作为主要分选介质由泥浆泵[25]打入螺旋分选桶,煤水箱A中的煤泥浆由泥浆泵[24]打入旋流器[19]进行分选,由溢流口排出的末精煤经第一段弧形筛[20]脱除大部分水及粉煤,再经第二段弧形筛[21]进一步脱除粉煤及水。进入直线振动筛[22]的末精煤经净水喷淋脱泥脱水后排出。煤水箱C中煤水不再进行循环,直接进入沉淀池沉淀,第一段弧形筛[20]的筛下物流入分选桶中,这部分煤泥水对分选密度的控制起重要作用。螺旋分选桶及旋流器分离的矸石,经直接振动筛[26]脱水脱介后排出;筛下物进入煤水箱D,再流入煤水箱A进入循环系统。该装置采用的悬浮液是自生介质。由于原煤中都含有一定比例的细粒粘土,页岩和粉煤等,它们经过水洗大部分与块煤、矸石分离,再经过两段0.5毫米弧形筛处理,可与水形成比较稳定的悬浮液。这种悬浮液就是自生介质。任何一种原煤都可以经过处理形成这种自生介质。自生介质的密度是通过调节供水量及第一段弧形筛[20]处高密度煤泥量来控制的。应用过程中自生介质的密度是频繁进行测量的。用密度计或称重等方法是很容易得到密度数据的。当测量到的实用密度大于分选密度时可通过加大供水量降低密度值,使之符合分选密度,当测量到的实际密度小于分选密度时可打开第一段弧形筛处的阀门,增加介质中高密度成分含量以提高密度值,使之符合分选密度。对于不同煤质的原煤,所采用的分选密度是不同的,故分选密度应在实际洗选过程中加以确定。本技术装置有如下优点其最大优点是适合于自生介质,不需专门购买配制重介质,对难选煤和极难选煤有很好的适应性,生产效率高。它的结构简单,所需配套设备少,工艺流程简单易行,省水省介质,降低选煤成本,同时本装置的操作和调试也很方便,其传动机构暴露于外,便于安装、维修。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自生介质选煤的螺旋分选桶,由给料槽、螺旋桶及传动座架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自生介质选煤的螺旋分选桶,由给料槽(1)、螺旋桶(4)及传动座架(8)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圆柱形螺旋桶(4)靠给料槽(1)的一端由法兰盘(5)用螺栓联接一螺旋锥体(2),螺旋桶(4)的另一端亦由法兰盘(6)用螺栓与出料接口(7)联接,组成螺旋分选桶,在螺旋锥体(2)和螺旋桶(4)的内壁焊接有相吻接的螺旋叶片(5),给料槽(1)插螺旋锥体(2)和螺旋桶(4)的中部位置,整个螺旋分选桶的锥部向上、出料口朝下沿水平位置倾斜安装于传动座架(8)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庆原彭峰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煤矿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