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国运专利>正文

智能防排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14420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排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防排烟装置。其结构如下:压力传感器(1)的输出端与控制主机(2)连接,控制主机(2)的输出端与通风窗开闭装置(3)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在建筑物中的楼梯间及走廊里正压送风,使该区域的空气压力高于火灾区域的空气压力、防止烟气的侵入形成正压,将烟气排挤在楼梯间及走廊之外,控制火灾的蔓延,同时压力还能达到国际标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防止走廊内烟雾侵入,还能保证儿童、老弱者安全逃离火灾区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排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防排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高层建筑林立,火灾时有发生,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烟雾是阻碍人们逃生、进行灭火行动和导致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化的高层民用建筑,可燃装饰、 陈设较多,还有相当多的高层建筑使用了大量的塑料装修、化纤地毯和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家具,这些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和热量,同时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根据对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的统计资料表明,由于一氧化碳中毒窒息死亡或被有毒烟气熏死者一般占火灾总死亡人数的60%-80%,而被火烧死的人当中,多数是先中毒窒息晕倒后被烧死的。因此,了解和掌握高层建筑火灾中的烟雾流动规律,控制烟雾扩散,火灾时,及时进行防、排烟是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系统中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国内的高层建筑物都装有防烟装置,由于出风口只是简单的百叶装置,没有任何智能控制装置,不能对送风量进行控制,这样就有一些问题无法解决。尤其是高层建筑,从风机出来的气体不能够均勻排放,使部分楼层超过国际标准压力。而部分楼层又达不到国际标准压力,特别是排风的不利点处,根本就不能进行排烟。这样就造成了另一种危害。即压力不够时,起不到防烟作用。而压力过大时,会使老人、孩子及体弱者无法打开房门,阻碍快速安全疏散与逃生。换句话说,可能由于我们的防烟装置不够智能而剥夺了一部分人的逃生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智能防排烟装置,它能够智能化控制送风及通风窗开闭,有效地达到了防排烟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智能防排烟装置,其结构如下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主机连接,控制主机的输出端与通风窗开闭装置连接。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安装在建筑物中的楼梯间及走廊里正压送风,使该区域的空气压力高于火灾区域的空气压力、防止烟气的侵入形成正压,将烟气排挤在楼梯间及走廊之外,控制火灾的蔓延,同时压力还能保持在国际标准范围之内。本技术有效地防止走廊内烟雾侵入,还能保证儿童、老弱者安全逃离火灾区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力传感器;2、控制主机;3、通风窗开闭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行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本技术智能防排烟装置,其结构如下压力传感器1的输出端与控制主机2连接,控制主机2的输出端与通风窗开闭装置3连接。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是安装在建筑物中的楼梯间及走廊里正压送风,使该区域的空气压力高于火灾区域的空气压力、防止烟气的侵入形成正压,将烟气排挤在楼梯间及走廊之外,控制火灾的蔓延,同时压力还能保持在国际标准范围之内。根据各楼层压力的大小,由压力传感器通过显示屏显示不同的压差值,并调节压差在40-60 之间。最大压差60 规定为出入门开放所需力量IlON以下,防止走廊内烟雾侵入,还能保证儿童、老弱者安全逃离火灾区域。压差的调整是由能够产生驱动力的控制主机根据压力传感器采集来的数据及时调整驱动电机减速装置,将圆周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来调整控制通风窗开闭装置,经过通风窗开闭装置控制通风窗叶片的开闭程度,控制送风量,实现压差的调整,使排烟区域与火灾区域压差达到国际标准。权利要求1.智能防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如下压力传感器(1)的输出端与控制主机(2) 连接,控制主机(2)的输出端与通风窗开闭装置(3)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排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防排烟装置。其结构如下压力传感器(1)的输出端与控制主机(2)连接,控制主机(2)的输出端与通风窗开闭装置(3)和连接。本技术安装在建筑物中的楼梯间及走廊里正压送风,使该区域的空气压力高于火灾区域的空气压力、防止烟气的侵入形成正压,将烟气排挤在楼梯间及走廊之外,控制火灾的蔓延,同时压力还能达到国际标准。本技术有效的防止走廊内烟雾侵入,还能保证儿童、老弱者安全逃离火灾区域。文档编号F24F7/007GK202328609SQ20112050363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7日专利技术者严晓光, 关大巍, 杨俊英, 白晓凡, 袁国斌, 赵国运, 金敏浩, 马国英 申请人:白晓凡, 赵国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运白晓凡关大巍杨俊英袁国斌严晓光马国英金敏浩
申请(专利权)人:赵国运白晓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