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伟专利>正文

LED灯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13835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摒弃了现有LED灯泡散热结构,能很好解决瓶颈制约等现有技术不足同时能满足LED照明质量的要求,具有行业划时代意义的新型LED灯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是:LED灯泡包括:电源电路组件、LED发光组件、散热系统,所述的散热系统包括至少一条直管、直管上设有的至少一个通风口的端盖、直管下连接的通孔及通孔连接的有散热风口的外壳,来构成贯通的散热系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LED灯泡
技术介绍
随着LED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节能减排需求的日趋迫切,LED照明设备由于其安全、节能、环保、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是理想的替代白炽灯等高能耗光源的绿色光源。目前现有的LED灯泡中主要有两种典型的制造技术,分别是,如图1所示的“LED 球泡灯”和如图2所示的“玉米型LED灯泡”。图1所示的“LED灯泡”的主要特点为LED元件通常采用功率型的LED元件;该 LED元件平面焊接在铝基线路板上;金属铝外壳2的作用即是散热器又是球泡灯的外壳;金属铝外壳2与铝基线路板组合成导热通道,从而构成了该灯的散热体系。由于图1中LED灯泡的外型上灯罩1和金属铝外壳2的构造近似“传统白炽灯”故而通常称为“LED球泡灯”。图2 “玉米型LED灯泡”的主要特点为LED元件通常采用小功率LED元件4 ;诸多小功率LED元件4焊接在立体柱面3上,配上其塑料外壳5,其形体象“玉米”,故而称为“玉米型LED灯泡”。由于“玉米型LED灯泡”的单颗LED元件通常采用小功率LED元件4,而单颗的小功率LED元件4的最大功率只有0 · 064W/颗,因此“玉米型LED灯泡”通常用于制造功率不大的LED灯泡,故该LED灯泡的散热体系没有特别的设计。图1 “LED球泡灯”与图2 “玉米型LED灯泡”代表了当今LED灯泡制造的主流技术,但这两种LED灯均存在比较典型的技术问题其一,图1 “LED球泡灯”内LED元件平面分布在铝基线路板上的特点,决定了该结构不能满足制造更大功率的LED灯泡之需要。这是由于,图1结构的LED球泡灯内LED元件平面分布在铝基线路板上,这样的结构限制LED灯泡功率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其原因是LED灯泡功率增加,LED元件的功率越大;LED元件功率越大,则LED数量越多;LED数量越多,则铝基线路板的直径越大;铝基线路板直径增大,则LED灯泡的体积也会随着增大,因此不可避免地需要增加铝材料的用量来增加金属铝质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体积,材料成本和体积的限制都大大制约了其在功率上的提升。同样的图2结构使用的是小功率LED元件4的组合发光,由于该结构使用的单颗 LED的功率非常小,要增加该灯泡的功率,就必须大量增加LED元件的数量,这样体积的增幅会更大,由于玉米型LED结构本来就存在散热体系不完整的缺陷,这个缺陷的存在实际上就限制了该灯功率的适应范围。事实上从近年LED灯泡发展趋势来看,图2结构的玉米型LED灯泡逐渐从主流技术上退出。其二,不能满足《照明设计手册》中“照明质量”要求之“适当的照度水平”(照度及照度均勻度)、“舒适的亮度分布”以及“没有眩光的干扰”的要求。(参见《照明设计手册》Pll “照明标准”北京照明学会照明设计专业委员会1998年9月第一版)这主要是由于图1、图2结构的LED灯泡,均采用了用诸多定向发光的LED元件组合后模拟成360度空间发光的效果。如图1结构LED元件平面分布在铝基线路板上,定向发光的LED元件将光线通过灯罩照射出去,由于LED元件的定向发光的特性,无法避免光束的照度过于强烈,因而它不能满足照明质量之“照度均勻度”、“舒适的亮度分布”,而图2 结构定向发光的LED元件空间分布在立体柱面3上,这样的分布还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眩光干扰”。其三,经济性较差和不利于低碳、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图1结构大量使用金属铝材,使用金属铝材的部位有铝基线路板、金属铝外壳,且它的灯泡功率受外形体积制约这就需要和金属用量成正比来满足它的功率提升,显然它与民用照明市场的紧凑型、小体积、 低成本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更不利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低碳、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综上所述,具有半导体发光、定向发光、组合(或模块或集成)发光、半导体芯片结温低(MAX125度)而需要散热体系等特征的LED灯泡,在现有技术中至少还存在1、不能很好的解决主要由散热造成的功率和体积及材料成本的瓶颈制约关系;2、不能很好满足《照明设计手册》中对“照明质量”要求的“适当的照度水平”(照度及照度均勻度)、“舒适的亮度分布”以及“没有眩光的干扰”的要求;3、未能将经济性做到极致,不利于低碳、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等缺点和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摒弃了现有LED灯泡散热结构,能很好解决瓶颈制约等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具有行业划时代意义的新型LED灯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LED灯泡包括电源电路组件、LED发光组件、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多个散热风口的外壳;所述的散热系统包括至少一条直管、直管上设有的至少一个通风口的端盖、直管下连接的通孔及通孔连接的有散热风口的外壳,来构成贯通的散热系统;所述的LED发光组件是由至少一条由多个360度空间发光LED元件(本申请人另一专利号为2005100346782公开的“自适应360度(体发光)白光发光二极管”即为目前真正能解决LED360广角发光问题的360度空间发光LED元件)焊接在长条形散热线路板上并由支架导线固定并连接成电子线路的长条形LED发光组件构成;所述的电源电路组件设于有散热风口的外壳中,其主要包括电源和连接其上的 PCB线路板,该PCB线路板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用于对应的和所述直管相连通;所述的至少一条的长条形LED发光组件与电源电路组件中的PCB线路板相连接形成完整电路,并被罩设于所述散热系统中的直管内。依照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描述的,本技术进一步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 360度空间发光LED元件优选本申请人另一专利号为2005100346782公开的“自适应360 度(体发光)白光发光二极管”,可以更好的实现满足对照明质量的要求。依照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描述的,本技术进一步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是经过二次光学设计的具有散射光束作用的单通风口或多通风口端盖,这样即可以很好的散热,同时能有利于满足实现对照明质量的要求。现就所述端盖及二次光学设计做更详细的阐述首先端盖是经过二次光学设计的一个零部件,这是由于直管内安装有LED元件,该LED元件无论是大角度的LED元件或者是360度空间发光LED元件,均会在直管的一端射出一束直射光束,本技术专利对端盖的二次光学设计的目的,就是将这束直射光束改变成散射光束,要达至这样的效果,在端盖上的处理方法很多,这里我们简单地举例说明几种方法,其一可在端盖零部件外表面涂覆散射材料;其二可在端盖材料里添加具有散射作用的散射剂使之变成磨砂状态;其三可在端盖的表面或者内表面上,制造出具有细小网状结构或者矩阵结构的凸点,使通过该结构的直射光改变方向变成散射光等等。依照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描述的,本技术进一步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LED元件在长条形散热线路板上是空间垂直层次排布的,这样可以额外的减小体积, 使结构更紧凑并能使内部空气更好的进行对流。依照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描述的,本技术进一步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线路板及PCB电路板不需要使用传统的金属基散热线路板,可采用非金属基的如环氧玻纤线路板,可大大减少金属材料的使用降低资源消耗和降低LED灯泡的成本。依照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所描述的,本技术进一步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