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时栅测控的精密转台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1110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带时栅测控装置的精密转台轴承包括包括由第二动圈(1)、静圈(3)、第一动圈(4)、第一组圆柱滚子(5),第二组圆柱滚子(6)和第三组圆柱滚子(8)构成的精密转台轴承,所述第二动圈安装在第一动圈上端面上,静圈安装在第二动圈下面和第一动圈的推力滚道上面和第一动圈外径滚道之间,第一组圆柱滚子安装在静圈下端面与第一动圈推力滚道面之间,第二组圆柱滚子安装在第一动圈的外径滚道与静圈内径之间,第三组圆柱滚子安装在静圈上端面与第二动圈下端面之间,在所述第二动圈的外圆上设有等分齿,在所述静圈的上端面上时栅传感器(2),时栅传感器把检测到的时钟脉冲信号传输到微处理器,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对精密回转台的高精度测控和定位。达到及时监测和控制精密转台转动的运转角度或转动弧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精密回转台
,主要涉及的是一种带时栅测控装置的精密转台轴承。
技术介绍
精密回转台轴承主要用于旋转精度要求高、轴向、径向载荷大并有倾翻力矩的设备上,如数控加工中心转台、雷达旋转台、医用转台、精密机床等领域,由于这类设备的支承部件——精密转台轴承,在传动过程中受疲劳、磨损等因素的影响,其旋转精度会逐渐降低,致使操作误差逐渐加大。目前解决此类问题采取的措施是通过设置测量系统来确定精密转台运转的角度或转动弧度。但由于现有测量系统所采用的为磁栅、钢栅、光栅等,而这类测量系统对环境的要求较高,测量系统精度最高只能达到士3角秒,不能满足实际高精度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由此产生,提出一种带时栅测控的精密转台轴承。通过时栅传感器检测轴承的转动位置来确定或控制精密转台运转的角度或转动弧度,实现对精密转台的高精度测控,最高精度达到0. 8角秒,并可以在浸油环境,冲击、振动及水气环境下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时栅控制的精密转台轴承包括由第二动圈、静圈、第一动圈、第一组圆柱滚子,第二组圆柱滚子和第三组圆柱滚子构成的精密转台轴承,所述第二动圈安装在第一动圈上端面上,静圈安装在第二动圈下面和第一动圈的推力滚道上面和第一动圈外径滚道之间,第一组圆柱滚子安装在静圈下端面与第一动圈推力滚道面之间,第二组圆柱滚子安装在第一动圈的外径滚道与静圈内径之间,第三组圆柱滚子安装在静圈上端面与第二动圈下端面之间,在所述第二动圈的外圆上设有等分齿,在所述静圈的上端面上安装时栅传感器,时栅传感器把检测到的时钟脉冲信号传输到微处理器,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对精密回转台的高精度测控和定位。所述时栅传感器通过螺栓安装在静圈的上端面上。所述时栅传感器内圆距离第二动圈外圆距离小于0. 5mm。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由于在轴承内部设置有两排推力圆柱滚子和一组径向圆柱滚子,因此可以承受轴向、径向载荷和倾翻力矩;由于在精密转台轴承的第二动圈上设置有等分齿,在静圈上安装有时栅位移传感器,当第二动圈转动起来时,通过等分齿上某点的移动,安装在静圈上的时栅传感器通过时栅位移传感器收集信号并与微处理器的配合使用,把监测到的信号及时传递到设备控制系统中,控制系统的显示屏上面可以看到具体位移参数,控制系统通过反馈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后,对产生的位移偏差量由数控系统进行补偿,由此,实现对精密回转台的高精度测控和定位。达到及时监测精密转台转动的运转角度或转动弧度的目的。由于检测元件为时栅传感器结构,因此对工作环境要求较低,可以在高、低温环境,浸油环境,水气环境,振动环境,冲击等环境下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时栅检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第二动圈,2、时栅传感器,3、静圈,4、第一动圈,5、第一组圆柱滚子,6、第二组圆柱滚子,7、微处理器,8、第三组圆柱滚子。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属的一种带时栅测控精密转台轴承由第二动圈1、时栅传感器2、静圈3、第一动圈4、第一组圆柱滚子5,第二组圆柱滚子6,微处理器7,第三组圆柱滚子8构成。第二动圈1安装在第一动圈4端面上,在轴承第二动圈的外圆上加工有均布等分齿,该等分齿与第二动圈为整体结构;或在轴承第二动圈的外圆上装配有均布等分齿,该等分齿与第二动圈为分体结构。等分齿圈为导磁材料。这样时栅传感器才能搜集到动圈上某点移动的时钟脉冲信号,供测量精度使用。静圈安装在第二动圈下面和第一动圈的推力滚道上面和第一动圈外径滚道之间,静圈的上端面、下端面和内径分别用来支承三组圆柱滚子,第一组圆柱滚子安装在静圈下端面与第一动圈推力滚道面之间,第二组圆柱滚子安装在第一动圈的外径与静圈内径之间,第三组圆柱滚子安装在静圈上端面与第二动圈下端面之间,用于承受轴向、径向载荷和倾翻力矩。时栅传感器2通过螺栓安装在静圈3的上端面上,传感器内圆距离第二动圈外圆距离小于0. 5mm。时栅传感器2和微处理器7均采用的是公知技术,微处理器7放置在机箱里,一端通过数据线与时栅传感器2连接,另一端与控制系统连接。使用时,轴承的第一动圈和第二动圈与回转台一起转动,三组圆柱滚子也一起转动。由于在精密转台轴承的第二动圈上设置有等分齿,静圈上安装有时栅传感器,通过时栅位移传感器收集信号并与微处理器7的配合使用,把监测到的信号及时传递到设备控制系统中(控制系统的显示屏上面可以看到具体位移参数),控制系统通过反馈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后,对产生的位移偏差量由数控系统进行补偿,由此,实现对精密回转台的高精度测控和定位。达到及时监测精密转台转动的运转角度或转动弧度的目的。由于检测元件为时栅传感器结构,因此对工作环境要求较低,可以在高、低温环境,浸油环境,水气环境,振动环境,冲击等环境下正常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带时栅控制的精密转台轴承,包括由第二动圈(1)、静圈(3)、第一动圈、第一组圆柱滚子(5),第二组圆柱滚子(6)和第三组圆柱滚子(8)构成的精密转台轴承,所述第二动圈安装在第一动圈上端面上,静圈安装在第二动圈下面和第一动圈的推力滚道上面和第一动圈外径滚道之间,第一组圆柱滚子安装在静圈下端面与第一动圈推力滚道面之间,第二组圆柱滚子安装在第一动圈的外径滚道与静圈内径之间,第三组圆柱滚子安装在静圈上端面与第二动圈下端面之间,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二动圈(1)的外圆上设有等分齿,在所述静圈的上端面上时栅传感器( ,时栅传感器把检测到的时钟脉冲信号传输到微处理器,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对精密回转台的高精度测控和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时栅控制的精密转台轴承,其特征是所述时栅传感器(2)通过螺栓安装在静圈的上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时栅控制的精密转台轴承,其特征是所述时栅传感器(2)内圆距离第二动圈外圆距离小于0. 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时栅控制的精密转台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动圈(1)外圆上设有的等分齿与第二动圈(1)为整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时栅控制的精密转台轴承,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动圈(1)外圆上设有的等分齿与第二动圈(1)为分体结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带时栅测控装置的精密转台轴承包括包括由第二动圈(1)、静圈(3)、第一动圈(4)、第一组圆柱滚子(5),第二组圆柱滚子(6)和第三组圆柱滚子(8)构成的精密转台轴承,所述第二动圈安装在第一动圈上端面上,静圈安装在第二动圈下面和第一动圈的推力滚道上面和第一动圈外径滚道之间,第一组圆柱滚子安装在静圈下端面与第一动圈推力滚道面之间,第二组圆柱滚子安装在第一动圈的外径滚道与静圈内径之间,第三组圆柱滚子安装在静圈上端面与第二动圈下端面之间,在所述第二动圈的外圆上设有等分齿,在所述静圈的上端面上时栅传感器(2),时栅传感器把检测到的时钟脉冲信号传输到微处理器,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对精密回转台的高精度测控和定位。达到及时监测和控制精密转台转动的运转角度或转动弧度的目的。文档编号F16C41/00GK102562795SQ20121000170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5日专利技术者左秀玲, 王迪, 邵秀华 申请人:洛阳世必爱特种轴承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秀玲王迪邵秀华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世必爱特种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