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葫芦无载动作试验省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08657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拉葫芦无载动作试验省力装置,包括底座、立架和控制器,所述立架上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悬臂梁、第二悬臂梁、第三悬臂梁)和第四悬臂梁,所述的四个悬臂梁置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悬臂梁下方设有电动葫芦;述的第二悬臂梁的两侧设有一对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的第三悬臂梁上方设有动力机构;所述的第四悬臂梁的两侧设有一对第二导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省力装置,具有以下特点:1)将手拉葫芦的悬挂点设置在电动葫芦的吊钩上,吊钩上下位置可调,方便手拉葫芦的取放;2)主动轮根据手拉葫芦链条所需摩擦力的大小可更换为链轮或摩擦轮;3)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加工一致性好,适合大批量生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试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手拉葫芦无载动作试验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实施手拉葫芦无载动作试验的省力装置。具体地说是借助这种省力装置,替代手动方式反复拉动手拉葫芦的手拉链条,以此测试手拉葫芦的无载动作试验是否仍符合要求。
技术介绍
手拉葫芦是一种使用简单、携带方便的手动起重机械,主要由起重链条、手动链条、制动器和吊钩组成,适用于升降货物和吊装设备。为确保手拉葫芦的工作正常,制动可靠,应进行无载动作试验,即将手拉葫芦悬挂在支架上,在无载荷状态下用手动方法往复拉动手拉链条,使下吊钩上升和下降各一次,测试各机构运转是否灵活,是否有卡阻和时松时紧的现象发生。传统的无载动作试验是由作业人员往复拉动手拉链条进行检测。这种方式导致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作业人员的衣裤和手上都会沾染链条的油污,作业卫生环境差。为此,寻求一种省时、省力的机械装置来改变长期以来高强度、低效率的手拉葫芦无载动作试验方式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目前试验人员对手拉葫芦进行无载动作试验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了一种高效、合理、低强度的手拉葫芦无载动作试验省力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手拉葫芦无载动作试验省力装置,包括底座、立架和控制器,所述的立架上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悬臂梁、第二悬臂梁、第三悬臂梁)和第四悬臂梁,所述的四个悬臂梁置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悬臂梁下方设有电动葫芦;述的第二悬臂梁的两侧设有一对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的第三悬臂梁上方设有动力机构,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从里向外依次同轴设置在第三悬臂梁上方的电机、立板和执行机构;所述的执行机构包括主动轮和两套压紧力调节机构,所述的主动轮)为链轮或摩擦轮,所述的两套松紧调节机构对称布置在所述的主动轮的左右两侧,且与主动轮位于同一平面内;每套压紧力调节机构包括从动轮、固定框、活动框、弹簧、螺杆、套筒、手轮和轴销,所述的从动轮为摩擦轮,且设置在所述活动框的内部,所述的活动框置于所述固定框的内部,所述固定框置于所述的立板上;所述固定框的前后两侧相同位置处开各设有一长形槽,连接于从动轮的轴销穿过所述的长形槽;所述固定框远离主动轮的一侧开设有一圆孔,所述的螺杆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动框远离主动轮的一侧,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框的圆孔,所述的弹簧和套筒依次套装在所述的螺杆上,所述螺杆伸出套筒的一侧用手轮旋紧;所述的第四悬臂梁的两侧设有一对第二导向机构。本技术的省力装置,具有以下特点1)将手拉葫芦的悬挂点设置在电动葫芦的吊钩上,吊钩上下位置可调,方便手拉葫芦的取放;2)主动轮根据手拉葫芦链条所需摩擦力的大小可更换为链轮或摩擦轮;3)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加工一致性好,适合大批量生产。根据本技术,所述的主动轮为外圈设有凹槽的链轮或摩擦轮,所述的从动轮为外圈设有凹槽的摩擦轮。这种结构,能够更好地对手拉葫芦两侧的手拉链条进行定位,使其在试验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行程。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可以是能够自由转动的一对光杆,最好表面为摩擦材料。一个优化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一对光杆,所述每个光杆包括一个内杆和一个套装在所述内杆上的套管,所述的套管可绕内杆转动。手拉链条在一对光杆中上下移动。所述的套管优选橡胶或尼龙材质,即可以保证套管与手拉链条具有一定的静摩擦力,使两者之间只产生滚动而无滑动,同时又可减小套管对手拉链条的磨损。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底包括橡胶面板和金属底板。橡胶底板可降低手拉葫芦链条划过底座所产生的噪声,且减轻对金属底座的损伤。金属底板底部设有4个脚轮,实现整套装置位置的固定和任意方向的运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控制器为遥控器或控制箱。当控制器采用控制箱结构时, 所述的控制箱可以设置在底座或立架上。当采用后者结构时,所述的控制箱设置在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之间,并通过一个支架连接到所述的立架上,所述的支架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立架和控制箱轴接。支架可绕立架转动,控制箱可绕支架转动。根据操作人员站立位置的不同,可将控制箱转动至方便操作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省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动力机构的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悬臂和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的手拉葫芦无载动作试验省力装置,包括底座12、立架3和控制箱5,所述的立架3上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悬臂梁1、第二悬臂梁6、第三悬臂梁9和第四悬臂梁10,所述的四个悬臂梁置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的第一悬臂梁1下方固定电动葫芦罩2,电动葫芦罩2内部设有电动葫芦。电动葫芦罩底面开有一方形口 14,电动葫芦的吊钩13可从方形口中穿出,与手动葫芦的挂钩连接。所述的第二悬臂梁6的两侧设有一对第一导向机构7,所述的第一导向机构7包括一对光杆,所述每个光杆包括一个内杆701和一个套装在所述内杆701上的套管702,所述的套管702采用,并可绕内杆701转动。所述的第三悬臂梁9上方设有动力机构8,所述的动力机构8包括从里向外依次同轴设置在第三悬臂梁9上方的电机801、立板302和执行机构,电机801上设有电机罩815 ; 电机801和执行机构通过立板中心的圆孔816连接。电机提供动力给执行机构。所述的执行机构包括主动轮812和两套压紧力调节机构,所述的主动轮812为外圈设有凹槽的链轮或摩擦轮,所述的两套松紧调节机构对称布置在所述的主动轮812的左右两侧,且与主动轮812位于同一平面内;每套压紧力调节机构包括从动轮803、固定框 813、活动框814、弹簧807、螺杆808、套筒806、手轮805和轴销810,所述的从动轮803为外圈设有凹槽的摩擦轮,且设置在所述活动框814的内部,所述的活动框814置于所述固定框813的内部,所述固定框813置于所述的立板802上;所述固定框813的前后两侧相同位置处开各设有一长形槽809,连接于从动轮的轴销810穿过所述的长形槽809 ;所述固定框813远离主动轮812的一侧开设有一圆孔804,所述的螺杆808 —端固定在所述活动框 814远离主动轮的一侧,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框的圆孔804,所述的弹簧807和套筒806依次套装在所述的螺杆804上,所述螺杆804伸出套筒的一侧用手轮805旋紧。通过旋动手轮805,控制从动轮803的运动方向,从而控制从动轮803和主动轮812之间的压紧力。套筒806与螺杆808之间的弹簧807,对相邻两节链条呈十字交叉连接造成的压紧力差异进行实时微调。所述的第四悬臂梁10的两侧设有一对第二导向机构11。所述的第二导向机构11 与第一导向机构7的结构相同。所述的控制箱5设置在第一悬臂梁1和第二悬臂梁6之间,并通过一个支架4连接到所述的立架3上,所述的支架4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立架3和控制箱5轴接。支架4可绕立架3转动,控制箱5可绕支架4转动。根据操作人员站立位置的不同,可将控制箱5转动至方便操作的位置。底座12包括橡胶面板1201和金属底板1202。橡胶底板1201可降低手拉葫芦链条划过底座所产生的噪声,且减轻对金属底板1202的损伤。金属底板1202底部设有4个脚轮1203,实现整套装置位置的固定和任意方向的运动。为尽量减小装置对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王梁俞敏波朱志华李周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