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凳子,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凳。
技术介绍
目前所知的折叠凳大多都存在同一个问题使用者为了折叠或打开折叠凳,通常需要使用双手进行操作,这样使用者在使用起来就不够方便、快捷。另外,凳子的座板通常由木头,或金属框架配合软垫构成,使得凳子的重量增加,不够轻便。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 C拟817608,公开日2006年09月20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折叠凳,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折叠凳,其特征是,所述的支腿的上端通过铰链与凳面相联接,所述的支腿上装有折叠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凳面相连。该申请案的折叠凳在折叠时需要将两条支腿分别折叠起来;在打开时同样需要分别将两条支腿撑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折叠凳在折叠或打开时,需要使用双手进行操作不够方便、快捷,且折叠凳不够轻便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折叠或打开,且轻便的折叠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凳,包括座板及凳腿,所述座板底面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托板,各托板分别包括与座板底面贴合的第一侧板,及垂直于座板底面的第二侧板;所述凳腿包括两对X 型交叉折叠腿,每对折叠腿包括在中上部相互交叉枢接的外侧支腿和内侧支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凳,包括座板(1)及凳腿,其特征是,所述座板(1)底面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托板,各托板分别包括与座板底面贴合的第一侧板,及垂直于座板底面的第二侧板;所述凳腿包括两对X型交叉折叠腿(2),每对折叠腿包括在中上部相互交叉枢接的外侧支腿 (3)和内侧支腿(4),每对折叠腿的外侧支腿(3)上端分别与第二侧板的一端枢接,每对折叠腿的内侧支腿(4)上端分别与一连杆(8)的一端枢接,各连杆(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侧板的中部枢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凳,其特征是,所述座板材质为塑料,包括顶面、与顶面分离的底面、及侧面,所述顶面、底面及侧面共同构成一个完全封闭且具有中空结构的座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凳,其特征是,所述托板由角钢构成,而构成角钢结构的水平侧板和竖直侧板,分别与托板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应;所述座板底面上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长条形纵向凹槽(9),所述两角钢(7)分别对应的设置在纵向凹槽(9) 内,角钢的水平侧板设置在纵向凹槽底面,角钢的竖直侧板与纵向凹槽的一侧面相贴合,且角钢的水平侧板位于两竖直侧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凳,其特征是,所述座板(1)上与两外侧支腿(3)上端的两枢接点相对的,且靠近两内侧支腿(4)上端的座板边缘处设有弧形通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