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浩川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射频识别读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50206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告了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射频识别读写系统,包括RFID载体、RFID读出接口电路、与RFID读出接口电路相连接的3G移动终端,以及由RFID权利主张持有者或授权用户在移动互联网设置的注册网站或租赁的云端服务器,3G移动终端通过移动互联网与注册网站或云端服务器连接。RFID读出接口电路是一RFID数据读出接口电路卡板,作为外围功能插件接续在3G移动终端。有关RFID信号写入、信息处理由移动互联网上相关的注册网站或云端服务器完成,信息显示由3G移动终端实现。明显降低了制造与购置成本,RFID所载信息虚拟存储在云端服务器,显著扩展了RFID信息容量,更加有利于RFID在物联网中推广普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信息读写,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射频识别读写系统及其读写方法。
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略词为RFID)俗称电子标签,现有的读写方法需要专门设计或定制专用的读写装置,如图1所示的现有RFID读写装置,包括射频接收模块和自带电源,所述射频接收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检波电路、滤波放大电路和单片机电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单片机电路与射频天线之间的射频功率放大电路,所述单片机电路通过RS232或RS485数据总线,以及USB接口与电脑联机。由于RFID所存储或表达的内容越来越多,RFID信息量越来越大,要求采用的RFID芯片内存容量相应提高,不仅RFID芯片的成本随之增加,RFID芯片在读写过程中发生的能耗也随之增大。此外,通用性也比较差,导致现有RFID读写装置的制造、购置和使用成本偏高,直接制约了 RFID在物联网中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射频识别读写系统。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这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射频识别读写系统,包括RFID载体,以及RFID读出接口电路。这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射频识别读写系统的特点是包括与所述RFID读出接口电路相连接的3G移动终端,所述3G移动终端通过移动互联网与所述注册网站或云端服务器连接。所述RFID读出接口电路是一 RFID数据读出接口电路卡板,由RFID用户将所述 RFID数据读出接口电路卡板作为外围功能插件接续在所述3G移动终端。还包括由所述RFID权利主张持有者或授权用户在移动互联网设置的注册网站或租赁的云端服务器,所述注册网站或云端服务器由所述RFID权利主张持有者或授权用户按照所述RFID对应的识别码及其表达的内容预先写入有关的RFID信息数据。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所述RFID数据读出接口电路卡板,包括射频接收模块和自带电源,所述射频接收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检波电路、滤波放大电路和单片机电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单片机电路与射频天线之间的射频功率放大电路,以及连接在所述单片机电路与所述3G移动终端之间的接续件,所述RFID数据读出接口电路卡板的控制程序固化并嵌入单片机电路内,其控制程序按照所述3G移动终端配置的系统应用程序中的扫描读出程序操作指令作用下运行,所述RFID用户不必介入,只要对准RFID进行扫描,扫描获取的数据显示在所述3G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所述系统应用程序,包括iPhone系统应用程序和Android系统应用程序。所述检波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RFID发出的无线电波,去除其载波信号,还原出有用数据信号并输出至滤波放大电路。所述滤波放大电路用于对检波后的信号进行滤波放大,放大后的信号输出至单片机电路。所述单片机电路用于1)对滤波放大电路输入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RFID具有唯一性的RFID芯片识别码;2)产生RFID所需的载波信号并输出至射频功率放大电路;3)对激励RFID的载波信号和接收RFID所发出的无线电波进行程序控制;4)接收所连接的3G移动终端发出的扫描读出程序操作控制指令,并与3G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换。所述射频功率放大电路用于对单片机电路产生的RFID所需的载波信号进行射频功率放大,并通过射频天线发射,以激励待扫描的RFID。所述接续件用于由RFID用户将相应的RFID数据读出接口电路卡板作为外围功能插件接续在3G移动终端。所述接续件是有线接续件和无线接续件中的一种。所述有线接续件是USB接口和机械插拔式电气接插件中的一种,用于与所述3G移动终端一体化连接。所述无线接续件是红外线接口、WIFI接口和蓝牙接口中的一种,用于与所述3G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讯联系,可以在与所述3G移动终端保持一定距离外进行扫描读取RFID 数据。所述RFID读出数据接口电路卡板的自带电源,是内置电池和外接USB供电源中的一种。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所述RFID载体由RFID电子标签芯片和射频内置天线组成,所述RFID电子标签芯片具备具有唯一性的RFID芯片识别码,内存容量不作要求,所述RFID芯片识别码的固化, 是由制造商固化和由制造商根据用户的定制固化中的一种。所述RFID的工作频率是120 135KHz的低频、10 15MHz的高频、850 960MHz 的超高频和2. 45 5. 8GHz的微波中的一种。所述预先写入有关的RFID信息数据,是在所述云端服务器按照RFID芯片识别码及其表达的内容分别对应预先写入,写入权限由RFID权利主张持有者或授权用户拥有,且是分级管理与非分级管理中的一种。所述3G移动终端是3G智能手机、设有3G通讯接口的平板电脑和设有3G通讯接口的笔记本电脑中的一种。所述平板电脑是苹果Wad、联想乐Pad和e人e本平板电脑中的一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基于现有移动互联网,将类似于苹果iPhone的外围配件,俗称“苹果皮”的外围功能插件——低成本的RFID数据读出接口电路卡板接续在3G移动终端,以完成对RFID所载信息的读出。本技术系统除保留现有RFID读写装置的RFID信号读出外, 有关RFID信号写入、信息处理由移动互联网上相关的注册网站或云端服务器完成,信息显示由市面销售的3G移动终端实现。显著简化了现有的RFID读写装置,明显降低了制造与购置成本,而且将RFID所载信息虚拟存储在云端服务器,显著扩展了 RFID信息容量,更加有利于RFID在物联网中推广普及。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RFID读写装置的组成方框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系统组成方框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系统组成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一种如图2所示的通过USB接口有线接续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RFID读写系统,包括RFID电子标签芯片7、射频内置天线8组成的RFID载体、RFID数据读出接口电路卡板, 以及3G智能手机。3G智能手机通过移动互联网与注册网站或云端服务器连接,RFID的数据读出由RFID数据读出接口电路卡板完成。RFID读写系统还包括由RFID权利主张持有者或授权用户在移动互联网设置的一个注册网站或租赁的一个云端服务器,由RFID权利主张持有者或授权用户按照RFID对应的识别码及其表达的内容预先写入有关的RFID信息数据在注册网站或云端服务器上,写入权限由RFID权利主张持有者或授权用户拥有,且是分级管理与非分级管理中的一种。RFID数据读出接口电路卡板,包括射频接收模块和自带电源,射频接收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检波电路3、滤波放大电路4和单片机电路5,还包括连接在单片机电路5与射频天线1之间的射频功率放大电路2,以及连接在单片机电路5与3G智能手机之间的有线接续件。RFID用户将RFID数据读出接口电路卡板作为外围功能插件,通过有线接续件USB 接口 6A和USB转接线9A接续在3G智能手机。RFID数据读出接口电路卡板的控制程序固化并嵌入单片机电路5内。检波电路3用于将接收到的RFID发出的无线电波,去除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射频识别读写系统,包括RFID载体,以及RFID读出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RFID读出接口电路相连接的3G移动终端,所述3G移动终端通过移动互联网与所述注册网站或云端服务器连接;所述RFID读出接口电路是一 RFID数据读出接口电路卡板,由RFID用户将所述RFID 数据读出接口电路卡板作为外围功能插件接续在所述3G移动终端;还包括由所述RFID权利主张持有者或授权用户在移动互联网设置的注册网站或租赁的云端服务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射频识别读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数据读出接口电路卡板,包括射频接收模块和自带电源,所述射频接收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浩川罗开君阎成祥
申请(专利权)人:程浩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