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蒺藜水提取物在杀虫方面的新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96637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0 21:12
本研究涉及农药领域,具体公开了蒺藜水提取物的在农业方面的新用途,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明显杀死棉铃虫的作用,可作为植物生物农药,用于棉铃虫的防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领域,具体为一种蒺藜的水提物在毒杀棉铃虫方面的新用途。
技术介绍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其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是亚洲、大洋洲、非洲及欧洲各地危害棉花及其他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是世界性的农作物害虫。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棉铃虫在我国黄河、长江、辽河流域及新疆等主要棉产区大发生年频率明显增加,致棉花减产率高达35 50%,有些地区的部分田地甚至绝收。目前,化学农药以其速效性、稳定性的优点仍作被为防治棉铃虫的主要手段。但化学农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三R”,即残留(Residue),抗性(Resistance)和害虫再猖獗 (Resurgence)问题日趋严重,给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势在必行。植物源性杀虫剂因其活性成分众多,能够作用于昆虫的多个靶标,有利于克服害虫的抗药性;且大多数活性成分受阳光或微生物的作用后易降解,残留低,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开发植物源性杀虫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蒺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白蒺藜、刺蒺藜、三角蒺藜、杜蒺藜。《中国药典》 记载其为蒺藜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丽李维林王开梅顾玉诚刘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