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层锅,包括锅体(1)和置于锅体(1)底部的锅底(2),所述锅体(1)和锅底(2)均为三层复合结构,所述三层复合结构从里到外依次为不锈铁层(3)、铝板层(4)、不锈铁层(5)。该锅采用三层复合结构的材料,增强锅的导热性,使食物受热均匀,节省了烹饪食物的时间,节约了热能。且该锅的手柄设计复合人工学,使人们端起锅时施力最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多层锅。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中提供的锅具有铁锅、不粘锅、不锈钢锅等等,铁锅使用后容易生锈,且铁锅经长期使用部分铁锈会进入食物中,危害人体健康;不粘锅涂有的不粘层经长期使用后会脱落;不锈钢锅外表美观,且不易生锈,但是不锈钢锅的导热性、传热性差,导致热能的浪费,且烹饪食物时食物受热不均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多层锅,该锅采用三层复合结构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层锅,包括锅体和置于锅体底部的锅底,所述锅体和锅底均为三层复合结构,所述三层复合结构从里到外依次为不锈铁层、铝板层、不锈铁层。进一步地,所述锅体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的中心线与锅底所在平面的夹角α为8° 15°。优选地,所述夹角α为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柄为半环形,第一手柄的两端与锅体铆接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手柄的材料为不锈钢。进一步地,所述锅体的一侧设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和设于手柄本体一端底部的硅胶,手柄本体的另一端与锅体铆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手柄本体的材料为不锈钢。该锅采用三层复合结构的材料,增强锅的导热性,使食物受热均勻,节省了烹饪食物的时间,节约了热能。且该锅的手柄设计复合人工学,使人们端起锅时施力最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新型多层锅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圈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新型多层锅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图4中B圈的放大图。图7为图4中C-C的截面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9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新型多层锅包括锅体1和置于锅体1底部的锅底2,见图 1、图2、图4及图5,所述锅体1和锅底2均为三层复合结构,见图3和图6,所述三层复合结构从里到外依次为不锈铁层3、铝板层4、不锈铁层5。锅体1和锅底2 (即整个锅身)采用复合结构,其中间为铝板层,两端为不锈铁层,这样就能充分利用铝材料具有良好导热性及储热型等特点,使锅能够受热均勻,且锅受热后热量不容易散失,持续用于加热食物,进一步节省了能源。图1及图2所示的锅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从图中可知,所述锅体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手柄11,所述第一手柄11的中心线与锅底2所在平面的夹角α为8° 15° 优选地,所述夹角α为10°。常规锅体两端的手柄一般与锅底齐平,本技术中的第一把手11倾斜,其中心线与锅底平面成10°的角,这样人们端起锅时施力最小,即第一手柄 11位置的设计符合人工学。所述第一手柄11为半环形,优选地,所述第一手柄11的材料为不锈钢,第一手柄11的两端与锅体1铆接连接。铆接时所用的铆钉包不锈钢,防止长期使用后铆钉生锈的问题。该实施例涉及的锅可作汤锅用,用于熬制各类汤。图4及图5所示的锅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从图中可知,所述锅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手柄12,所述第二手柄包括手柄本体120和设于手柄本体120 —端底部的硅胶 121,硅胶121与手柄本体120之间用胶水粘接,见图7,手柄本体底部端的硅胶能起防烫的作用。手柄本体120的另一端与锅体1铆接连接,铆接时所用的铆钉包不锈钢,防止长期使用后铆钉生锈的问题。所述手柄本体120的材料为不锈钢。该实施例可做炒锅、煎锅用。图 8所示的锅可作炒锅用,图9所示的锅可作煎锅用,其两者的区别是炒锅的锅身较煎锅的锅身高。该锅采用三层复合结构的材料,复合结构的中间层采用铝板层,能增强锅的导热性,使食物受热均勻,节省了烹饪食物的时间,节约了热能。且该锅的手柄设计复合人工学, 使人们端起锅时施力最小。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多层锅,包括锅体(1)和置于锅体(1)底部的锅底O),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和锅底(2)均为三层复合结构,所述三层复合结构从里到外依次为不锈铁层(3)、 铝板层G)、不锈铁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手柄(11),所述第一手柄(11)的中心线与锅底(2)所在平面的夹角α为8° 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11)为半环形,第一手柄(11)的两端与锅体(1)铆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11)的材料为不锈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手柄(12),所述第二手柄包括手柄本体(120)和设于手柄本体(120) —端底部的硅胶(121), 手柄本体(120)的另一端与锅体(1)铆接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多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120)的材料为不锈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层锅,包括锅体(1)和置于锅体(1)底部的锅底(2),所述锅体(1)和锅底(2)均为三层复合结构,所述三层复合结构从里到外依次为不锈铁层(3)、铝板层(4)、不锈铁层(5)。该锅采用三层复合结构的材料,增强锅的导热性,使食物受热均匀,节省了烹饪食物的时间,节约了热能。且该锅的手柄设计复合人工学,使人们端起锅时施力最小。文档编号B32B15/01GK202287746SQ201120417170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专利技术者沈建彬 申请人:上海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