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6A的带保护门的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90149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0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6A的带保护门的插座,包含面板、基座、盖板、插套、三极保护门和二极保护门,三极保护门和二极保护门之间设有两根弹簧,面板内表面设有多个定位卡条,三极保护门和二极保护门由弹簧产生的回复力和定位卡条卡于面板的内表面与盖板之间形成的空间中,二极保护门的对称中心线上设有一滑道,三极保护门的一端为一可沿滑道滑动的滑头;面板的外框上设有一缺口,缺口可容纳运动的三极保护门上的滑头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规格为34mm边长的正方形插座上,通过紧凑的结构设计,充分合理的利用有效空间,使得插座能满足额定电流16A的电路中安全使用的要求,安全性能完全符合标准。(*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16A的带保护门的插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气元件,尤其涉及一种电器插座。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规格为34mm边长的正方形多功能插座上,同时整合有二极插孔和三极插孔,由于插座面积有限,对于带有保护门结构的此种规格的多功能插座,插座盒内各部件结构设计已经非常紧凑,安全性方面只能达到在额定电流不大于10A、额定电压不大于 250V的电路中使用,而无法实现在额定电流大于IOA的电路中使用。在一定安装盒尺寸的条件下从单一的二极插座、三极插座整合为既能插二极插头也能插三极插头的五孔插座,更具实用性。在插座的安全性方面,为了防止因油污、水汽侵入引起的短路,或防止儿童用手指触摸或金属物捅插座孔眼,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插座设计成带有保护门结构的插座。但目前的带保护门插座在使用过程中,保护门易卡死,结构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而且目前插座中的插套结构较复杂,浪费了制造插套的铜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16A的带保护门的插座,在规格为34mm边长的正方形插座上,通过紧凑的结构设计,可在额定电流16A 的电路中使用,安全性能完全符合标准;保护门平衡受力,启闭顺畅,不易卡死;插套结构简单,节省原材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16A的带保护门的插座,包含一对相互扣合在一起形成一内部容置空间的边长34mm的正方形面板和基座,面板上设有一组三极插孔和一组双用二极插孔,面板和基座形成的内部容置空间中还包含一盖板,基座内还包含插套,其特征是,所述面板内表面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的空间中设有可将所述面板上的三极插孔和二极插孔遮挡住的对称的三极保护门和二极保护门,三极保护门和二极保护门之间对称的设有两根弹簧,面板内表面设有多个定位卡条,三极保护门和二极保护门由被压缩的弹簧产生的回复力和定位卡条卡于面板的内表面与盖板之间形成的空间中;所述三极保护门、二极保护门部分重叠,并由外力驱动相向运动;所述二极保护门的对称中心线上设有一滑道,所述三极保护门的一端对称中心线上为一可沿所述滑道滑动的滑头;所述面板的外框上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对称的二极保护门的一侧的对称中心线上,所述缺口可容纳运动的所述三极保护门上的滑头通过。所述三极保护门运动至开启时,所述滑头滑动至进入所述面板的外框上的缺口中但不超过所述面板外框的外表面。所述二极保护门在与面板内表面贴近的一面上包括两个下斜面,每个下斜面倾斜后形成的较厚的一边朝向所述三极保护门,所述下斜面暴露于所述二极插孔中并将二极插孔内的插套全部遮挡,两个所述下斜面之间为所述滑道,所述滑道中间具有一第一通孔。所述滑头上贴近面板内表面的一面设有一个上斜面,上斜面倾斜的方向与所述下斜面的方向相反,所述上斜面暴露于所述三极插孔的接地极孔中并将三极插孔内的插套部分遮挡。所述三极保护门的另一端具有两个大斜边,所述三极保护门上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三极插孔中的接地极孔设在二极插孔之间。所述基座内包含3个插套,分别为N极插套、L极插套、接地插套,其中,N极插套、 L极插套均包含两个端头,一端为三极插头端,另一端为二极插头端。所述插套中的端头均为插片,每片插片的厚度为0.6mm,宽度为8mm。所述盖板为对称结构,其上设有两个通孔,通孔的大小与所述二极插孔大小相配入口 o两个所述通孔之间还设有一个扁口,所述盖板上还设有两个斜边,扁口、斜边与所述三极插孔相配合。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16A的带保护门的插座,在规格为34mm边长的正方形插座上,通过紧凑的结构设计,充分合理的利用有效空间,使得插座能满足额定电流16A的电路中安全使用的要求,安全性能完全符合标准;保护门平衡受力,启闭顺畅,不易卡死;插套结构简单,节省原材料。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三极保护门和二极保护门配合的后视图;图3是图I中面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I、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16A的带保护门的插座包括可相互扣合在一起形成一内部容置空间的面板I和基座2,基座2内置入3个插套3,分别为N极插套31、L 极插套32、接地插套33,其中,N极插套31、L极插套32均包含两个端头,一端为三极插头311、321,另一立而为_■极插头纟而312、322,_■极插头312、322为双用插头可以插入扁插头,也可以插入圆插头。3个插套3分别有3个焊接点从基座2底面的3个扁孔伸出,以便与电源线连接。面板I上设有一组三极插孔11和一组二极插孔12,其中,二极插孔12为可插入双用插头的双用插孔,可以插入扁插头,也可以插入圆插头。三极插孔11中的接地极孔13设在二极插孔12之间,合理利用有限空间,以减少插座的外形尺寸。面板I和基座2形成的内部容置空间中还包含一对称结构的盖板4,盖板4的周边恰好卡在基座2的周边边沿上突出的多个定位卡条21间。盖板4上设有两个通孔41,通孔41的大小以可以将二极插头端312、322全部露出为宜,且通孔41的大小与面板I上的二极插孔12大小相配合,以保持二极插头插入时的顺畅。在两个通孔41之间还设有一个扁口 42,盖板4上还设有两个斜边43,扁口 42、斜边43与面板I上的三极插孔11相配合, 以保持三极插头插入时的顺畅。面板I内表面与盖板4之间形成的空间中设有对称的三极保护门5和二极保护门 6,三极保护门5和二极保护门6之间对称的设有两根弹簧7,面板I内表面设有多个定位卡条。组装时,三极保护门5和二极保护门6之间受压并向内压缩弹簧7,三极保护门5和二极保护门6可卡入面板I内表面的多个定位卡条中。此时,三极保护门5和二极保护门6 可恰好将面板I上的三极插孔11和二极插孔12遮挡,防止外界非插头物与插座内的插套连接触电,起到防护作用。二极保护门6在与面板I内表面贴近的一面上包括两个下斜面61,每个下斜面61 倾斜后形成的较厚的一边朝向三极保护门5,即为贴近弹簧7的一边。两个下斜面61之间为一滑道62,滑道62中间为一第一通孔63。三极保护门5的一端为一可沿滑道62滑动的滑头52,滑头52上贴近面板I内表面的一面设有一个上斜面51,上斜面51倾斜的方向与下斜面61的方向相反。这样,三极保护门5和二极保护门6相向的朝相反方向运动。三极保护门5的另一端具有两个大斜边53,大斜边53将盖板4上的斜边43全部覆盖并超出斜边43的范围,以便将斜边43下面的插套3遮挡住。三极保护门5上还设有一与第一通孔 63配合的第二通孔54。面板I的外框15上设有一缺口 14,缺口 14位于对称的二极保护门6的一侧的对称中心线上,缺口可容纳运动的三极保护门5上的滑头52通过。三极保护门6运动至开启时,滑头52滑动至进入面板I的外框15上的缺口 14中但不超过面板I外框15的外表面。下斜面61暴露于面板I上的二极插孔12中并将二极插孔12内的插套3全部遮挡。上斜面51暴露于面板I上的三极插孔11的接地极孔13中并将三极插孔11内的插套 3绝大部分遮挡。插头插入和拨出插座的过程为当二极插头插入二极插孔12时,施加在二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普天鸿雁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