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78720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5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数个端子、金属壳体及可挠性绝缘片。绝缘本体一侧形成有一插接口且自插接口向内延伸有一插接空间。且绝缘本体的一底壁形成有一穿孔,穿孔与插接空间相连通。该些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且各具有一接触部,该些端子的接触部可移动地经穿孔露出于绝缘本体外。金属壳体大致包覆于绝缘本体外表面,且金属壳体的一底板间隔地设置于绝缘本体的底壁外侧。可挠性绝缘片一端部组装于绝缘本体的底壁与金属壳体的底板之间,可挠性绝缘片另一端部对应覆盖该些端子的接触部。藉此,提升可挠性绝缘片的固定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有关于ー种电连接器,尤指ー种插座型式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木按,习知通讯电器用品,如调制解调器、网络卡、电话机或传真机等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大多是利用数据传输线的插头插入至上述电器用品的电连接器(如通讯连接器)中来进行。而当插头插入上述的电连接器后,电连接器中的端子与插头接触的部位将产生小幅度的摆动,其摆动的距离一般为0. 3mm以下。而为避免端子摆动触及到其它电子组件,电连接器通常会黏设有耐热绝缘片,用以隔绝端子与其它电子组件。然而,习知耐热绝缘片皆以背胶或耐热胶黏设于电连接器中,此种固定方式的成本较高,且耐热绝缘片的固定效果亦较差。例如当端子的摆动幅度较大时,耐热绝缘片易有脱落的情形发生。缘是,本技术的创作人有感上述缺失的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避免端子短路并提供端子适当活动的电连接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具有提升可挠性绝缘片的固定效果,使可挠性绝缘片不易脱落,且可有效地降低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ー绝缘本体、数个端子、一金属壳体及一可挠性绝缘片。该绝缘本体ー侧形成有一插接ロ且自该插接ロ向内形成有ー插接空间。且该绝缘本体的一底壁形成有一穿孔,该穿孔与该插接空间相连通。该些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且各具有一接触部,该些端子的接触部可移动地经该穿孔露出于该绝缘本体外。该金属壳体大致包覆于该绝缘本体外表面,且该金属壳体的一底板间隔地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底壁外側。该可挠性绝缘片一端部组装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底壁与该金属壳体的该底板之间,且该可挠性绝缘片另一端部对应覆盖该些端子的接触部。较佳地,该可挠性绝缘片的该端部受压迫地夹固于该绝缘本体的底壁与该金属壳体的底板之间。较佳地,该金属壳体的该底板具有至少一止挡弯折,该可挠性绝缘片对应于该至少一止挡弯折的位置形成有至少一定位孔,以藉由该至少一止挡弯折与该至少一定位孔的配合来固定该可挠性绝缘片相对该金属壳体的位置。较佳地,该绝缘本体的该底壁具有至少ー限位凸起,该可挠性绝缘片对应于该至少ー限位凸起的位置形成有至少一定位孔,以藉由该至少ー限位凸起与该至少一定位孔的配合固定该可挠性绝缘片相对该绝缘本体的位置。较佳地,该金属壳体的该底板对应于该至少一限位凸起的位置形成有至少一切 ロ,适配该至少ー限位凸起。较佳地,该底壁凸设有一挡块,该挡块位于该穿孔邻近该插接ロ的ー侧,该些端子的该接触部末端止挡于该挡块中,且该可挠性绝缘片抵接于该挡块,使得该可挠性绝缘片呈弧状。较佳地,该可挠性绝缘片的另一端部为自由端。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干,该电连接器包括ー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的ー侧形成有ー插接ロ且自该插接ロ向内形成有ー插接空间,该绝缘本体的一底壁形成有一穿孔,该穿孔与该插接空间相连通;数个端子,该些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且各具有一接触部,该些端子的接触部可移动地经该穿孔露出于该绝缘本体外;一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大致包覆于该绝缘本体外表面,且该金属壳体的一底板间隔地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底壁外侧;一可挠性绝缘片,该可挠性绝缘片的一端部组装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底壁与该金属壳体的该底板之间,且该可挠性绝缘片的另一端部对应覆盖该些端子的接触部;以及至少ー发光组件,该发光组件设于该绝缘本体的一侧缘,并与该穿孔相对应设置。较佳地,该绝缘本体的ー侧缘形成有至少一安装槽,该安装槽用于容纳该至少ー 发光组件。较佳地,该至少一发光组件具有ー发光体及ニ接脚,该发光组件接脚从该发光体的ー侧延伸并弯折至邻近该焊接部。较佳地,该电连接器进ー步包含至少ー发光组件,该至少一发光组件设于该绝缘本体一侧缘,并与该穿孔相对应设置。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电连接器的可挠性绝缘片可组装于绝缘本体的底壁与金属壳体的底板之间,因此可挠性绝缘片能够更为稳固地组装于电连接器。藉此,本技术的电连接器不但可藉由可挠性绝缘片防止端子突出而抵触其它电子组件,更可兼具有防尘效果。再者,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底壁形成有一穿孔,而覆盖穿孔的可挠性绝缘片另一端部为自由端,而可容许端子具有更大的移动空间,藉以利于扩大端子的设计类型,进而使电连接器不需局限于习知端子类型(如摆动距离为0. 3mm以下)而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使能更进1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參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附图说明图IA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一);图IB为图IA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ニ);图IC为图IA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图2A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B为图2A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图2C为图2B的电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图3A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加为图3A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图3C为图加的电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图4A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B为图4A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及图4C为图4B的电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避免端子短路并提供端子适当活动的电连接器。在此所指的电连接较佳系指符合RJ 45(8 PIN Registered Jack 45)的插座电连接器。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电连接器亦可应用于RJ 11或其它类似的电连接器中。〔第一实施例〕请參阅图IA至图IC所示,为ー种插座型式的电连接器100,其包括ー绝缘本体1、 数个端子2、一金属壳体3、两发光组件4及一可挠性绝缘片5。上述端子2与发光组件4装设于绝缘本体1上,金属壳体3罩设于绝缘本体1,可挠性绝缘片5则组装于金属壳体3与绝缘本体1之间。所述绝缘本体1较佳为符合RJ 45通讯连接器的规范,绝缘本体1也可为破板式设计,例如以双列直插式封装技术(Dual In-line lockage,DIP)或是表面黏着式封装技术 (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 SMT)与电路板(未绘示)相连接。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亦可设计为电路板上或电路板下的设计。所述绝缘本体1的ー侧形成有一插接ロ 11,且绝缘本体1自插接ロ 11向内延伸形成有ー插接空间12。绝缘本体1具有ー顶壁13与一底壁14。上述顶壁13形成有两安装槽131,用以分别容纳所述两个发光组件4。上述底壁14形成有一穿孔141,所述穿孔141 与插接空间12相连通。穿孔141与两安装槽131对应设置,且穿孔141形成于底壁14上并邻近插接ロ 11的另ー侧处。亦即,顶壁13位于两安装槽131之间的部位所大致对应的底壁14,于远离插接ロ 11的位置形成有上述连通插接空间12的穿孔141。更详细的说,底壁14向外凸设有ー挡块142且向内(即朝向插接空间12)凸设有数个限位块143,所述挡块142与限位块143皆位于穿孔141邻近插接ロ 11的ー侧。挡块 142凹设形成有数个容置槽1421,所述容置槽1421的形成位置大致分別对应于上述限位块 143,且该些容置槽1421分別连通于穿孔141。再者,所述绝缘本体1的另ー侧(即远离插接ロ 11的ー侧)间隔地形成有数个固定槽15。上述固定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培樵
申请(专利权)人: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