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7594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4 19:36
一种儿童推车,推车车架包括左前轮支架、下部与左前轮支架的下部相转动地设置的右前轮支架、与左前轮支架相转动地设置的左座位架、与右前轮支架相转动地设置的右座位架、后支撑架,后支撑架是由左后支杆与右后支杆相交叉并在交叉处通过第三转轴相枢轴连接,后支撑架能够转动地设置于左前轮支架、右前轮支架、左座位架与右座位架之间。当推车车架由展开位置向折叠位置转换的过程中,后支撑架在左右宽度方向上尺寸收缩,允许左前轮支架与右前轮支架之间同步靠拢,并且后支撑架在上下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变长,从而使得左座位架的后部与右座位架的后部分别向下移,进而使得左前轮支架、右前轮支架、与后支撑架相互靠拢,推车车架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儿童使用的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前轮组件、左后轮组件、右后轮组件、用于将所述的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上的座位。现有的推车车架的种类繁多,推车车架的杆件的数目不同,各杆件之间连接关系、连接位置不同,从而折叠原理与折叠方式各不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推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前轮组件、左后轮组件、右后轮组件、用于将所述的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上的座位,所述的推车车架包括 左前轮支架;右前轮支架,所述的左前轮支架的下部与所述的右前轮支架的下部相转动地设置,当所述的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所述的左前轮支架的上部与所述的右前轮支架的上部相远离,当所述的推车车架处于折叠位置下,所述的左前轮支架的上部与所述的右前轮支架的上部相靠近;左座位架,所述的左座位架与所述的左前轮支架相转动地设置; 右座位架,所述的右座位架与所述的右前轮支架相转动地设置; 后支撑架,所述的后支撑架是由左后支杆与右后支杆相交叉并在交叉处通过第三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左后支杆的上部与所述的右前轮支架的上部能够在两个相交叉的平面上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左后支杆的下部与所述的左座位架的后部能够在两个相交叉的平面上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右后支杆的上部与所述的左前轮支架的上部能够在两个相交叉的平面上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右后支杆的下部与所述的右座位架的后部能够在两个相交叉的平面上相转动地设置,当所述的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所述的左后支杆的上部与所述的右后支杆的上部相远离,当所述的推车车架处于折叠位置下,所述的左后支杆的上部与所述的右后支杆的上部相靠近。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左后支杆的上部与所述的右前轮支架的上部通过第二转动关节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左后支杆的下部与所述的左座位架的后部通过第三转动关节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右后支杆的上部与所述的左前轮支架的上部通过第一转动关节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右后支杆的下部与所述的右座位架的后部通过第四转动关节相转动地设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左前轮支架的下部与所述的右前轮支架的下部通过第四转轴相枢轴连接。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左前轮支架的下部与所述的右前轮支架的下部通过第四转轴枢轴连接有前轮接头,所述的左前轮支架的下部、所述的右前轮支架的下部与所述的前轮接头三者之间设置有展开限位机构,所述的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前轮接头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左前轮支架与所述的右前轮支架的转动设置处的下方。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左座位架与所述的左前轮支架通过第五转动关节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右座位架与所述的右前轮支架通过第六转动关节相转动地设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的后支撑架上的用于将所述的左后支杆与所述的右后支杆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定位的后支撑架定位机构。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后支撑架定位机构包括一端部与所述的左后支杆相枢轴连接的第一连杆、一端部与所述的右后支杆相枢轴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之间具有锁定装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左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左后支杆的下部,所述的右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右后支杆的下部,或者所述的左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左座位架的后部,所述的右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右座位架的后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推车车架还包括下部与所述的左前轮支架通过第五转轴相枢轴连接的左推杆、下部与所述的右前轮支架通过第六转轴相枢轴连接的右推杆、设置于所述的左推杆与所述的右推杆之间的能够左右方向折叠收拢的推把横撑,所述的推把横撑包括一端部与所述的左推杆通过第七转轴相枢轴连接的左推把、一端部与所述的右推杆通过第八转轴相枢轴连接的右推把,所述的左推把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右推把的另一端部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左推把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右推把的另一端部之间设置有推把锁定机构,所述的左推杆与所述的左前轮支架之间设置有左推杆锁定机构,所述的右推杆与所述的右前轮支架之间设置有右推杆锁定机构。以上所涉及到的上、下、前、后等方位词,是在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作定义的, 并且前轮组件所处的位置为前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当推车车架由展开位置向折叠位置转换的过程中,后支撑架在左右宽度方向上尺寸收缩,允许左前轮支架与右前轮支架之间同步靠拢,并且当后支撑架在左右宽度方向上收拢的过程中,其在上下高度的方向上的尺寸变长,从而使得左座位架的后部与右座位架的后部分别向下移,进而使得左前轮支架、右前轮支架、与后支撑架相互靠拢,推车车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附图说明附图1为推车车架在展开位置下的立体图;附图2为推车车架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转换过程中的立体图; 附图3为推车车架在折叠位置下的立体图; 附图4为推车车架在展开位置下的侧视图; 附图5为推车车架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转换过程中的侧视图; 附图6为推车车架在折叠位置下的侧视其中1、推车车架;2、前轮组件;3、左后轮组件;4、右后轮组件;5、左前轮支架;6、右前轮支架;7、左座位架;8、右座位架;9、后支撑架;10、左后支杆;11、右后支杆;12、左推杆;13、右推杆;14、推把横撑;15、左推把;16、右推把;17、前轮接头;18、后支撑架定位机构;23、第三转轴;24、第四转轴;25、第五转轴;26、第六转轴;27、第七转轴;28、第八转轴; 31、第一转动关节;32、第二转动关节;33、第三转动关节;34、第四转动关节;35、第五转动关节;36、第六转动关节。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各附图所示,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1、前轮组件2、左后轮组件3、右后轮组件4、用于将推车车架1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机构、设置于推车车架1上的座位,座位可以是儿童座兜、儿童睡篮、座位布兜等。推车车架1包括 左前轮支架5;右前轮支架6,左前轮支架5的下部与右前轮支架6的下部相转动地设置,当推车车架1处于展开位置下,左前轮支架5的上部与右前轮支架6的上部相远离,当推车车架1 处于折叠位置下,左前轮支架5的上部与右前轮支架6的上部相靠近; 左座位架7,左座位架7与左前轮支架5相转动地设置; 右座位架8,右座位架8与右前轮支架6相转动地设置;后支撑架9,后支撑架9是由左后支杆10与右后支杆11相交叉并在交叉处通过第三转轴23相枢轴连接,后支撑架9能够转动地设置于左前轮支架5、右前轮支架6、左座位架 7与右座位架8之间,左后支杆10的上部与右前轮支架6的上部能够在两个相交叉的平面上相转动地设置,左后支杆10的下部与左座位架7的后部能够在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防刘宏兵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