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热积滞类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75173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3 0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湿热积滞类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10-40份、半夏5-20份、木香5-20份、海螵蛸10-40份、枇杷叶5-20份、甘草5-20份、竹茹5-20份、陈皮5-20份、茯苓10-30份、砂仁10-30份、白术10-4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泻火、燥湿止痛、健脾理气、益肺和胃的功效,其治疗湿热积滞类腹痛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湿热积滞类腹痛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脾胃肠病证。 腹痛为临床常见的病证,各地皆有,四季皆可发生。内科腹痛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可见于西医学的许多疾病当中,如急慢性胰腺炎、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腹型过敏性紫癜、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性腹痛等。因此,西医学临床上要通过腹部X线、B超、结肠镜、大便常规等有关实验室检查与腹部相关脏腑以确定病情,只能针对某一症状进行治疗,而对中医症侯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中医认为凡外邪入侵,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跌仆损伤,以及气血不足,阳气虚弱等原因,引起腹部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均可发生腹痛。腹痛的病因病机,不外寒、热、虚、实、气滞、血瘀等六个方面,但其间常常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因为病,或相兼为病,病变复杂。如寒邪客久,郁而化热,可致热邪内结腹痛;气滞日久,可成血瘀腹痛等。腹痛的部位在腹部,脏腑病位或在脾,或在肠,或在气在血,或在经脉,需视具体病情而定,所在不一。形成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不通则痛。腹痛的治疗以“通”为大法,进行辨证论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滞者通之,瘀者散之。在辨明寒热虚实而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适当辅以理气、活血、通阳等疏导之法,标本兼治。依据中医理论,针对湿热积滞类腹痛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的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一种治疗湿热积滞类腹痛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湿热积滞类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10-40份、半夏5-20份、 木香5-20份、海螵蛸10-40份、枇杷叶5-20份、甘草5_20份、竹茹5_20份、陈皮5_20份、 茯苓10-30份、砂仁10-30份、白术10-40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湿热积滞类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30份、半夏10份、木香12份、海螵蛸30份、 枇杷叶10份、甘草10份、竹茹10份、陈皮10份、茯苓20份、砂仁20份、白术30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的功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功效;海螵蛸具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的功效;枇杷叶具有清肺和胃、降气化痰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竹茹具有清热泻火、涤痰凉血、除烦开郁的功效;陈皮具有理气健脾、调中利水、燥湿化痰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砂仁具有化湿开胃、温脾理气的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清热泻火、 燥湿止痛、健脾理气、益肺和胃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湿热积滞类腹痛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5%,治愈率达66. 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治疗湿热积滞类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 30g、半夏10g、木香12g、海螵蛸30g、枇杷叶10g、甘草10g、竹茹10g、陈皮10g、茯苓20g、砂仁20g、白术30g。实施例2一种治疗湿热积滞类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 20g、半夏12g、木香5g、海螵蛸10g、枇杷叶15g、甘草15g、竹茹20g、陈皮10g、茯苓30g、砂仁30g、白术15g。实施例3一种治疗湿热积滞类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 40g、半夏5g、木香10g、海螵蛸20g、枇杷叶20g、甘草5g、竹茹15g、陈皮12g、茯苓10g、砂仁 25g、白术 10g。实施例4一种治疗湿热积滞类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 10g、半夏20g、木香20g、海螵蛸25g、枇杷叶12g、甘草20g、竹茹12g、陈皮5g、茯苓30g、砂仁10g、白术20g。实施例5一种治疗湿热积滞类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 20g、半夏15g、木香15g、海螵蛸40g、枇杷叶5g、甘草12g、竹茹5g、陈皮20g、茯苓15g、砂仁 15g、白术 40g。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 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一种治疗腹痛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60例,其中男四例,女31例,其年龄15 60岁。病程最短3-15天。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酌情增减。本中药组合物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三、疗效标准(1)临床痊愈治疗后腹痛完全消失,未再复发;(2)好转治疗后腹痛消失或缓解,1个月后偶有复发或加重;(3)无效;治疗后腹痛无任何缓解,症状如前。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 15天后,痊愈40例,好转17例,无效 3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 病例1 陈某,男,36岁。因与朋友夜出就餐饮酒,第二天出现腹部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 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汤药3天,腹痛、闷灼、口干苦症状消失;续服2天巩固治疗,治愈。病例2 李某,男,39岁。暴饮暴食后出现腹部胀痛症状,得热痛增,遇冷则减,并且胸闷不舒,烦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身热自汗,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数。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汤药5天,腹部胀痛及其他体症皆消,治愈。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湿热积滞类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10-40份、半夏5-20份、木香5-20份、海螵蛸10-40份、枇杷叶5_20份、 甘草5-20份、竹茹5-20份、陈皮5-20份、茯苓10-30份、砂仁10-30份、白术10-4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热积滞类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30份、半夏10份、木香12份、海螵蛸30份、枇杷叶10份、甘草10份、竹茹10份、陈皮10份、茯苓20份、砂仁20份、白术30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湿热积滞类腹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人参10-40份、半夏5-20份、木香5-20份、海螵蛸1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胜波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