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喘症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7389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3 0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喘症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炙麻黄5-20份、杏仁5-20份、石膏20-60份、桑白皮5-25份、地骨皮5-25份、黄芩5-20份、天花粉10-30份、金银花10-50份、桃仁5-20份、红花5-20份、桔梗5-20份、紫苏子5-20份、元参10-40份、甘草5-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具有宣肺平喘、清热泻火、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的功效,其治疗喘症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具有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喘症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喘症,一般通称气喘,是以呼吸急促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耸肩,鼻翼煽动为主要特征。常为某些急性疾病的主要症状,轻者仅见呼吸迫促,呼气吸气深长,一般尚能平卧。重者可见鼻翼煽动,张口抬肩,摇身撷肚,端坐呼吸,面唇发绀。若喘促严重,持续不解,可发生虚脱。目前,现化医学临床上治疗喘证主要是采用药物抑制缓解气喘发作为主。例如,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及止咳剂、化痰剂等药。这种采用抑制药物治疗喘症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中医认为,喘证病因不外外感与内伤,病性有虚实两端。“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多为实喘之因;劳欲、久病则为虚喘之由,二者可相互转化实喘久病迁延不愈,可耗伤肺肾之气,致肺肾气虚或阴虚,肺不主气或肾不纳气,成为虚喘;肺肾亏虚又易招致外邪侵袭,表邪束肺,肺实而喘,从而出现虚实夹杂之证。其治疗原则实喘治肺,治以祛邪利气。应区别寒、热、痰、气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宣、清肃、祛痰、降气等法。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治以培补摄纳。针对脏腑病机,采用补肺、纳肾、温阳、益气、养阴、固脱等法。虚实夹杂,下虚上实者,当分清主次,权衡标本,适当处理。根据中医理论,针对喘症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西药治疗喘症只能暂时缓解症状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一种治疗喘症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喘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炙麻黄5-20份、杏仁5-20份、石膏20-60 份、桑白皮5-25份、地骨皮5-25份、黄芩5-20份、天花粉10_30份、金银花10-50份、桃仁 5-20份、红花5-20份、桔梗5-20份、紫苏子5_20份、元参10-40份、甘草5_20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喘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炙麻黄10份、杏仁10份、石膏50份、桑白皮15份、地骨皮 15份、黄芩12份、天花粉20份、金银花40份、桃仁10份、红花10份、桔梗10份、紫苏子10 份、元参30份、甘草10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炙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杏仁具有祛痰止咳、平喘润肠、 下气开痹的功效;石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的功效;地骨皮具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天花粉具有清热生津、润燥止渴的功效;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红花具有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养气补血的功效;紫苏子具有降气消痰、 平喘、润肠的功效;元参具有养阴凉血、清热泻火、除烦止渴、解毒散结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宣肺平喘、清热泻火、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喘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5. 1%,治愈率达6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治疗喘症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炙麻黄log、杏仁 10g、石膏50g、桑白皮15g、地骨皮15g、黄芩12g、天花粉20g、金银花40g、桃仁10g、红花 10g、桔梗10g、紫苏子10g、元参30g、甘草IOgo实施例2一种治疗喘症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炙麻黄5g、杏仁 15g、石膏60g、桑白皮20g、地骨皮25g、黄芩10g、天花粉10g、金银花20g、桃仁15g、红花5g、 桔梗15g、紫苏子20g、元参10g、甘草12g。实施例3一种治疗喘症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炙麻黄15g、杏仁 5g、石膏20g、桑白皮25g、地骨皮10g、黄芩5g、天花粉30g、金银花10g、桃仁20g、红花15g、 桔梗20g、紫苏子5g、元参20g、甘草15g。实施例4一种治疗喘症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炙麻黄20g、杏仁 12g、石膏30g、桑白皮5g、地骨皮20g、黄芩15g、天花粉25g、金银花30g、桃仁5g、红花12g、 桔梗12g、紫苏子15g、元参40g、甘草5g。实施例5一种治疗喘症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炙麻黄12g、杏仁 20g、石膏40g、桑白皮10g、地骨皮5g、黄芩20g、天花粉15g、金银花50g、桃仁12g、红花20g、 桔梗5g、紫苏子12g、元参15g、甘草20g。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一种治疗喘症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41例,男性M例,女性17例;年龄6 70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3年。二、症状与体征患者多在受凉、情志不舒、劳累之后发病,以胸闷、咳嗽、喘气、喉中痰鸣,甚者不能平卧为主要症状,且缠绵不愈,长者拖延数月,发作短的也有一周,反复发作,一年数次。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七天为一疗程。四、疗效标准(1)痊愈咳嗽、喘气等症状消除,2年内无复发;(2)好转症状较前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偶有发病经治疗后很快恢复;(3)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病情有所加重。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1-10个疗程,痊愈25例,好转14例,无效 2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六、典型病例 病例1 高某,男,62岁。就诊前因受凉出现喘息,咳嗽,咯白色黏痰,伴纳呆、呕恶,在家自服止咳药,症状未见好转。症见喘息,气促,不能平卧,咳嗽,咯白色黏痰,纳呆,呕恶,口黏不渴。 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滑。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1个疗程,喘促、咳嗽等症状明显缓解,咯痰量减少;续服2个疗程,诸症状消失,治愈。病例2 袁某,男,69岁。就诊自诉反复咳嗽、咳痰半年有余,近期发作伴喘促。症见神疲、咳嗽、喘促、不得平卧、呼多吸少,动则喘甚,口唇紫绀、心悸、汗出、肢冷、舌红少苔、脉细数。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症状有所缓解,仍感喘促不止、心悸;续服2个疗程,胸闷、喘促、呼吸困难等症明显减轻;再续服2个疗程,咳嗽、喘气等症状消除,精神转佳。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喘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炙麻黄5-20份、杏仁5-20份、石膏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晖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市崖头美全口腔诊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