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立式烘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73039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3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新型立式烘干设备,包括具有烘干腔室的烘干塔主体,所述烘干塔主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下部设置有出料口,在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之间的所述烘干塔主体内安装有透气过滤筛板,所述透气过滤筛板与所述烘干塔主体横截面的夹角大于零度、小于九十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节约能源、烘干效率高、成本低廉且操作方便,针对物料颗粒大小不同而实现先烘干者先出料,不仅解决了含水高、粒度细的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粘、堵塞、返料等问题,更主要是简化了生产工艺,根除了设备事故隐患,减少投资,提高了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料的烘干设备,特别涉及煤矿、化工、矿山、粮食等行业比重大、颗粒不均、要求低温干燥,且须大批量连续生产的混合物料的烘干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原煤烘干设备中,一直延续着传统的回转式烟气(蒸汽)烘干技术,有立卧式两种,结构主要由回转体、扬料板、传动装置、支撑装置及密封圈等部件组成。转速基本是固定的,其外观回转体是一个圆筒,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物料需从较高的一端加入,高温热烟气(蒸汽)与物料并流进入筒体,随着传动装置使筒体不断转动,在圆筒内壁上装有的抄板,会把物料抄起又洒下,物料由于重力的作用运行到较低一端,这种方式会使筒体内物料不能均勻分布,影响了物料和热空气的热交换,使烘干设备处于低效工作状态,同时为使物料与气流的接触表面加大,筒体需要较大的空间;因此可以看出现有的技术工艺制造成本高,传动运转时整体噪音大、温度高、效率低、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及维护费用高。并且,在烘干颗粒不均勻的物料的时候,颗粒较小的物料相对容易烘干,颗粒较大的物料相对难以烘干,现有技术中的烘干设备不能区别物料颗粒大小而实现先烘干者先出料,往往是颗粒较小的物料烘干以后还继续颗粒较大的物料混在一起进行烘干,影响了烘干的效率; 对于含水量高、粒度细的物料在烘干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粘、堵塞及返料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 节约能源、烘干效率高、成本低廉且操作方便的新型立式烘干设备,针对物料颗粒大小不同而实现先烘干者先出料,彻底解决含水量高、粒度细的物料在烘干过程中存在的粘、堵塞及返料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新型立式烘干设备,包括具有烘干腔室的烘干塔主体,所述烘干塔主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下部设置有出料口,在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之间的所述烘干塔主体内安装有透气过滤筛板,所述透气过滤筛板与所述烘干塔主体横截面的夹角大于零度、小于九十度。上述新型立式烘干设备,所述透气过滤筛板包括第一透气过滤筛板和第二透气过滤筛板,所述第一透气过滤筛板自所述烘干塔主体内壁向上倾斜,所述第二透气过滤筛板自所述烘干塔主体内壁向下倾斜。上述新型立式烘干设备,所述第一透气过滤筛板和所述第二透气过滤筛板自所述烘干塔主体内壁向所述烘干塔主体的轴线倾斜。上述新型立式烘干设备,所述第一透气过滤筛板与所述第二透气过滤筛板在所述烘干塔主体的轴线方向上相间分布。上述新型立式烘干设备,所述第一透气过滤筛板的物料出口为其下方相邻所述第二透气过滤筛板的物料入口,所述第二透气过滤筛板的物料出口为其下方相邻所述第一透气过滤筛板的物料入口。上述新型立式烘干设备,所述烘干塔主体的横截面为矩形。上述新型立式烘干设备,所述烘干塔主体的其中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所述透气过滤筛板。上述新型立式烘干设备,所述烘干塔主体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烘干塔主体的其中两个相对侧壁上沿所述烘干塔主体的轴线方向分别相间设置有所述第一透气过滤筛板与所述第二透气过滤筛板。上述新型立式烘干设备,沿所述烘干塔主体的轴线方向同一高度的两个相对侧壁上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透气过滤筛板之间形成“八”字形结构或“人”字形结构,同一高度的两个相对侧壁上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透气过滤筛板之间形成倒“八”字形结构。上述新型立式烘干设备,所述烘干塔主体内安装有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另外两个相对侧壁上,所述第一透气过滤筛板和所述第二透气过滤筛板均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件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新型立式烘干设备应用于物料烘干领域,使用结构简单的烘干工艺结构取代了陈旧效率低、成本高的滚筒式的烘干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节约能源、烘干效率高、成本低廉且操作方便等优点;通过烘干塔主体的设计,针对物料颗粒大小不同能够实现先烘干者先出料,彻底解决含水量高、粒度细的物料在烘干过程中存在的粘、堵塞及返料问题。有效提高了烘干效率,节约投资制造和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型立式烘干设备的烘干塔主体的一侧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新型立式烘干设备的烘干塔主体的另一侧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新型立式烘干设备的烘干塔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新型立式烘干设备的透气过滤筛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新型立式烘干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新型立式烘干设备的透气过滤筛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新型立式烘干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气加热器,2-耐热风机,3-烘干塔主体,4-物料供给提升机,5-透气过滤筛板,6-支撑部件,7-检修窗,8-检修爬梯,9-检修平台,10-检修护栏,11-加强筋, 12-防雨帽,13-主体保温层,14-螺旋输料机。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新型立式烘干设备包括具有烘干腔室31的烘干塔主体3、空气加热器1、 耐热风机2、物料供给提升机4和螺旋输送机14。所述烘干塔主体3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 下部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烘干塔主体3为多个上下贯通的横截面为矩形的箱体可拆卸地组合安装而成,各箱体对接采用螺栓紧固连接,连接处四周用耐高温密封条密封。所述烘干塔主体3外部四周焊接有加强筋11,以为防止所述烘干塔主体3的整体结构张力变形;并且所述烘干塔主体3表面上设置有保温层13 (优选采用耐高温保温材料包裹,确保所述烘干塔主体3内部的温度达到恒温),可以减小所述烘干塔主体3的热量损失。在所述烘干塔主体3上设置有检修窗7,所述检修窗7 —侧设有检修爬梯8、检修护栏10及检修平台9, 以便通过所述检修爬梯8到达所述检修平台9而打开所述检修窗7进入所述烘干塔主体3 内部进行检修,方便维修人员工作;在所述烘干塔主体3顶部设有防雨帽12,防止雨水等进入所述烘干塔主体3内,确保雨雪天气仍能正常工作。所述空气加热器1与耐热风机2通过管路与所述烘干塔主体3相连接并从所述烘干塔主体3下端向所述烘干塔主体3内供给热风。所述螺旋输送机14的进料口与所述烘干塔主体3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螺旋输送机14 的出料口与打磨设备的供料系统相直接,并可定量有序的传输物料。所述物料供给提升机 4的物料供给口与所述烘干塔主体3的进料口连接以便向所述所述烘干塔主体3内供给物料。在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之间的所述烘干塔主体3内安装有透气过滤筛板5, 所述透气过滤筛板5与所述烘干塔主体3横截面的夹角为45度。所述透气过滤筛板5包括第一透气过滤筛板和第二透气过滤筛板,所述第一透气过滤筛板自所述烘干塔主体3内壁向上倾斜,所述第二透气过滤筛板自所述烘干塔主体3内壁向下倾斜。所述第一透气过滤筛板和所述第二透气过滤筛板自所述烘干塔主体3内壁向所述烘干塔主体3的轴线倾斜。所述第一透气过滤筛板与所述第二透气过滤筛板在所述烘干塔主体3的轴线方向上相间分布。所述第一透气过滤筛板的物料出口为其下方相邻所述第二透气过滤筛板的物料入口,所述第二透气过滤筛板的物料出口为其下方相邻所述第一透气过滤筛板的物料入口。 所述烘干塔主体3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烘干塔主体3的其中两个相对侧壁上沿所述烘干塔主体3的轴线方向分别相间设置有所述第一透气过滤筛板与所述第二透气过滤筛板。沿所述烘干塔主体3的轴线方向同一高度的两个相对侧壁上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透气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先斌张达汇安波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车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