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9300 阅读:3543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6-30 17:21
一种折叠船,包括船头、船身、船尾与船底。船头、船身与船底的船帮与船底的连接处可折叠,船头与船身的连接处可折叠,船尾与船身的连接处可折叠,船身的中间部位可折叠,船头部分包括一个船头内收敛折叠体,船头内收敛折叠体与船帮及船底的连接处可折叠,船尾的两个船尾角部分各包括一个船尾内收敛折叠体,船尾内收敛折叠体与船帮及船底的连接处可折叠,船头的船头船舷、船身的船身船舷、船尾的船尾船舷分别与船帮的连接处可折叠;船头、船身、船尾与船底的全部折叠处折开摊平后为一整体的聚丙烯改性塑料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单片整体聚丙烯改性塑料制成耐酸,耐碱,耐刺穿故障率低,拆、装快速便于折叠和存放,结构简化更易于制作,价格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小型的折叠船
技术介绍
现有的船舶主要包括形状体积固定的船只、充气船只及折叠船只,固定船只主要用于通常的交通运输,而充气船只及折叠船只主要应用在娱乐及救生用。就充气船只而言,具有以下的不足或缺陷1、需要大约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来充气和放气;2、如果碰上坚硬的石头,很容易被戳穿;3、充气管占用了 30%至40%的内部可用空间;4、若一个人,要开到32公里/小时,充气船至少需要20马力、重约55公斤的外置马达来实现。就现有折叠船只而言,大多结构复杂、拆装、存放、携带不太方便,如中国专利一种折叠船,公告号为CN 2578226的技术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具体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折叠船,包括船头、船身、船尾与船底,所述船头、船身与船底的船帮与所述船底的连接处可折叠,所述船头与所述船身的连接处可折叠,所述船尾与所述船身的连接处可折叠,所述船身的中间部位可折叠,所述船头部分包括一个船头内收敛折叠体,所述船头内收敛折叠体与所述船帮及船底的连接处可折叠,所述船尾的两个船尾角部分各包括一个船尾内收敛折叠体,所述船尾内收敛折叠体与所述船帮及船底的连接处可折叠,所述船头的船头船舷、船身的船身船舷、船尾的船尾船舷分别与船帮的连接处可折叠;所述船头、船身、船尾与船底的全部折叠处折开摊平后为一整体的聚丙烯改性塑料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折叠船拆、装快速方便,只需要2-3分钟的时间;2、本专利技术的折叠船使用单片整体聚丙烯改性塑料制成,耐酸,耐碱,耐刺穿,耐腐蚀,且不容易戳穿;3、本专利技术的折叠船与同等体积的充气船相比内部空间相对较大;4、本专利技术的折叠船阻力较小,与同等体积的充气船相比需要的动力源更小;5、本专利技术的折叠船折叠后容易存放、携带;6、本专利技术的折叠船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容易,成本较低,易于推广使用。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船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船底加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船头船舷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船身船舷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船尾船舷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船桨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折叠船,包括船头1、船身2、船尾3与船底4,所述船头1、 船身2与船底3的船帮5与所述船底4的连接处可折叠,所述船头1与所述船身2的连接处可折叠,所述船尾3与所述船身2的连接处可折叠,所述船身2的中间部位可折叠,所述船头1部分包括一个船头内收敛折叠体9,所述船头内收敛折叠体9与所述船帮5及船底4 的连接处可折叠,所述船尾3的两个船尾角部分各包括一个船尾内收敛折叠体10,所述船尾内收敛折叠体10与所述船帮5及船底4的连接处可折叠,所述船头1的船头船舷6、船身 2的船身船舷7、船尾3的船尾船舷8分别与船帮5的连接处可折叠;所述船头1、船身2、船尾3与船底4的全部折叠处折开摊平后为一整体的聚丙烯改性塑料板。进一步的,结合图3所示,所述船底4的前端、中间位置及后端各固定有一船底加固板401。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船头船舷6上固定有弧形的船头船舷固定板601,如图 5所示,所述船身船舷7上固定有若干个船身船舷固定板701,如图6所示,所述船尾船舷8 的两个船尾角处各固定有一 L形的船尾船舷固定板801。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船尾船舷8上固定有一船桨固定件11。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折叠船,包括船头(1)、船身O)、船尾⑶与船底G),所述船头(1)、船身⑵与船底(3)的船帮( 与所述船底的连接处可折叠,所述船头(1)与所述船身( 的连接处可折叠,所述船尾C3)与所述船身( 的连接处可折叠,所述船身O)的中间部位可折叠,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头(1)部分包括一个船头内收敛折叠体(9),所述船头内收敛折叠体(9)与所述船帮( 及船底的连接处可折叠,所述船尾(3)的两个船尾角部分各包括一个船尾内收敛折叠体(10),所述船尾内收敛折叠体(10)与所述船帮(5)及船底(4)的连接处可折叠,所述船头(1)的船头船舷(6)、船身( 的船身船舷(7)、船尾(;3)的船尾船舷⑶分别与船帮(5)的连接处可折叠;所述船头(1)、船身O)、船尾⑶与船底⑷的全部折叠处折开摊平后为一整体的聚丙烯改性塑料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底(4)的前端、中间位置及后端各固定有一船底加固板(4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头船舷(6)上固定有弧形的船头船舷固定板(601),所述船身船舷(7)上固定有若干个船身船舷固定板(701),所述船尾船舷(8)的两个船尾角处各固定有一 L形的船尾船舷固定板(80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折叠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尾船舷(8)上固定有一船桨固定件(11)。全文摘要一种折叠船,包括船头、船身、船尾与船底。船头、船身与船底的船帮与船底的连接处可折叠,船头与船身的连接处可折叠,船尾与船身的连接处可折叠,船身的中间部位可折叠,船头部分包括一个船头内收敛折叠体,船头内收敛折叠体与船帮及船底的连接处可折叠,船尾的两个船尾角部分各包括一个船尾内收敛折叠体,船尾内收敛折叠体与船帮及船底的连接处可折叠,船头的船头船舷、船身的船身船舷、船尾的船尾船舷分别与船帮的连接处可折叠;船头、船身、船尾与船底的全部折叠处折开摊平后为一整体的聚丙烯改性塑料板。本专利技术使用单片整体聚丙烯改性塑料制成耐酸,耐碱,耐刺穿故障率低,拆、装快速便于折叠和存放,结构简化更易于制作,价格低廉。文档编号B63B7/00GK102514685SQ201110415828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吴树生 申请人:苏州市吴中区甪直荣华印花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树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吴中区甪直荣华印花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2年10月16日 13:24
    这个专利所有权归属苏州澎逸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吴先生 13179618063
    0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