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襁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3272 阅读:4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6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早产儿襁褓,它包括后部分底垫和前部分底垫,所述后部分底垫和前部分底垫活动连接在一起;后部分底垫的侧边处设有侧后挡圈,侧后挡圈上设有系带;前部分底垫上设有枕头,上部底垫的侧边处设有V形挡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鸟巢式”护理是从仿生学角度满足了早产儿舒适、安全与归属的需求,完善了人性化服务理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经过反复推敲,临床试用,证明为设计合理,实用效果好的产业化襁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临床护理辅助用品,具体为一种早产儿襁褓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目前早产儿的出生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其存活率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新生儿救治水平的高低,而提高抢救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护理模式是否科学。目前,襁褓为用毯子把早产儿舒适地包裹起来,其过程为把毯子铺在一个平坦的地方,将右上角折下约15厘米,把早产儿仰面放在毯子上,头部枕在折叠的位置,把毯子靠近左手的一角拉起来盖住其身体,并把边角从右边手臂下侧掖进身体后面。将毯子的下角折回来盖到宝宝的下巴以下。把宝宝右臂边的一角拉向身体左侧,并从左侧掖进身体下面。 有些宝宝喜欢胳膊能自由活动,那你就可以只包宝宝胳膊以下的身体,这样他就能活动他的手和手指了,饥饿时也可使其自我安慰,促进口腔满足感,使奶量增加,减少肢体无意义的活动,使机体能量消耗减少,体重增长快,利于生长发育。其缺陷为操作过程繁锁,对于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来说,不容易为宝宝包裹一个舒适的襁褓。早产儿生活在NI⑶(新生儿监护病房),生活在闭式暖箱内,闭式暖箱提供早产儿所需的适宜的温度及湿度,这是其他设施无法提供的。但暖箱与母体环境差距明显,在嘈杂的监护病房中,即使生活在相对“封闭”的暖箱中,仍不可避免声、光给早产儿造成的刺激和一种空旷无边的不安全感,增加了患儿紧张度,不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早产儿的管理一直以来是国际上新生儿专家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超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小于1000克) 抢救成活率的提高,如何改善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预后,降低伤残率是新生儿医生的工作重点,在常规治疗中,早产儿发育支持性护理得到了各国新生儿医师的认可。在发育性护理中,大力提倡生后早期给早产儿营造一个类似子宫内的生活环境及早期的一个正确的卧姿即通过医护人员的帮助,使早产儿保持一种屈曲,四肢近身体的中线(上肢屈曲双手近口, 下肢屈膝,曲髋的体位,国际上大量的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证明这种护理模式对早产儿远期的认知发育有积极的作用。目前国内多数的新生儿监护中心的襁褓为自制产品,设计上有不科学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早产儿襁褓。其为申请人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设计的符合不同胎龄早产儿生理特点的襁褓,产业化后,能够为临床OTCU监护早产儿提供切实可用的物品,省去自制的过程,减轻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早产儿襁褓,它包括后部分底垫和前部分底垫,所述后部分底垫和前部分底垫活动连接在一起;后部分底垫的侧边处设有侧后挡圈,侧后挡圈上设有系带;前部分底垫上设有枕头,上部底垫的侧边处设有V形挡圈。所述后部分底垫和侧后挡圈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后部分底垫、前部分底垫和/或侧后挡圈由绒布毛巾包裹弹性材料缝制而成。弹性材料为根据需要填充适当材料,其能长久维持原有的形状,如由棉花并与具有塑形作用的材料缝制而成。后部分底垫和前部分底垫“活动连接”指二者可以根据早产儿身长进行调节,比如可通过钮扣或拉键二者调整不同的长度。V形挡圈为独立的,与底垫无连接的挡圈,可随意塑形,填充物为细粒状类沙子的物质,有一定重量,不宜被早产儿改变位置。所有材料的选取考虑到便于洗涤及消毒。侧后挡圈的材料填充厚约2cm,其前半部分(即早产儿的上半身头,肩,胸部)与后半部分的底垫相连接处可以根据早产儿的身长进行调节,适合不同体重的早产儿。V形挡圈为独立的,与底垫无连接放置早产儿的头部及上半身。便于调整头部及上肢的姿势,通过整个襁褓的调整,早产儿卧于其中,类似鸟巢形状。V形挡圈也可单独使用,可放置早产儿身体的某些部分,V型手臂类似于母亲的手在呵护孩子。同样有助于早产儿的发育。理论基础将早产儿放置在本技术的襁褓内,通过挡圈上的系带及襁褓中部 (前后部分底垫的连接处)及上半身V形挡圈的调整可筑成类似宫内环境“鸟巢”的环境。 减少因脱离母体安全、舒适的环境而造成的不适,从而减少心率、呼吸、血压、的变化,减少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暂停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护理过程先将本技术置于暖箱内预热后,根据早产儿(或早产儿)的体重身长调节侧系带及前后部分底垫的连接处可伸缩部分,头部活动挡圈,沿早产儿身体四周环绕,使之达到合适,舒适的程度,包裹早产儿,使之处于屈曲,四肢近中线的体位,形状类似鸟巢。这样的卧位与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相似,使宝宝重新体验到近似妈妈子宫内安全舒适的感觉,使母体环境得以延续,减少机体能量消耗,体重增长加快,有利于生长发育。本技术的“鸟巢式”护理是从仿生学角度满足了早产儿舒适、安全与归属的需求,完善了人性化服务理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V形挡圈的调整可相对减少早产儿的头部的活动(大小可随不同胎龄早产儿头围进行调整),可避免频繁活动,对减少颅内出血,减少脑损伤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2.并通过襁褓的调整,使早产儿保持屈曲,四肢近身体的中线体位,有利于早产儿后期粗大运动的发展,并可安慰自己,减少不安全感及焦虑情绪;3.该设计采取的材料柔软,舒适,可定型,并易于洗涤及消毒,可避免传统襁褓不能反复清洗及消毒的弊端;4.本技术通过三个部位的调整,适合不同体重早产儿使用,不需因购买不同型号的襁褓增加医院的支出及可减少因保存不同型号襁褓而占用新生儿监护病房宝贵的空间;5. V形挡圈也可单独使用,可放置早产儿身体的某些部分,V型手臂类似于母亲的手在呵护孩子。同样有助于早产儿的发育。本技术经过反复推敲,临床试用,证明为设计合理,实用效果好的产业化襁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侧后挡圈,2.后部分底垫,3.系带,4.前部分底垫,5.枕头,6. V形挡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如图1所示,一种早产儿襁褓,它包括用于放置早产儿的后部分底垫 2和前部分底垫4,所述后部分底垫2和前部分底垫4活动连接在一起;前部分底垫4呈椭圆形,用于放置早产儿的上半身包括头、肩、胸部。后部分底垫2的侧边处(侧边处包括后部分底垫2上远离前部分底垫4的一侧, 以及部分两个侧边)设有侧后挡圈1,侧后挡圈1与后部分底垫2连接成一体结构。侧后挡圈1上设有两条系带3;所述侧后挡圈1向上凸起,高度略大于早产儿躯体的高度,厚度 1.5cm。侧后挡圈1包括后挡圈部分和两侧挡圈部分,后挡圈部分可以围在早产儿的脚部, 两侧挡圈部分围在早产儿躯体的两侧,通过系带3的调整使其躯干和四肢均有所依附和支撑。后部分底垫2—侧不设有挡圈,形成开口部分。底垫的前部分与后部分连接部可以调整 (前部分底垫与后部分底垫彼此独立,但通过钮扣连接,通过连接不同的钮扣实现其长度的调整。图1中未显示),通过调整,适合不同早产儿的身长。前部分底垫4上设有适于新生儿用的枕头5,上部底垫的侧边处设有V形挡圈6。 V形挡圈6为独立的,与前部分底垫4无连接(可随意塑形,填充物为细粒状类沙子的物质, 有一定重量,不宜被早产儿改变位置)。便于调整头部及上肢的姿势。通过整个襁褓的调整,早产儿卧于其中,类似鸟巢形状。所述后部分底垫2、前部分底垫4和/或侧后挡圈1由绒布毛巾包裹棉花缝制而成。V形挡圈6也可单独使用,可放置早产儿身体的某些部分,V型手臂类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莺李晓梅于华凤刘建红吕欣刘向红祭迎迎朱法荣段春红张兆芳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儿童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