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云南大学专利>正文

珍稀濒危植物猪血木栽培苗人工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57416 阅读:4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3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珍稀濒危植物猪血木栽培苗人工繁育方法,其步骤是:在物种分布地收集成熟的猪血木果实,清洗得成熟种子;采用腐殖土与壤土按照体积比为1-3:1的比例,配置催芽基质;将种子与干燥的河沙混合均匀后,在催芽基质上均匀撒播,种子撒播后覆盖一层表层腐殖土,保持温度20-25℃,时间4-6周,获得长有真叶的实生苗;种子出苗后,待长至2-5片真叶时,进行移栽,幼苗移栽基质同催芽基质,幼苗移栽后保证苗期生长所需水分,并置于高温高湿环境下生长,生长18-24周后即可进行野外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确保猪血木的种子出苗率70%以上,幼苗成活率达80%以上,栽培苗健壮,无“小老头苗”,适于大规模的野外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拯救该珍稀濒危物种、为种群恢复及资源有效保护提供了技术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Euryodendron excelsum H. Τ. Chang)属于山茶科(Theaceae)猪血木属多年生木本植物,为我国特有单型属的珍稀濒危物种。该物种于1963年由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建立,其系统学位置特殊,是研究山茶科系统发育和形态演化的重要材料,同时,猪血木树干挺直,木材极其坚硬,是造船及建筑上优良的木材。目前仅在广东省阳春县八甲镇有分布且个体数量稀少,野外调查发现该物种目前仅存个体数179株,成年植株23株,且分布生境受人为干扰影响严重,自然种群面临灭绝的危险。因此,该物种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同时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种(critically endangered)ο猪血木以异花授粉为主,产花量较多,种子结实量大,但大小年现象明显,且由于猪血木分布区狭窄,分布生境紧邻村庄,受当地人为干扰严重,种群自然更新困难。然而,对于猪血木这种生长缓慢的濒危物种而言,通过人工繁育幼苗扩大种群数量并进行物种种群回归自然是进行其有效保护的重要途径,而在采用传统种子育苗的过程中发现,猪血木种子能正常萌发,但是幼苗建成期幼苗死亡率很高,达到80%甚至更多,且“小老头苗”现象严重。所以,传统幼苗培育方法不能获得正常生长的猪血木幼苗。“小老头苗”就是指生长极其缓慢或者停止生长的苗。显然,这种“小老头苗”不能用来作为移栽种苗。现有传统育苗方法的小老头苗高达20-3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珍稀濒危植物猪血木幼苗人工繁育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大幅度降低幼苗建成期幼苗死亡率,避免“小老头”苗,为人工栽培这种濒危珍稀植物品种提供优质种苗,以克服现有传统幼苗方法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这种,其特征在于它有如下步骤(1)种子收集在物种分布地收集成熟的猪血木果实,清洗得成熟种子;(2)种子催芽基质准备采用腐殖土与壤土按照体积比为1-31的比例,配置催芽基质;(3)种子催芽将第(1)步获得种子与干燥的河沙混合均勻后,在催芽基质上均勻撒播,种子撒播后覆盖一层表层腐殖土,保持温度20-25°C,时间4-6周,获得长有真叶的实生苗;(4)幼苗建成与移栽种子出苗后待幼苗长至2-5片真叶时,进行移栽,幼苗移栽基质同催芽基质,幼苗移栽后保证苗期生长所需水分,并置于高温高湿环境下生长,生长18-24 周后即可进行野外移栽。第(2)步的催芽基质腐殖土与壤土按照体积计的比例为1 :1或1 :3为佳。第(3)步的表层腐殖土厚度以保证撒播种子不大于土壤表面Icm为标准。第(3)步中,种子在催芽基质中深度小于2cm。第(4)步所述高温高湿环境为生长环境温度为30°C以上,40以下,环境湿度 80%上下10个百分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法可以归纳为取猪血木成熟种子,与干燥河沙均勻搓揉搅拌后撒播于腐殖土 壤土 =1:1 (体积比)至腐殖土 壤土 =3:1 (体积比)的催芽基质表层,种子在催芽基质中深度小于2cm,种子催芽在20-25°C环境中进行,待出苗后幼苗长至2_5片真叶时,移栽至栽培基质(同催芽基质),置于高温高湿环境,即温度为30-40°C,湿度80%左右的环境中生长。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确保猪血木的种子出苗率70%以上,幼苗成活率达80%以上, 18-24周即可获得健壮的栽培苗,没有“小老头苗”。适于大规模的野外移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猪血木为世界上最为珍稀和濒危的植物之一,鉴于该物种的濒危机制,通过幼苗人工繁育扩大种群数量是有效保护该物种的重要途径。本专利技术培育出猪血木幼苗,对该物种的保护生物学、恢复生态学、种群回归自然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与技术手段。2、直接采用猪血木种子快速高效进行物种幼苗的人工繁殖,采用腐殖土与壤土组合的基质,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繁育,幼苗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较之传统育苗方法提高了 4倍以上,而且完全避免了“小老头苗”的现象,栽培苗健壮,适于大规模野外移栽。为拯救该珍稀濒危物种、为种群恢复及资源有效保护提供了技术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人工繁育成活的猪血木成苗实物照片。图中所示猪血木的苗龄 18-24周,生长健壮,长势强旺。图2是本专利技术人工繁育成活的猪血木成苗实物照片。拍摄于2010年2月8日云南大学温室。具体实施例方式面用实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实例的范围。实施例1 (1) 1月初在猪血木(Mmyodendron excel sum)分布地采集成熟果实,在自来水下搓揉洗净获得成熟种子,自然晾干后待用。(2)采用腐殖土与红壤按照1 :1的比例(体积比)配置催芽基质,土壤呈弱酸性,将催芽基质置于60X42X30cm的塑料筐中催芽,具体做法是在塑料筐中垫上一层过滤层, 然后铺上混合完全的催芽基质,基质在塑料筐中的厚度为10-12厘米,浇水用细喷头浇透基质,然后抚平基质表面,将猪血木成熟种子与干燥的河沙混勻,在催芽基质表面撒播,然后轻撒一层过筛的腐殖土,撒播的腐殖土厚度小于1cm。日常浇水保证土壤湿度,并将塑料筐置于20-25°C的温室中进行催芽,约4-6周,种子出苗率先后达到70%-80%。此处筛腐殖土的筛网为40目。(3)待幼苗长至2-5片真叶时,将幼苗移栽至腐殖土 壤土 =1:1 (体积比)和腐殖土 壤土 =3:1 (体积比)的土壤基质中,幼苗移栽采用塑料花盆进行,每盆移栽4株幼苗,3 个重复,将塑料花盆置于温室中进行生长,温室环境条件保持在30-40°C,湿度80%上下10 个百分点,移栽后幼苗存活率达到82%,待幼苗生长18-24周,苗木株高40厘米左右,基径 0. 8-1. 2厘米,没有病虫害。可按常规方法进行野外移栽。实施例2:在例1基础上,将催芽基质配比改为腐殖土与红壤按照1 :2,的比例(体积比),其余不变。所得幼苗移栽存活率达到85%,成苗生长状况如图1所示。实例3 在例1基础上,将将催芽基质配比改为腐殖土与红壤按照1 :3的比例(体积比),其余不变。所得幼苗移栽存活率达到90%,成苗生长状况如图2所示。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它有如下步骤(1)种子收集在物种分布地收集成熟的猪血木果实,清洗得成熟种子;(2)种子催芽基质准备采用腐殖土与壤土按照体积比为1-3:1的比例,配置催芽基质;(3)种子催芽将第(1)步获得种子与干燥的河沙混合均勻后,在催芽基质上均勻撒播,种子撒播后覆盖一层表层腐殖土,保持温度20-25°C,时间4-6周,获得长有真叶的实生苗;(4)幼苗建成与移栽种子出苗后待幼苗长至2-5片真叶时,进行移栽,幼苗移栽基质同催芽基质,幼苗移栽后保证苗期生长所需水分,并置于高温高湿环境下生长,生长18-24 周后进行野外移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第(2) 步的催芽基质腐殖土与壤土按照体积计的比例为1 :1或1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第(3) 步的表层腐殖土厚度以保证撒播种子不大于土壤表面Icm为标准。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其特征在于种子在催芽基质中深度小于2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第(4) 步所述高温高湿环境为生长环境温度为30°C以上,40°C以下,环境湿度80%上下10个百分点ο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其步骤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华申仕康蒋连计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