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绍河专利>正文

抗风浪珍珠贝养殖装置及用其进行升降式生态养殖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55505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3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风浪的珍珠贝养殖装置及用其进行升降式生态养殖的方法。所述抗风浪珍珠贝养殖装置,包括养殖筏及用于承载养殖筏并可调节养殖筏入水深度的基础构架,其中养殖筏包括若干条浮绳及分别连接于各相应浮绳下并与各浮绳形成一体化延绳夹笼的装贝网笼,所述养殖筏通过浮绳连接于基础构架上、并通过调节浮绳在基础构架上的垂直升降位置而实现装贝网笼入水深度的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由若干浮绳及分别与各浮绳形成一体化的装贝网笼等组成的养殖筏、并使养殖筏可调节入水深度地连接基础构架上的结构,使得养殖装置在使用时,可灵活调作养殖水层,以便于生产作业和利于创造养贝育珠的人工生态环境,而且避免了台风对生产和经济造成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一种抗风浪的珍珠贝养殖装置及用其进行升降式生态养殖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国内、外的珍珠养殖中,其珍珠贝(如珠母贝、育珠贝)的养贝育珠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1、打桩养殖法用木或水泥柱在海底直接打桩,打桩数量多少不等,横直拉绳,吊挂贝笼养贝育珠。2、沉箱养殖法将贝放在网箱中,沉入海底后设法固定,以此养贝育珠。3、浮筏养殖法用抛锚或打桩的办法,在海底设置4个主固定锚点,延伸两条大纲横绳,再用多条直绳加浮子形成浮筏,再在浮筏上吊挂贝笼养贝育珠。也有采用竹、木、铁等材料设架,用浮桶支载抛锚固定,形成浮筏吊挂养贝育珠。以上的这些养殖法第1种要等退潮才能见桩,不便于生产作业;第2种长期在底部养殖,饵料生物不足,不利于贝的生长;第3种虽然较前两种便于作业,但养殖筏随潮汐涨退都是漂浮于水面,容易受到风浪影响而导致对生产和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养殖风险大。并且现有的这些养殖筏大都是将多个各自独立的养殖贝笼,一个个地分别通过挂钩或吊绳吊挂在同一浮绳上进行养殖育珠的方式,由于浮绳上的各养殖贝笼都是各自独立而不是紧连在一起再与浮绳连接形成一体化,所以也大大降低了其抗风浪能力,难以满足广大养殖户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既便于生产作业,又利于创造养贝育珠的良好生态环境,特别是能抗击大风浪的影响,避免台风对生产和经济造成严重损失的使用方便的抗风浪珍珠贝养殖装置及用其进行升降式的生态养殖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述抗风浪珍珠贝养殖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养殖筏及用于承载养殖筏并可调节养殖筏入水深度的基础构架,其中所述养殖筏包括若干条浮绳及分别连接于各相应浮绳下并与各浮绳形成一体化延绳夹笼的装贝网笼,所述养殖筏通过浮绳连接于基础构架上、并通过调节浮绳在基础构架上的垂直升降位置而实现装贝网笼入水深度的调节。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更简单,上述各装贝网笼为由一大张网片通过小绳线绑串或夹制的方式连接在一浮绳下而形成的。并且上述装贝网笼的内腔被编制成多个分隔的小格网袋。为使各装贝网笼在养殖过程中可方便取放珠母贝,且结构可靠,所述各小格网袋上均设有可方便取放珠母贝的提取口,所述提取口处设有可控制提取口大小的活动收口绳。为使本专利技术在可调节装贝网笼入水深度的同时,又结构简单、可靠,上述基础构架包括四条竖向水下固定柱及可上下活动地连接于两边固定柱上的两条拉绳,上述浮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拉绳上,上述浮绳通过所述两拉绳在固定柱上的垂直升降定位而实现装贝网笼入水深度的调节。为进一步的加强基础构架结构的可靠性,上述相邻两固定柱之间设有两端连接于固定柱上的固定护力绳。上述各固定柱上还设有加固用的锚绳。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所述抗风浪珍珠贝养殖装置进行珍珠贝升降式生态养殖的方法,其特点是将珠母贝或育珠贝放入装贝网笼的小格网袋内后,将与所述装贝网笼连为一体的浮绳连接于位于水中基础构架上的拉绳上进行吊养,并根据管养需要调控吊养的养殖水层,所述调控养殖水层的措施是正常吊养在水的中层,进行查贝等作业时可升至上层,以方便操作;当藤壶繁殖季节、低温季节和台风到来之际,将两拉绳沿固定柱下移而使装贝网笼降至水的底层吊养。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由若干浮绳及分别与各浮绳形成一体化的装贝网笼等组成的养殖筏、并使养殖筏可调节入水深度地连接基础构架上的结构,使得本专利技术中的养殖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仅便于在不同养殖季节、生产环节、台风与否等需要,灵活调作养殖水层, 以便于生产作业和利于创造养贝育珠的人工生态环境,而且又因浮绳与装贝网笼为一体化连接结构,即一条浮绳连接一幅由整张网片形成的装贝网笼,因此有效地增强了养殖筏的抗风浪能力,避免了台风对生产和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可满足广大养殖户的要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基础构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抗风浪珍珠贝养殖装置,包括养殖筏1及用于承载养殖筏1并可调节养殖筏1入水深度的基础构架2,其中所述养殖筏1包括若干条浮绳11 及分别连接于各相应浮绳11下并与各浮绳11形成一体化延绳夹笼的装贝网笼12,所述养殖筏1通过浮绳11连接于基础构架2上、并通过调节浮绳11在基础构架2上的垂直升降位置而实现装贝网笼12入水深度的调节。上述浮绳11 一般由夹笼绳和装置于夹笼绳上的浮子组成。浮子选用耐压浮子,用量适当。其中上述浮绳11有若干条,并按一定间距平行排列。为使本专利技术结构更简单,上述各装贝网笼12为由一大张网片通过绑串或夹制的方式连接在一浮绳11下而形成的,使得该装贝网笼12与浮绳11形成一体化的延绳夹笼结构。 为使本专利技术在结构简单的基础上,又使用方便,上述装贝网笼12的内腔被编制成多个分隔的小格网袋,为使各装贝网笼12在养殖过程中可方便取放珠母贝3,且结构可靠,所述各小格网袋上均设有可方便取放珠母贝3的提取口,所述提取口处设有可控制提取口大小的活动收口绳1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养殖筏是以浮绳11为纲,剪制适度张幅网片,再用小绳线将剪制的网片绑串在浮绳11下,并将网片围成的内腔编制和开口成可以装放母贝或育珠贝的小格网袋成为装贝网笼12。一条浮绳11(直径约12-20mm)连一幅由整张网片做成的装贝网笼12,形成浮绳11和网笼装贝12 —体化,具称“延绳夹笼”。并且这种养殖筏因为装贝网笼12是由一整张网片做成的,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珍珠贝的情况,方便随时更换不同网目规格和高度的网片。本专利技术还可根据吊养深度决定在浮绳11 上固定相应所需浮力的浮子。当每条浮绳11装放母贝后能沉入水下为宜。如果有台风来临时,就通过基础构架2将浮绳11和装贝网笼12沉降而使其吊养在水体的底层位置,沉降于底层的装贝网笼12和其内的珍珠贝就不会受到水面波浪的影响。这种创新的养殖模式具有较强的抗风浪能力。为使本专利技术在可调节装贝网笼12入水深度的同时,又结构简单、 可靠,上述基础构架2包括四条竖向水下固定柱21及可上下活动地连接于两固定柱21上的两条拉绳22,上述浮绳1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拉绳22上,上述浮绳11通过所述两拉绳 22在固定柱21上的垂直升降定位而实现装贝网笼12入水深度的调节。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于调节两拉绳22垂直升降操作的方式有“机械制动”或“人工作业”两种方式①机械制动需配套电机和滑轮装置,在“垂直升降范围”内调控拉绳22的升降定位;②人工作业需要潜水员潜水作业,在“垂直升降范围”内将拉绳22用手调节升降定位。调节养殖水层及固定位置的方法,首先是养殖筏的整体拉力定位,然后可再用拉绳22打结固定。为进一步的加强基础构架结构的可靠性,上述相邻两固定柱21之间设有两端连接于固定柱21上的固定护力绳23。上述各固定柱21上还设有加固用的锚绳M。设置好基础架构之后,升降式“延绳夹笼”的部份便成为该养殖法的核心内容。延绳夹笼可以在养殖筏上作业,也可以将延绳夹笼用在陆地上装放贝苗、母贝或育珠贝后,再吊挂在拉绳上养成育珠。采用何种方法,主要取决于方便生产作业。本专利技术总结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新技术“升降式抗风浪延绳夹笼的养殖装置”,即采用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绍河
申请(专利权)人:谢绍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