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清伟专利>正文

基于IC身份证与识别密码组合登录的多账户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454103 阅读:3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3 01:26
基于IC身份证与识别密码组合登录的多账户管理系统,身份识别模块与登录终端连接,登录终端与执行模块连接,执行模块与后台数据库连接,通过IC身份证标识、用户密码包、读卡设备和登陆设备等登陆相互配合保证操作的安全性;采用IC卡身份证与密码包中的一组或多组密钥,进行用户身份识别,实现一卡通,采用不同密码在唯一身份信息验证同时,登陆对应不同功能,或者不同账户,或者不同交易平台,突破已公开类似技术方案首先设定身份证与账户或金融卡的绑定关系的局限;将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功能进行明确划分,为总体系统建设保持长期可用,功能升级不影响系统整体性和运行奠定基础,其中,身份识别认定功能和模块可以统一交由公安系统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国际分类G07F 19/00完整的银行系统,包括用于收付现金或类似物, 并过账到现存多账户的编码卡片通过装置
,特别是一种基于IC身份证与识别密码组合登录的多账户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从1985年国内发行第一张信用卡到2010年末,国内各金融机构共发放信用卡17 亿张,其中具有透支功能的贷记卡和准贷记卡(存款计息,透支没有免息期)4100万张,先储后花的借记卡占信用卡总数的98%,即使在经济发达、信用卡使用环境较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借记卡比重也达到89. 8%。而3100万张贷记卡和准贷记卡中有80% 成为“睡眠卡”,并未真正用来消费和理财。调查显示,在有透支功能的贷记卡用户群中,有 64. 5%的用户是为“不用担心现金没带够”,有9%的用户是为“手头缺钱时可解燃眉之急”,仍然是为现金支付服务,要转变成“手机卡+信用卡”的移动支付,在观念上还存在很大距离。美国AC尼尔森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已经开始从“现金付款时代”向“信用卡时代”转型。VISA国际组织评估中国目前信用卡潜在目标人群为3000万-6000万人, 预测到2010年中国中等收入人群可超过2亿人,目前,广泛应用的银行卡,以及第三方支付涉及的储值卡、交易工具较多,在方便用户使用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的不便,诸如不同银行不但各自都有自己的卡片,而且同一金融机构系统内部还有多种卡片产品,虽然,在银联协议下,用户使用过程也已经实现方便快捷,但是,这种状况仍然存在多种缺陷,例如用户常需要同时携带多个银行卡,既不方便也易遗失;各金融机构需要独立开发或运行用户终端, 以及为防伪目的的安全建设进行重复投入;不利于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活动的即时监控和及早防范风险。国内推出的移动支付业务种类有缴费类、彩票类、购卡类、付费类、票务类、购物类以及转账类等小额支付业务,其中除缴费类中使用移动账户作为支付账户(类似于移动梦网业务的代收费方式)外,其它所有支付业务都必须是信用卡用户,而国内信用卡使用和消费状况不容乐观。随着“金卡工程”推行以久,金融市场对于超越机构之上的,能够普遍接受而且成熟稳定的用于个人身份识别的工具,当然从立法角度考虑,最好是这种工具的安全受到国家力量的强力维护和保障,很明显目前可以充当这一选择的首先是居民第二代身份证,今后社保卡等也可能纳入考量范围,要强化身份证的服务功能,要让身份证成为公民生活中的“一卡通”,在社会服务上发挥重要作用。身份证只有让人“用”起来,才能把人“管”起来。从技术层面上看,要在身份证里输入生物性特征信息。就是要输入指纹信息,指纹是唯一的;再一个就是虹膜,就是人的瞳孔信息。将这些信息输入到身份证里面去,就能有效地防止伪造身份证,从而强化社会管理的有效性。说一个简单的例子吧,犯罪嫌疑人拿了假身份证入住酒店,我们现在可能发现不了,但如果一验证指纹,他马上就会露馅,因为指纹是唯一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相同的。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些具体细节要考虑,我们可以借3鉴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经验,美国叫做“社会安全卡”,每个人都有一个安全号,从出生就办这个号。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使用容量为4K的芯片作为机读存储器,目前只使用1K,据公安部新闻发言人称,目前,存储在二代身份证中的数据包括身份证表面能看到的所有信息(包括照片),将来甚至有可能增加公民的指纹和血型等信息。真正的一卡通管理系统应是基于 “一卡、一库、一网”和设计思想。“一卡”就是在一张卡片上实现门禁、考勤、就餐、巡更、停车场、娱乐消费、内部购物等功能。“一库”就是在同一个软件管理平台上,实现卡的发行、挂失、充值、资料查询等管理,所有系统共用一个数据库。“一网”就是各系统的终端接入局域网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中国已成为全球信用卡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国内金融机构也预测,我国未来3-5年间,信用卡年增长率将超过200%,其中贷记卡的数量将达到5000 万-6000万张,而贷记卡的发展不仅改变了银行卡的产品结构,更为移动支付向电子商务的深度进军提供了客户基础。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中使用的是非接触式IC卡技术,该技术使其具备视读和机读两种功能,其优点是信息储存量大,特别是实行全国计算机联网后,对人口的管理将实现以 IC卡技术为辅助手段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管理。二代身份证是公安部委托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和清华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因此在二代身份证中,读取密码很可能是国产某种加密算法的密钥。非接触IC卡存储数据都是通过密码限制的,写入的信息可划分安全等级,分区存储。卡片中的每个数据存储扇区都有相应的读密码和写密码。此外, 证件信息的存储和证件查询采用了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既可实现全国范围的联网快速查询和身份识别,也可以进行公安机关与各行政管理部门的网络互查。印在新身份证上的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将伴随每个人一生。在未来的生活中,申请办理医疗保险、驾驶执照、建立个人金融账户等,均统一使用公民身份证号码。这种技术背后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1、存储在芯片上的数据安全性; 2、芯片本身是否安全;3、利用射频信号进行的数据信息传输是否安全。由此可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安全性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安全性得不到足够的保障,轻则可能泄露隐私,重则可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非接触式IC卡技术,从其名称上我们看以看出它与接触式IC卡技术的区别它无需进行物理接触,即可完成信息传输。一个非接触式IC卡中使用一个被制作成标签的部件,该部件包含一个或一组半导体芯片,以及一个收发无线电射频信号的天线。尽管公安部新闻发言人称,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安全性已经被反复验证,确保不会被攻破,但是采用类似技术的产品却相继遭到破解。因此,应用方案中,为安全起见,IC卡身份证介入金融活动时应该结合如组合密钥使用。但是目前公知技术中,相应的解决方案公开较少,例如,中国专利申请 200610103944利用包含IC卡的身份证进行交易的支付系统及方法公开了一种以包含IC芯片的身份证作为登陆工具的交易支付系统,这一技术指向性较为明确,即确定应用身份证为登陆必备工具,以取代现有的银行卡,实施中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申请号200710113447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以下简称二代身份证)关联(绑定)持有人银行卡,用其进行消费支付与银行业务操作的方法。持有二代身份证的银行客户,可与发行卡的商业银行签订二代身份证与其有效的银行卡关联(绑定)、 进行消费支付与银行业务操作的相关协议,将二代身份证持证人身份证中的唯一信息(身份证号码、卡序列号码等)与其名下的一张(或多张)银行卡进行关联(绑定),通过带有读取二代身份证信息功能的POS机、ATM机、网上银行客户端和专用的关联(绑定)管理平台,实现签订关联(绑定)协议的银行客户只需携带其二代身份证,即可代替其关联(绑定)银行卡进行消费支付与银行业务操作等功能;申请号200710123391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通过嵌入式智能终端,对办理银行业务的公民身份证信息进行采集,通过有线网络传输到人民银行信息转接系统,再转发到公安部信息共享系统;公安部信息共享系统对上传数据进行处理,并向人民银行信息转接系统反馈核查结果,再由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晖卢清伟
申请(专利权)人:卢清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