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食用苜蓿粉的收获与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42561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6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牧业机械收获加工工艺,即一种可生产高品质超微细食用苜蓿粉的收获与加工工艺。为解决生产优质草粉的全株苜蓿收获与加工工艺割、搂翻、捡拾切碎、运输造成营养价值低、纤维含量高、污染霉变及高温加工和普通粉碎方法带来的营养损失、纤维粗大与消化率降低,产品只适合用作饲料的问题,本工艺采用切头和不落地的收获装运方式,苜蓿刈割后将其富含营养的头部切下并压成方捆,直接装运至加工厂,经太阳能低温干燥、切碎、气流超微低温粉碎以及微波低温灭菌处理,制成无污染、无霉变、有效保存了鲜苜蓿生物活性和营养成分、富含膳食纤维、水溶性良好、口感好、易于消化吸收、细度达150~2000目的高品质超微食用苜蓿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农牧业机械收获加工工艺,本工艺采用切头和不落地的收获装运方式,苜蓿刈割后在机具内将其营养丰富的鲜嫩头部切下并压成方捆,而后直接装载运输至加工厂,最后经太阳能低温干燥及切碎、气流超微低温粉碎以及微波低温灭菌处理,制成无污染、无霉变、有效保存了鲜苜蓿生物活性和营养成分、富含膳食纤维、具有良好水溶性、 分散性、吸附性、口感良好、易于消化吸收、细度高达150 2000目的高品质超微食用苜蓿粉。
技术介绍
苜蓿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较大的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苜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产量高、适口性好,有“草中之王” 的美誉。由于其很高的营养价值,全世界栽培面积达3300万hm2,我国仅紫花苜蓿栽培面积已达133. 3万hm2。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大规模退耕退牧还草及草产业的迅速兴起,近年来苜蓿产业规模化发展很快,种植面积正迅速扩大。苜蓿不仅适用于作为优质饲料,同时也适用于人类食用。但由于收获和加工工艺落后,此前在优质草粉生产中通常采用对全株苜蓿的割、搂翻晾晒、捡拾切碎后运输的收获工艺,这种收获工艺是将苜蓿用割草机或割草压扁机适时刈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昆杨文大刘贵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内蒙古华德农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