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拉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3817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5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线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节拉丝装置,包括A塔轮、B塔轮、A模架和B模架,所述A塔轮、B塔轮的直径由上而下依次增大,所述A塔轮、B塔轮分布在A模架、B模架的两侧,所述A模架、B模架内设有拉丝模,所述拉丝模交错循环排列,原料钢丝循环绕过A塔轮、A模架内的拉丝模、B塔轮、B模架内的拉丝模,所述A模架、B模架的底端设有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对模架上下及水平的自由调节,从而消除了模架与塔轮之间的夹角,使得拉丝模受力均匀,不仅防止了对拉丝模的损坏,而且保证了成品钢丝产品的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拉丝装置本技术涉及金属线材加工
,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节拉丝装置。 水箱拉丝机是由多个拉丝模组成的小型连续生产设备,其工作原理是,拉丝模循环排列,并侵没于润滑液中,利用材料本身的延展特性,配以合理的机械设备,良好的润滑条件,以及操作正确的方法,通过逐级拉拔,使得金属线材由粗变细的过程,最后将钢丝拉到所需的规格。传统的拉丝装置内的模架由于受固定方式的限制,当原料钢丝从A塔轮经过A模架中的拉丝模到B塔轮时,以及当原料钢丝从B塔轮经过B模架中的拉丝模到A塔轮时,往往由于A模架和B模架的上下或水平位置偏差,从而在A塔轮和B塔轮以拉丝模为中心存在夹角,而产生夹角后,导致拉丝模受力不均勻,不仅加剧了拉丝模的损坏,而且影响了成品钢丝的直径,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调节拉丝装置,解决了因模架位置偏差引起的模架与塔轮之间的夹角,避免了对拉丝模的损坏以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可调节拉丝装置,包括A塔轮1、B塔轮2、A模架3和B 模架4,所述A塔轮1、B塔轮2的直径由上而下依次增大,所述A塔轮1、B塔轮2分布在A 模架3、B模架4的两侧,所述A模架3、B模架4内设有拉丝模6,所述拉丝模6交错循环排列,原料钢丝5循环绕过A塔轮1、A模架3内的拉丝模6、B塔轮2、B模架4内的拉丝模6, 所述A模架3、B模架4的底端设有调节装置7。所述调节装置7上设有长槽腰孔和调节螺栓。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优点为由于在传统的模架固定位置处加装调节装置,利用调节装置上的长槽腰孔和定位螺栓,实现了对模架上下及水平的自由调节,从而消除了模架与塔轮之间的夹角,使得拉丝模受力均勻,不仅防止了对拉丝模的损坏,而且保证了成品钢丝产品的质量。此外,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传统的拉丝装置产生夹角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传统的拉丝装置产生夹角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为A塔轮、2为B塔轮、3为A模架、4为B模架、5为原料钢丝、6为拉丝模、7为调节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以下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A塔轮1、B塔轮2、A模架3和B模架4,所述A塔轮1、B塔轮2的直径由上而下依次增大,所述A塔轮1、B塔轮2分布在A模架3、B模架4 的两侧,所述A模架3、B模架4内设有拉丝模6,所述拉丝模6交错循环排列,原料钢丝5循环绕过A塔轮1、A模架3内的拉丝模6、B塔轮2、B模架4内的拉丝模6,所述A模架3、B 模架4的底端设有调节装置7。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其中附图2是传统的拉丝装置由于模架的水平位置偏差引起的夹角,附图3传统的拉丝装置由于模架的上下位置偏差引起的夹角。本技术中,所述调节装置7上设有长槽腰孔和调节螺栓。长槽腰孔的设计可实现对A模架和B模架上下自由调节,而调节螺栓的设计则可通过拧动螺栓实现对A模架和B模架水平位置的自由调节,从而消除了因模架位置的偏差引起的模架与塔轮之间的夹角,避免了对拉丝模带来的因受力不均勻而产生的损坏,保证了成品钢丝产品的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节拉丝装置,包括A塔轮(1)、B塔轮O)、A模架(3)和B模架,所述 A塔轮(1)、B塔轮⑵的直径由上而下依次增大,所述A塔轮(1)、B塔轮⑵分布在A模架(3)、B模架(4)的两侧,所述A模架(3)、B模架(4)内设有拉丝模(6),所述拉丝模(6) 交错循环排列,原料钢丝(5)循环绕过A塔轮(1)、A模架(3)内的拉丝模(6)、B塔轮O)、B模架⑷内的拉丝模(6),其特征在于所述A模架(3)、B模架(4)的底端设有调节装置 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7)上设有长槽腰孔和调节螺栓。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金属线材加工
,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节拉丝装置,包括A塔轮、B塔轮、A模架和B模架,所述A塔轮、B塔轮的直径由上而下依次增大,所述A塔轮、B塔轮分布在A模架、B模架的两侧,所述A模架、B模架内设有拉丝模,所述拉丝模交错循环排列,原料钢丝循环绕过A塔轮、A模架内的拉丝模、B塔轮、B模架内的拉丝模,所述A模架、B模架的底端设有调节装置;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对模架上下及水平的自由调节,从而消除了模架与塔轮之间的夹角,使得拉丝模受力均匀,不仅防止了对拉丝模的损坏,而且保证了成品钢丝产品的质量。文档编号B21C1/04GK202263789SQ201120352578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0日专利技术者高晴 申请人:合肥得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晴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得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