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剥离剂、使用该剥离剂的分离材料和具有这种分离材料的粘合带,所述剥离剂能够保持聚烯烃固有的剥离性并且显示对基材的良好粘附性。一种剥离剂,其至少含有聚烯烃、在一个分子中具有三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芳香族系异氰酸酯和数均分子量为1500至5000的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聚烯烃的剥离剂,其在对基材的粘附性方面优良;并且涉及一种含有所述试剂的分离材料;以及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分离材料的粘合带。
技术介绍
分离材料在基材如纸、塑料膜或塑料-层压纸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剥离剂层, 并且用于保护粘合带、粘合片材、标签等的粘合表面,以及用于陶瓷印刷电路基板等的制造工艺中。剥离剂的类型包括聚硅氧烷系剥离剂,长链烷基系剥离剂、聚烯烃系剥离剂和氟系剥离剂,并且它们根据用途而以不同的方式使用。在这些中,聚硅氧烷系剥离剂是存在问题的,因为它们可能由于在用于要求精密度的应用如涉及电子部件的应用时产生硅氧烷气体而导致腐蚀和故障,并因此,使用非聚氧烷系剥离剂如聚烯烃系剥离剂。使用聚烯烃系剥离剂的分离材料包括专利文献1至3中描述的那些。其中,专利文献1和2提出了通过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聚烯烃涂布于基材并将其干燥而制备的分离材料。然而,该分离材料在对基材的粘附性方面存在问题,尽管获得了对应于聚烯烃固有剥离性的剥离,这是因为所得分离材料在用手指等摩擦时显示剥离剂层容易脱落。专利文献3提出了通过将具有官能团的改性聚烯烃和异氰酸酯系交联剂交联而制备的剥离剂,以及同时使用没有官能团的未改性聚烯烃的剥离剂,并且描述了可以获得耐溶剂性、耐热性和与基材的粘附性的水平得到改善的剥离剂。然而,如W010]段中所述, 专利文献3中所描述的剥离剂使用具有官能团的聚烯烃作为上述的聚烯烃,以及使用与聚烯烃相容并且可交联的交联剂作为上述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因此,在剥离剂处于与粘合带结合状态的情况下被储存时,这些成分能够对粘合剂中的成分起作用并且在一些储存条件下趋向于增加剥离力,并且尤其在50至70°C以上的温度储存剥离剂时剥离力易于增加。专利文献1 JP-A-S55-152775专利文献2 JP-A-H06-99551专利文献3 JP-A-2004-9177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获得表现出与基材的优异粘附性并且保持聚烯烃的固有剥离性的剥离剂;获得使用该试剂的分离材料以及具有该分离材料的粘合市ο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广泛研究以解决上述问题,作为结果发现,当使用至少包含聚烯烃、在一个分子中具有三个以上异氰酸酯基团的芳香族系异氰酸酯、以及数均分子量为1500至5000的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的组合物作为剥离剂并且将该组合物涂敷至基材时,组合物分离为具有聚烯烃作为主要组分的层和具有芳香族系异氰酸酯作为主要组分的层,并且在其中具有芳香族系异氰酸酯作为主要组分的层位于具有聚烯烃作为主要组分的层和基材之间的这种状态下可以形成剥离剂层,基于这样的发现,本专利技术人进一步进行研究并且开发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如下(1) 一种剥离剂,所述剥离剂至少包含聚烯烃、在一个分子中具有三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芳香族系异氰酸酯,以及数均分子量为1500至5000的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2)根据上述(1)所述的剥离剂,其中所述芳香族系异氰酸酯是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加成产物。(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剥离剂,其中所述芳香族系异氰酸酯的含量为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烯烃为0. 5至20重量份。(4) 一种分离材料,所述分离材料在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包含上述(1)至 (3)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剂的剥离剂层。(5) 一种粘合带,所述粘合带在粘合剂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上述(4)所述的分离材料。(6) 一种粘合带,所述粘合带在基材的一个表面上具有粘合剂层,并且在另一个表面的最外表面上具有背面涂层,所述背面涂层包含上述(1)至C3)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剂。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剥离剂,可以实现表现出与基材的优异粘附性并且保持聚烯烃的固有剥离性的分离材料。通过在基材的与具有粘合剂层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形成由本专利技术的剥离剂组成的背面涂层,可以获得保持优异的自背面剥离性的粘合带。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所制备分离材料中的剥离剂层的横截面的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显微照片。图2是显示在实施例1中所得分离材料中的剥离剂层的深度方向上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的结果的图。在图中,箭头a指示来自剥离剂和基材的碳,箭头b指示来自剥离剂和基材(聚酯膜)的氧,并且箭头c指示来自剥离剂中异氰酸酯的氮。1.剥离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剥离剂,其至少包含聚烯烃、在一个分子中具有三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芳香族系异氰酸酯、以及数均分子量为1500至5000的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尽管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使用任何聚烯烃,只要其可以以在有机溶剂中连同其他材料一起的溶液涂布于基材即可,但是考虑到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优选使用低密度聚烯烃。具体地,优选密度为0. 885g/cm3以下的聚烯烃,并且更优选密度为0. 880g/cm3以下的聚烯烃。当密度超过0.885g/cm3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降低,使得对基材的涂布趋于困难,并且使得剥离性趋于降低。下限值不受特别限制,但是优选0.830g/cm3以上。这种具有低密度的聚烯烃的实例包括含有选自下列各项中的至少两种作为单体单元的α -烯烃共聚物乙烯、丙烯和碳数为4-20的α -烯烃。其中,优选含有乙烯作为主要单体单元的共聚物(即,乙烯系α-烯烃共聚物)和/或具有丙烯作为主要单体单元的共聚物(即,丙烯系α-烯烃共聚物)。这里,碳数为4-20的α-烯烃的实例包括1-丁烯、 1-戊烯、3-甲基-1- 丁烯、1-己稀、4-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1-庚烯、1-辛烯、 1-癸烯、1-十二烯等。另外,α-烯烃共聚物可以为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中的任一种。乙烯系α -烯烃共聚物(密度0. 857至0. 885g/cm3)优选包含50至95mol %,更优选70至95m0l%的乙烯单元;并且优选使用选自1-丁烯、丙烯、1-己稀和1_辛烯中的一种以上作为除了乙烯以外的单体单元。特别优选的共聚物包括乙烯-ι-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这样的乙烯-1- 丁烯共聚物可以含有10mol%以下的量的衍生自不同于乙烯和1-丁烯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并且乙烯-丙烯共聚物可以含有IOmol %以下的量的衍生自不同于乙烯和丙烯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这样的共聚物可以通过使用由过渡金属催化组分(例如,钒化合物、锆化合物)和有机铝化合物催化组分组成的催化剂使乙烯和α-烯烃共聚并使得共聚物中的乙烯单元含量如下所述而获得。丙烯系a-烯烃共聚物(密度0. 858至0. 885g/cm3)优选包含多于50mol%并且不多于95mol %,更优选70至95mol %的丙烯含量,以及包含选自乙烯、丁烯、己稀和 1-辛烯中的一种以上作为除了丙烯以外的单体单元。特别优选的共聚物是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系弹性体)。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系弹性体)可以含有丙烯和 10mol%以下的量的衍生自不同于乙烯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本专利技术中的丙烯系α-烯烃共聚物可以通过例如使用如JP-A-2000-191862中所述的金属茂系催化剂制备。在本专利技术中,α-烯烃共聚物可以是可商购的产品。作为乙烯系α-烯烃共聚物,优选使用TAFMER P系列、TAFMER A系列(它们均由Mitsui Chemicals, Inc.生产), ENGAG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松刚,畑中智子,伊关亮,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