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辊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35141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5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托辊密封装置。包括轴承座,轴承座内安装有轴承,轴承外侧端面的轴承座内孔中固定安装有带迷宫槽的内密封圈,托辊轴上套设有与内密封圈形成迷宫密封的外密封圈,外密封圈的外侧端面依次设有罩盖和防护盖,防护盖的内侧设有环形槽,罩盖包括第一、第二圆筒以及联结第一、第二圆筒的环状盘,第一圆筒远离第二圆筒的端面与内密封圈相抵靠,第二圆筒远离第一圆筒的端面与环形槽相卡合。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罩盖的一端与内密封圈相抵靠,另一端与防护盖相卡合,以此形成一道迷宫型的屏障,使杂物在进入内、外密封圈之前先被防护盖与罩盖之间的迷宫密封阻挡住,加强了防尘防水效果,密封效果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托辊密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托辊,具体说涉及一种托辊密封装置。技术背景托辊在带式输送机系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是保证输送带及物料能平稳运输并减小运输阻力的重要部件。托辊沿输送机全长分布,数量很多,它的工作状况直接影响输送机的运行效果。托辊的性能与其密封结构有一定关系,密封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托辊的旋转阻力、使用寿命、噪声污染和功率的能耗等等。现有的托辊密封存在较多缺陷,如罩盖与防护盖之间是通过V型圈密封,工作中V型圈极易磨损而产生缝隙,防尘防水性能不理想;托辊的辊轴是拉光轴,轴承与轴之间无轴向定位等,导致密封效果差、旋转阻力大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托辊密封装置,该装置密封效果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托辊密封装置,安装在托辊的辊体与托辊轴之间,包括嵌入并焊接在辊体端部上的轴承座,轴承座内安装有轴承,轴承外侧端面的轴承座内孔中固定安装有带迷宫槽的内密封圈,托辊轴上套设有与内密封圈形成迷宫密封的外密封圈,所述外密封圈的外侧端面依次设有罩盖和防护盖,所述的防护盖的内侧设有环形槽,所述的罩盖包括第一、第二圆筒以及联结第一、第二圆筒的环状盘,第一圆筒的直径与环状盘的外径相吻合,第二圆筒的直径与环状盘的内径相吻合,且第一圆筒与轴承座的内孔构成过盈配合,第一圆筒远离第二圆筒的端面与内密封圈相抵靠,第二圆筒远离第一圆筒的端面与环形槽相卡合。本技术的托辊轴为阶梯轴,轴承轴向定位在托辊轴的轴肩上,且外密封圈的外侧端面与防护盖之间设有弹簧挡圈。本技术的轴承的内侧端面与轴承座内孔底部之间设有内密封环。本技术的防护盖的外径与轴承座内孔的孔径相吻合,且防护盖与轴承座内孔之间留有间隙。本技术的托辊轴上设有与防护盖相配合的止退槽。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将罩盖的一端与内密封圈相抵靠,另一端与防护盖相卡合,以此形成一道迷宫型的屏障,使杂物在进入内、外密封圈之前先被防护盖与罩盖之间的迷宫密封阻挡住,加强了防尘防水效果,密封效果好,同时也提高了托辊的性能与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罩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托辊密封装置,安装在托辊的辊体1与托辊轴2之间,包括嵌入并焊接在辊体1端部上的轴承座3,轴承座3内安装有轴承4,轴承4外侧端面的轴承座3内孔中固定安装有带迷宫槽的内密封圈5,托辊轴2上套设有与内密封圈5形成迷宫密封的外密封圈6,外密封圈6的外侧端面依次设有罩盖7和防护盖8,防护盖8的内侧设有环形槽 81,如图2所示,罩盖7包括第一、第二圆筒71、72以及联结第一、第二圆筒71、72的环状盘 73,第一圆筒71的直径与环状盘73的外径相吻合,第二圆筒72的直径与环状盘73的内径相吻合,且第一圆筒71与轴承座3的内孔构成过盈配合,第一圆筒71远离第二圆筒72的端面与内密封圈5相抵靠,第二圆筒72远离第一圆筒71的端面与环形槽81相卡合,换句话就是罩盖7的一端与内密封圈5抵靠,罩盖7的另一端与环形槽81卡合。罩盖7与防护盖8之间形成一道迷宫密封,加强了防尘防水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托辊的性能与使用寿命。轴承4的内侧端面与轴承座3内孔底部之间设有内密封环10,这里所说的轴承内侧端面是指远防护盖8的一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托辊轴2为阶梯轴,轴承4轴向定位在托辊轴2的轴肩上,且外密封圈6的外侧端面与防护盖8之间设有弹簧挡圈9。这样轴承4与弹簧挡圈9 一起作用可以防止托辊轴2的轴向窜动,降低托辊的旋转阻力,同时,弹簧挡圈9设置在外密封圈6与防护盖8之间,可以防止锈蚀,从而较大的提升了托辊的性能与使用寿命。作为更为优选的方案,防护盖8的外径与轴承座3内孔的孔径相吻合,且防护盖8 与轴承座3内孔之间留有间隙,托辊轴2上设有与防护盖8相配合的止退槽11,即托辊轴2 与防护盖8之间配合加工有止退槽11,止退槽11有效地保证了防护盖8定位的准确性与牢固性,并能很好的防止粉尘等杂物进入到迷宫密封内部,即在内、外密封圈组成的迷宫密封之前再建立一道屏障,阻挡杂物。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托辊轴与各密封件的合理配置,减小了托辊的旋转阻力,提升了托辊的密封性能,延长了托辊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托辊密封装置,安装在托辊的辊体(1)与托辊轴( 之间,包括嵌入并焊接在辊体(1)端部上的轴承座(3),轴承座(3)内安装有轴承G),轴承(4)外侧端面的轴承座(3) 内孔中固定安装有带迷宫槽的内密封圈(5),托辊轴( 上套设有与内密封圈( 形成迷宫密封的外密封圈(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圈(6)的外侧端面依次设有罩盖(7)和防护盖(8),所述的防护盖(8)的内侧设有环形槽(81),所述的罩盖(7)包括第一、第二圆筒 (71,72)以及联结第一、第二圆筒(71、72)的环状盘(73),第一圆筒(71)的直径与环状盘 (73)的外径相吻合,第二圆筒(72)的直径与环状盘(73)的内径相吻合,且第一圆筒(71) 与轴承座(3)的内孔构成过盈配合,第一圆筒(71)远离第二圆筒(72)的端面与内密封圈 (5)相抵靠,第二圆筒远离第一圆筒(71)的端面与环形槽(81)相卡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辊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辊轴(2)为阶梯轴,轴承(4)轴向定位在托辊轴O)的轴肩上,且外密封圈(6)的外侧端面与防护盖(8)之间设有弹簧挡圈(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辊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轴承的内侧端面与轴承座 (3)内孔底部之间设有内密封环(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辊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盖(8)的外径与轴承座⑶内孔的孔径相吻合,且防护盖⑶与轴承座⑶内孔之间留有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辊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辊轴( 上设有与防护盖(8)相配合的止退槽(1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托辊密封装置。包括轴承座,轴承座内安装有轴承,轴承外侧端面的轴承座内孔中固定安装有带迷宫槽的内密封圈,托辊轴上套设有与内密封圈形成迷宫密封的外密封圈,外密封圈的外侧端面依次设有罩盖和防护盖,防护盖的内侧设有环形槽,罩盖包括第一、第二圆筒以及联结第一、第二圆筒的环状盘,第一圆筒远离第二圆筒的端面与内密封圈相抵靠,第二圆筒远离第一圆筒的端面与环形槽相卡合。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将罩盖的一端与内密封圈相抵靠,另一端与防护盖相卡合,以此形成一道迷宫型的屏障,使杂物在进入内、外密封圈之前先被防护盖与罩盖之间的迷宫密封阻挡住,加强了防尘防水效果,密封效果好。文档编号B65G39/09GK202272467SQ20112032226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崔成春, 张勇杰, 王东, 程东平, 马开放 申请人:凯盛重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东平王东崔成春马开放张勇杰
申请(专利权)人:凯盛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