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德友专利>正文

新型反冲式高效破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432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反冲式高效破碎机,包括上箱体、锤架、进料筒、故障排料口、第一破碎腔、第二破碎腔、第三破碎腔、密封板、破碎板、转子,进料筒内有密封板,在上箱体的左右壳体板有故障排料口,锤头两端采用长短结合,交叉对称排列,筛板为圆孔形,转子带动锤头按逆时方向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尘效果好,能耗低,出料粒度均匀,故障率低,维修方便。(*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机械
,特别是一种新型反冲式高效破碎机。现有的各类水泥生产中所使用的破碎机,由于设计不合理,结构上存在缺陷,存在着以下缺点防尘效果差、污染环境,台时产量低,吨料电耗高,破碎比率小,出料粒度不均细,易损件消耗大,生产成本高,操作劳动强度大,故障率高,维修不方便。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旨在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新型反冲式高效破碎机。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下箱体、上箱体、锤架、衬板、进料筒、底衬板、轮鼓、篦条、故障排料口、调节板、第一破碎腔、第二破碎腔、第三破碎腔、密封板、破碎板、转子。本技术的特征是密封板位于进料筒内,上端通过铰链固定在进料筒内的上边,且与进料筒的上侧边呈0~90度,单向开启,防止进料和破碎时粉尘从进料筒反冲出去,降低冒灰量,净化空气,密封板在大块料进入进料筒时,可用密封链代替。锤头与第一级破碎腔的间距为200~350毫米,锤头与第二级破碎腔的间距为150~200毫米,锤头与第三级破碎腔的间距为15~25毫米。第一级破碎腔为粗料腔,第二级破碎腔为细粒腔,第三级破碎腔为挤压腔,物料多次相互自身碰撞,破碎效率高。第三次破碎腔的破碎板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反冲式高效破碎机,包括:下箱体(1)、上箱体(2)、锤架(3)、衬板(4)、进料筒(5)、底衬板(6)、轮鼓(7)、篦条(8)、故障排料口(9)、调节板(10)、第一破碎腔(11)、第二破碎腔(12)、第三破碎腔(13)、密封板(14)、破碎板(15)、转子(16)、锤头(17),其特征在于:密封板(14)位于进料筒(5)内,上端通过铰链固定在进料筒(5)内的上边,且与进料筒(5)的上侧边呈0~90度,单向开启,锤头(17)与第一级破碎腔(11)的间距为200~3 50毫米,锤头(17)与第二级破碎腔(12)的间距为150~200毫米,锤头(17)与第三级破碎腔13的间距为1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友
申请(专利权)人:吴德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