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风冷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2950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4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风冷控制装置,安装于所述控制柜内,包括电源控制单元、风扇安全启停控制单元、自动控制单元、手动控制单元、自动/手动切换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和手动控制单元功能的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源控制单元能够控制工作电源通断,进行过载或欠电压保护,有助于保护风冷控制装置其他电子元器件的安全运行;风扇安全启停控制单元使风扇安全运行,保证风扇工作的稳定性;自动控制单元与远程计算机连接可以实现风冷控制装置的远程控制,操作更加简单;利用自动/手动切换单元对风冷控制装置的控制工作进行手动/自动转换,实现多种模式的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控制动作迅速,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减低了继电器的能耗。(*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风冷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使用的风冷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都需要对变压器进行冷却,变压器的风冷装置是其中一个重要单元,因此对风冷装置的控制也显得尤为重要,对风冷装置的控制传统方法一般采用手动开关控制,主要由继电器的机械触点逻辑电路实现,这种控制方式安全隐患多,自动化程度低,再加上继电器的总负载电流较大,能耗比较大,还容易出现触点融焊、线圈烧毁和触点氧化的问题,不利于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耗低、电路简单的变压器风冷控制直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变压器风冷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变压器降温风扇,安装于控制柜内,包括电源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电源通断,并进行过载或欠电压保护;风扇安全启停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变压器降温风扇的安全启停;自动控制单元,用于自动远程控制所述风扇安全启停控制单元的工作状态;手动控制单元,用于手动控制所述风扇安全启停控制单元的工作状态及所述控制柜内的温度和照明;自动/手动切换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和手动控制单元功能的切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包括安装在交流进线电源线路上的自动空气开关。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风扇安全启停控制单元包括与交流进线电源线路电连接的第一固态接触器、第一电流继电器和第二电流继电器,与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和/或手动控制单元输出端分别电连接的第二固态接触器和第三固态接触器;所述风扇安全启停控制单元的电路连接为所述第一固态接触器的触点直接串联在交流进线电源与变压器降温风扇连接的线路上,所述第一固态接触器的控制线圈连接在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和/或手动控制单元输出端的线路上;所述第二固态接触器和第三固态接触器的触点分别串接在所述第一固态接触器触点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降温风扇之间的线路上,所述第二固态接触器和第三固态接触器的控制线圈分别连接在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和/或手动控制单元输出端的线路上;所述第一电流继电器的触点串接在所述第二固态接触器的触点与变压器降温风扇之间,所述第二电流继电器的触点串接在所述第三固态接触器的触点与变压器降温风扇之间。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控制变压器油温的第一温度继电器的控制线圈、所述第一固态接触器的控制线圈、所述第二固态接触器和第三固态接触器的控制线圈及电流继电器的控制线圈。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手动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柜内温度的第二温度继电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手动切换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控制柜外部的转换开关。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柜上安装有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输出端电连接有照明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源控制单元能够控制工作电源通断,进行过载或欠电压保护,有助于保护风冷控制装置其他电子元器件的安全运行;风扇安全启停控制单元使风扇安全运行,保证风扇工作的稳定性;自动控制单元与远程计算机连接可以实现风冷控制装置的远程控制,操作更加简单;利用自动/手动切换单元对风冷控制装置的控制工作进行手动/自动转换,实现多种模式的控制,本技术使控制动作迅速,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减低了继电器的能耗。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附图所示的变压器风冷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变压器降温风扇,安装在控制柜内, 包括电源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电源的通断,并进行过载或欠电压保护,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包括安装在交流进线电源线路Li、L2、L3上的自动空气开关SQ。本实施例还包括风扇安全启停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变压器降温风扇的安全启停, 包括与交流进线电源线路电连接的第一固态接触器SSR1、第一电流继电器LJl和第二电流继电器LJ2,与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和/或手动控制单元输出端分别电连接的第二固态接触器SSR2和第三固态接触器SSR3。所述风扇安全启停控制单元的电路连接为所述第一固态接触器SSRl的触点直接串联在交流进线电源输出端L11、L12、L13与变压器降温风扇连接的线路上,根据需要变压器降温风扇可以安装多台,本技术中使用了两台,为变压器降温风扇FDl和变压器降温风扇FD2。对应于变压器降温风扇FDl和变压器降温风扇FD2,起保护作用的固态接触器也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二固态接触器SSR2和第三固态接触器SSR3,以实现对应控制。所述第一固态接触器SSRl的控制线圈连接在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和/或手动控制单元输出端的线路上,即第一固态接触器SSRl控制线圈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第21个输出端口 1η21和所述控制柜外部的转换开关LK的输出端,转换开关LK 设有三个档位,当转换开关LK内1、2触头接通时,设定为自动挡;当转换开关LK内3、4触头接通时,设定为停止挡;当转换开关LK内5、6触头接通时,设定为手动挡,利用转换开关LK可以实现本实施例控制功能自动/手动之间的切换。而所述第二固态接触器SSR2和第三固态接触器SSR3的触点分别串接在所述第一固态接触器SSRl触点输出端与变压器降温风扇FDl和变压器降温风扇FD2之间的线路上,用于控制变压器降温风扇FDl和变压器降温风扇FD2的安全启停;所述第二固态接触器 SSR2和第三固态接触器SSR3的控制线圈分别连接在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和/或手动控制单元输出端的线路上,即所述固态接触器SSRl和固态接触器SSR2的控制线圈分别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第21个输出端口 1η21,和所述控制柜外部的转换开关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流继电器LJl的触点串接在所述第二固态接触器SSR2的触点与变压器降温风扇FDl之间的线路上,所述第二电流继电器LJ2的触点串接在所述第三固态接触器SSR3的触点与变压器降温风扇之间的线路上,形成过电流保护,防止电流过大烧坏变压器降温风扇FDl和变压器降温风扇FD2。。自动控制单元,用于自动及远程控制变压器降温风扇FDl和变压器降温风扇FD2 的安全启停控制单元的工作状态,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控制变压器油温的第一温度继电器WJl的控制线圈、所述第一固态接触器SSRl的控制线圈、第二固态接触器SSR2的控制线圈和第三固态接触器SSR3的控制线圈及电流继电器的控制线圈,以控制上述各个电子元器件的安全运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还可以连接温度继电器的控制线圈,以实现对变压器温度的冗余控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两个输入端子通过自动空气开关ZK2分别与转换开关LK内的1、2触头连接,实现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安全保护。手动控制单元,安装在变压器所述控制柜内,用于手动控制所述风扇安全启停控制单元的工作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华孙希顺崔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安丘市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