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用耐热型聚氨酯面料树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28162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3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皮革用耐热型聚氨酯面料树脂,其包括55-80%的主剂、15-37%的丁酮、3-10%的黑色砂、0.5-1%的叔丁基过氧化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剂包括12-28%的聚酯二元醇、1-5%的小分子二元醇、6-18%的二异氰酸酯、1-3%的TDI三聚体,20-70%的二甲基甲酰胺、0-30%的丁酮、2-6%的丙烯酸羟乙酯。其制备方法为将主剂、丁酮、黑色砂及叔丁基过氧化氢按比份混合后,于高速分散机分散10-20分钟,静置消泡2-8小时后,涂布在厚度为0.1-0.15毫米的皮革离型纸上,在120-140℃下烘干3-5分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技术背景面料树脂做为皮革树脂的重要部分,对其性能要求越来越多。耐热性作为皮革的一项指标,随着皮革的应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正越来越多地被厂家关注。尤其是现在皮革的后加工,对面料的耐热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提高产品在同质化竞争中的竞争力,必须对耐热性指标进行加强和改进,同时适当提高面料的耐磨耐刮性。通常聚氨酯面料树脂的只能耐150°C 5秒冲压,通过此方法制成的聚氨酯面料树脂能耐180°C 5秒冲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克服面料树脂的不耐高温,提供一种能耐高温,符合合成革后段处理工艺的面料要求的皮革用耐热型聚氨酯面料树脂。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皮革用耐热型面料树脂的制备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的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包括55-80%的主剂、15-37% 的丁酮、3-10%的黑色砂、0. 5-1%的叔丁基过氧化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剂包括12-28%聚酯二元醇、1-5%的小分子二元醇、6-18%的二异氰酸酯、1-3%的TDI三聚体,20-70%的二甲基甲酰胺、0-30%的丁酮、2-6%的丙烯酸羟乙酯,它们为重量百分比。为了达到上述的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将55-80%的主剂、15-37%的丁酮、3-10%的黑色砂及0. 5-1%的叔丁基过氧化氢混合后,于高速分散机分散10-20分钟,静置消泡2-8小时后,涂布在厚度为0. 1-0. 15毫米的皮革离型纸上,在120-140°C下烘干3_5 分钟。所述主剂的制备方法为,将12-28%的聚酯二元醇、0-30%的丁酮、20-70%的二甲基甲酰胺、1-5%的小分子二元醇放入反应锅内常温搅拌20-40分钟,混合均勻后,在常温下将6-18%的二异氰酸酯MDI放入反应锅内后,加热升温并使其在70-80°C下反应1_3小时后,再加入适量二异氰酸酯反应至80000-140000毫帕·秒(mpa. s),再加入1-3%的TDI 三聚体,在60-80°C下反应1-3小时后,测异氰酸酯基团百分含量,简称为NC0%,根据测量的 NC0%,降温至40-50度后,加入2-6%的的丙烯酸羟乙酯,搅拌0. 5小时后降温排料。本专利技术与现有产品相比的优点为,在180温度下冲压5秒,面层不发亮不发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实施例一主剂的制备方法·Λ7%的聚酯二元醇、20%的丁酮、50%的二甲基甲酰胺、2. 5%的小分子二元醇放入反应锅内常温搅拌30分钟,混合均勻后,在常温下将7%的二异氰酸酯MDI 放入反应锅内后,加热升温并使其在75°C下反应2小时后,再加入适量二异氰酸酯反应至110000毫帕.秒(mpa. s)后,然后再加入计量的1%的TDI三聚体,在70°C下反应1小时后,测NC0%,根据测量的NC0%,降温至45°C加入2. 5%的丙烯酸羟乙酯,搅拌0. 5小时后降温排料。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聚酯二元醇是直链二醇和己二酸通过缩聚反应而成的聚合物,此聚合物可使本专利技术的面料树脂具有较强的抗张强度及伸长率;且二异氰酸酯是二苯基甲烷-4,4' - 二异氰酸酯,此二异氰酸酯的活性较高,能提高面料树脂的耐磨及机械强度。聚酯二元醇的量和二异氰酸酯的量分别为12-28%和6-18%,这是通过实验得出最佳结果,因为二异氰酸酯过多或聚酯二元醇过少会使分子量过大,造成后期施工涂布的流平性等降低,在小分子二元醇的选择上,本专利技术选择的是直链二醇,提高了结晶性,通过扩链使分子的强度得到提高,用量控制在1-5%是通过实验得出的最佳用量,用量过多,面料树脂就会过硬过脆,耐曲折性能下降严重,用量过少则无法达到所需强度,表面会有发粘现象。TDI三聚体的用量1-3%, 是经过试验得出的最佳结果,用量太多,树脂容易过硬过脆,影响耐曲折,过少,交联度不够,不能显著提高耐热。丙烯酸羟乙酯用量2-6%,是经测异氰酸酯基团百分含量后确定的, 简称为NC0%,太少后期引发交联不够,太多导致粘度降低,成本增大,同时容易变硬。主剂树脂的前期合成选择的一步法合成,主剂在合成过程中选用二甲基甲酰胺、 丁酮作为反应过程的溶剂,保证了对树脂的溶解性,使反应平稳进行,后期采用TDI三聚体过量,使用转相法,使线性树脂的末端增加官能度,再加入丙烯酸羟乙酯封端,引入不饱和键。最后将59. 5%的主剂,35%的丁酮,5%的黑色砂,0. 5%的叔丁基过氧化氢混合后, 于高速分散机分散15分钟,静置消泡5小时后,涂布在厚度为0. 12毫米的皮革离型纸上, 在130°C下烘干4分钟。丁酮的用量控制在15-37%,是通过实验确定的,过多或过少都无法满足施工时所需的粘度,黑色砂的用量为3-10%,也是通过实验确定的,过少会影响遮盖度, 过多则会粘度过大,增加使用成本,黑色砂的主要成分是碳黑和氯醋树脂。叔丁基过氧化氢的用量0.5-1%,是通过实验确定的,过少不能引发足够的交联,过多增加成本。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皮革用耐热型聚氨酯面料树脂性能指标如下1、耐热性180度冲压5秒,无亮面无发粘;2、耐曲折性常温(25°C)大于8万次。实施例二主剂的制备方法18%的聚酯二元醇、15%的丁酮、54. 5%的二甲基甲酰胺、2%的小分子二元醇放入反应锅内常温搅拌20分钟,混合均勻后,在常温下将6. 5%的二异氰酸酯MDI放入反应锅内并加热升温并使其在80°C下反应2小时后,再加入适量二异氰酸酯反应至8万毫帕.秒(mpa. s/ 250C )后,然后加入计量的1. 2%的TDI三聚体,在75°C下反应1. 5小时后,测NC0%,根据测量的NC0%,降温至40°C加入2. 8%的丙烯酸羟乙酯,搅拌0. 5小时后降温排料。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最后将63. 2%的主剂,30%的丁酮,6%的黑色砂,0. 8%叔丁基过氧化氢混合后,于高速分散机分散10分钟,静置消泡8小时后,涂布在厚度为0. 1毫米的皮革离型纸上,在 120°C下烘干5分钟。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技术参数与实施例一一样,不再重述)。权利要求1.一种皮革用耐热型聚氨酯面料树脂,其包括55-80%的主剂、15-37%的丁酮、3-10%的黑色砂、0. 5-1%的叔丁基过氧化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剂包括12-28%的聚酯二元醇、1-5% 的小分子二元醇、6-18%的二异氰酸酯、1-3%的TDI三聚体,20-70%的二甲基甲酰胺、0-30% 的丁酮、2-6%的丙烯酸羟乙酯,它们为重量百分比。2.根据要求1所述皮革用耐热型聚氨酯面料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剂用的小分子二元醇为直链二醇;主剂用的二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_4,4' -二异氰酸酯(简称MDI)。3.根据要求1所述皮革用耐热型聚氨酯面料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55-80% 的主剂、15-37%的丁酮、3-10%的黑色砂及0. 5-1%的叔丁基过氧化氢混合后,于高速分散机分散10-20分钟,静置消泡2-8小时后,涂布在厚度为0. 1-0. 15毫米的皮革离型纸上,在 120-140°C下烘干3-5分钟。4.根据要求3所述皮革用耐热型皮革用聚氨酯面料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剂的制备方法为,将12-28%的聚酯二元醇、0-30%的丁酮、20-70%的二甲基甲酰胺、 1-5%的小分子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慕建曹永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大盈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