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桩结构基础及对其的施工,具体为。
技术介绍
在工程领域中,基础是为了保证建筑以及桥梁基础的安全,避免产生基础变形危及上部结构的安全稳定。工程上通常采用的基础为混凝土扩大基础和桩基础;桩基础包括诸如深层搅拌水泥土桩、高压旋喷桩、槽钢钢板桩和钻孔灌注桩、钢管打入桩、混凝土打入桩等;在房屋建筑中通常还采用筏基和箱型基础以及它们与桩基的复合结构以满足承载力的要求。但这些基础都存在如下缺点(1)桩与桩之间是孤立的,无法在地下形成大面积的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因此经常产生房屋建筑、建筑桥梁等的不均勻沉降导致上部结构开裂或倾斜破坏。(2)桩与周围岩体的仅仅基于在桩的侧壁上接触,因而接触面积很小,因而桩的摩擦承载力很小。(3)桩与桩之间相互独立,使得每个桩的体积较大,施工速度慢,施工周期很长,材料使用量大,成本高。(4)筏基和箱型基础都需要将地基全部开挖;筏基的浇筑厚度大,整体抗弯曲强度不足;箱型基础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回填,荷载不均勻;两者均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长,投入材料多,耗费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成本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格构桩基础,包括置于地下的基桩O),连接在基桩顶端的地上基础(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桩( 之间通过地下连续墙C3)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呈整体结构的地下基础;地下基础由以基桩(2)为节点,以从地表向下连续设置的地下连续墙(3)为连接体,以基桩( 和地下连续墙C3)形成的横截面为网状的格状结构体为基本单元,共同连接扩展所形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桩(2)下端设置有横截面积增大的扩大桩尖;地下连续墙(3)的下端设置有横截面积增大的扩大基础(5),地下连续墙(3)的纵截面采用变截面构造。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格构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大桩尖(4)和扩大基础 (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扩大桩尖(4)和扩大基础( 相互对应连接为一个整体。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格构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大基础(5)的水平面高于扩大桩尖的水平面,扩大基础( 和对应的基桩( 相互连接为一个整体。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格构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上基础(1)为承台或筏基或箱型基础或连续地梁。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格构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连续墙(3)内设置有用于分段施工的分段配筋装置(6);所述的分段配筋装置(6)包括钢筋(601)和钢管(602),钢管(602)的外直径不大于地下连续墙(3)的厚度,从上到下均勻的贯穿设置有若干平行于地下连续墙C3)设置的钢筋(601),内部浇筑有混凝土(7);相邻的分段配筋装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