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舞台灯光调光设备,尤其是一种大功率正弦波调光器。
技术介绍
1960年代以前,舞台上的调光设备从盐水缸至大型功率可变电阻都是以改变交流电源的正弦波来对灯泡负载进行调光。这种形式的缺点在于大量的热能损失和设备体积非常巨大,但优点是不存在干扰噪音。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单向可控硅(SCR)与双向可控硅(TRAIC)的先后专利技术使调光器在体积上变小、工作温度上减少和可能利用低压讯号对调光器进行控制,成为我们熟悉的调光器。但是,这种以触发相切割波形的方式给我们带来在电力系统中的断流续流问题。在标准的三相供电系统中,这些谐波能令在中心导体的电流增加至正常的1.4倍。 谐波会产生可听噪音,会令电力输送系统的金属导体甚至变电变压器产生高热。为了避免谐波干扰,想切割波形调光器的缺点愈来愈明显,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灯具已不是以往纯电阻性负载,如日光灯管、电子调光镇流器、LED灯、电子或电磁式低压变压器及一切非传统光源都有一共通点,就是相切割波形调光器己大大远离对这些类型光源进行调光的合理性。因此,随着电子元件的发展,微处理器集成化的正弦波调光器受到广泛应用。现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正弦波调光器,包括一调光器壳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器壳箱 (1)内依次固定连接有对输入的电源进行滤波整流的第一 PCB板(3)、通过调光器控制芯片控制该调光器功率输出的第二 PCB板(4),在所述第一 PCB板(3)与第二 PCB板(4)之间起屏蔽隔离作用的屏蔽隔板(2),所述第二 PCB板(4)的外侧设有与所述调光器壳箱(1)固定连接的散热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正弦波调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器壳箱(1) 为“L”形,包括一设有多个通孔(12)的底板(11),所述底板(11)两端的垂直方向上分别设有用来固定所述第一 PCB板(3)、第二 PCB板(4)和屏蔽隔板(2)的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剑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斯全德灯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