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具有碳纤维层板的风力涡轮机叶片的雷电传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427048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0 21:16
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雷电传导系统,由建立在叶片(1)上的碳纤维层板(2)上的不同连接形成,通过主电缆(6)与各自的辅助电缆(5)之间的差异与梁(10)的法兰(4)表面等电位,使用两端连接在所述辅助电缆(5)端部之间的装置(12)实现。使用方法,提供提高电感系数的装置(12),安装在碳层板(2)和导体电缆或主电缆(6)之间的连接上,减少了跨越碳层板的电流的通道,且帮助通过金属电缆的传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现有风力涡轮机叶片提供雷电传导系统。用增加一装置来获得新的避雷系统,该装置减少通过碳纤维层板传递的闪电的电流部分。
技术介绍
风力涡轮机在给定的高度,其修建在抬高的区域,该区域没有其他具有类似高度的物件,那有很高的被闪电击中的危险,特别是在叶片上。因此,叶片必需配备避雷保护系统和任何安装在叶片内的其他附加系统,叶片具有导体部件(金属零件、传感器、照明系统等),必需避免闪电球的直接影响和由球电流引发的电磁场的间接影响。风力涡轮机叶片的避雷保护系统的主要部件是一系列安装在叶片表面的金属接受器和将闪电球从接受器传输到叶片根部的电缆线。随着其提供电力的增长,风力涡轮机的改进产生新一代的风力涡轮机,其尺寸在塔高和转子直径限度内不断增长。叶片延长迫使其硬度增加。通常在叶片上使用大量碳纤维基层板来获得这个硬度。然而,碳纤维层板是导体,必须与避雷保护系统线缆同时连接来阻止电缆和层板之间的内部电弧以及闪电球直接击中碳纤维层板。就这点而言,国际专利W02006051147展示了 “具有碳纤维层板的风力发电机的雷电传导系统”,可以被引用,因为在叶片梁结构内的碳纤维的使用需要这个材料与雷电传导系统等电位。这样做,雷电传导系统的主电缆配备旁路来直接与碳纤维层板连接。那些辅助电缆通过螺栓联接连接到与碳纤维层直接接触的金属盘。在结合区域使用附加导体树脂来提高电连接。这个解决方案中,跨越电缆和碳纤维层板传输的电流的分布不可控制,使得电流跨越碳传输而不损害它甚至更困难,因而迫使一个装置来连接于系统的电缆线一起的碳纤维层板并通过如本专利技术目的的碳纤维控制电流流通。专利技术内容目前使用的更长的叶片需要合适的内部叶片梁(经受得起最大压力的结构部件) 来加固。该梁具有增加的碳纤维层,在传导通过从雷电传导系统而不是梁层下来的电缆的强电流时,导致一个问题(由于厚的和宽的层板给电流通道提供更少的电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用于具有较短叶片和叶片梁上具有较少数量碳纤维的现有雷电传导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包括一个装置,该装置在碳纤维层板和雷电传导系统的导体电缆之间至少一个现有的连接中,来控制通过碳纤维层板传输的球的电流部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高导电部件形成的电流控制装置,来减少通过碳纤维层板传输的球的电流部分。上面提及的是通过将碳纤维层板和导体电缆连接来获得。这样,避雷保护系统转换成两个平行的分支电流一个分支由电缆线形成,具有低电阻和高感应系数,而另一个分支由碳纤维层板形成,具有高电阻和低感应系数。当闪电击中电缆上的一个接收器时,避雷保护系统必须疏散球电流,其波形特征在于,具有第一阶段,其中,电流急速升高,随后的第二阶段,电流缓慢下降。当这个电流注入与电缆并联的碳纤维层板形成的回路时,电流如下分布-在急速升高阶段,大多数电流通过较低感应系数(碳纤维层板)的导体传输;-在逐渐下降阶段,大多数电流通过较低电阻(导体电缆)导体传输。上述的电流分布,在放电的开始,碳纤维层板经受大电流峰值,相反,基于叶片增加的尺寸,碳纤维层板(更宽且更厚)的感应系数下降。这促使碳传导的电流部分增加。 闪电球放电的传输在金属元件内执行很简单,在碳层板中很复杂,其包括树脂在100°c和 200°C之间退化。使用放置在碳层板和导体电缆之间的连接中的具有高感应系数的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其减少通过碳层板的电流通道并帮助通过金属电缆的传导。另一个优点在于不必在碳和导体电缆(在层板的开始和结尾处)之间的两个连接内使用一个装置;只须在两个连接中的一个处使用一个装置就可以满足。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碳法兰和通过叶片截面芯部的电缆之间的相对位置。图2显示了与碳纤维连接的盘以及具有辅助电缆的旁路。图3显示盘和碳纤维之间连接的细节和带有高感应系数的装置的来自主电缆的辅助电缆的旁路。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目标的具有碳纤维层板2的叶片1中的雷电传导系统采用基于主电缆6的雷电传导系统,另外,主电缆上,安装一些旁路来直接与碳纤维层板2连接,从而确保两个系统等电位。如图2所示,旁路由两个连接到两个碳纤维层板⑵中的每个的连接构成,一个对应于梁10的上部,一个对应于梁的下部,如前图所示。这些层板位于附在被称为法兰4的叶片壳体的两侧。一个连接在梁根部区域,另一个在尖部区域,这样梁的法兰4变成球的可替换的路径。系统的区别特征在于,连接形成在主电缆6和碳层板2之间,这是通过来旁路获得,来自主电缆6的小束的辅助电缆5借助螺栓联接连接到金属盘3。该金属盘3设计成直接与碳纤维层板2连接。盘3在梁层压过程安装到梁的碳纤维层上并随后覆盖用于后面梁层压中的玻璃或碳纤维层。盘3粘在梁的标准养护的层板上,与梁形成机械上的稳定的统一体,并很好地与碳纤维层板2电连接。如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这是典型的叶片梁,包括两个芯部8和两个法兰4。使梁变硬的碳层板2用在梁10的法兰4中。为此,这些层板2通过附加导体元件5 连接到分接电缆或主电缆6,并通过螺栓联接连接到金属盘3和可以减少跨越碳层板2的电流通道的装置12,从而帮助跨越主电缆6的传导。装置12在叶片内而不是叶片外重新分配电流,从而保护用于叶片1的梁的碳纤维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雷电传导系统可应用于已经存在的雷电传导系统。这意味着只需要切断现有电缆,将新的装置连接在碳层板2和主电缆6之间。该装置12是一个感应元件, 其电感系数基于叶片长度(可以在20-70米之间变化)在5mH和50mH之间变化,并优选两端易于连接的线圈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0.11.30 ES P2010015251.用于具有碳纤维层板的风力涡轮机叶片的雷电传导系统,在叶片(1)的不同地点配备与碳纤维层板(2)等电位的分接主电缆(6),借助旁通,来自主电缆(6)的辅助电缆(5) 通过螺栓联接连接到金属盘(3),金属盘再连接到碳纤维层板O),其特征在于,在连接主电缆(6)和碳纤维层板O)的两个连接中,至少一辅助电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爱恩·阿罗塞纳·德拉鲁阿埃内科·桑斯·帕斯夸尔
申请(专利权)人:歌美飒创新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