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26114 阅读:4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0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散热装置,属于电机散热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电机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本电机散热装置包括外置风扇和套接在电机机壳上的筒状导风罩,导风罩与电机机壳之间形成有导风通道,所述的外置风扇与电机连接且可面向导风通道的入口吹风,所述的导风罩和电机机壳之间通过若干组插接机构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插接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导向插杆和导向插槽。本电机散热装置设置了导风罩,采用强迫风冷技术对电机进行散热,提高了电机抗过载能力和工作效率,节约维修费用,并且导风罩和电机机壳之间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可以使用一个稳定电源单独驱动外置风扇工作,散热效果稳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机散热
,涉及一种电机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在使用时会产生热量,尤其是大功率电机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如果不能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轻则影响电机的使用效率和寿命,重则会烧坏电机。目前的电机散热,主要依靠其内部的风叶进行散热的,该风叶由电机直接带动工作,风叶的转速由电机转速决定,电机转速变化也会造成风叶的散热效果不稳定。为此,有人设计出了一种强迫风冷的降温方式,除了电机自身带的风叶降低电机温度外,再加一个风机吹电机外壳,来降低电机的温度,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电机(其授权公告号为CN201639413U),该电机包括机壳,机壳的尾部外侧设置导风板,尾部上带有扣孔,导风板的相应处带扣,导风板的内外侧均带导热槽,机壳尾部还设置了风机。该专利中,导风板和机壳之间是通过将扣扣入扣孔中而固定在一起的,扣与扣孔的数量较少的话,连接不牢固,数量太多的话,又增加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电机散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方便拆装且连接牢固性较好的电机散热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机散热装置,包括外置风扇和套接在电机机壳上的筒状导风罩,导风罩与电机机壳之间形成有导风通道,所述的外置风扇与电机连接且可面向导风通道的入口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风罩和电机机壳之间通过若干组插接机构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插接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导向插杆和导向插槽。导向插杆从导向插槽的一端插入,将导风罩和电机机壳连接在一起,沿导向插槽将导风罩连同导向插杆抽出的话又可将导风罩拆下,拆卸和安装都很方便。外置风扇对准导风通道吹气,利用空气流动将导风通道内的热量带走,对电机进行降温。在上述的一种电机散热装置中,所述的导风罩由若干块导风板拼接而成,每一块导风板上均设有导向插杆或导向插槽。相比于一体式导风罩来说,拆分后的导风板更容易安装。在上述的一种电机散热装置中,所述的导风板的数量为八块。在上述的一种电机散热装置中,所述的导风罩是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的。铝合金导热性能较好。在上述的一种电机散热装置中,所述的导风板采用铝合金一次拉伸成型工艺制成的。在上述的一种电机散热装置中,所述导风板的外侧设有散热槽。由于导风板是用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的,因此热量除了在导风通道内被流动的空气带走之外,还会通过热传导依靠导风板进行散热,开设散热槽后可以增加导风板的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机散热装置设置了导风罩,采用强迫风冷技术对电机进行散热,提高了电机抗过载能力和工作效率,节约维修费用,并且导风罩和电机机壳之间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可以使用一个稳定电源单独驱动外置风扇工作,散热效果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导风罩与电机机壳配合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电机机壳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导风罩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风罩;11、导风板;11a、散热槽;2、电机机壳;3、导风通道;4、导向插槽; 41、挡肩;5、导向插杆;51、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电机散热装置包括外置风扇和一个套接在电机机壳2上的筒状导风罩1,导风罩1与电机机壳2之间形成有若干导风通道3,外置风扇可对准上述的导风通道3吹风。如图2和图3所示,电机机壳2上轴向开设有若干导向插槽4,每个导向插槽4的开口处均设有挡肩41。导风罩1由八块导风板11按图3所示拼接而成,每块导风板11面向电机机壳2的一侧均设有导向插杆5,导向插杆5上则设有与上述挡肩41相配合的挡块 51,导向插杆5插入到相应导向插槽4中之后,挡块51被挡肩41所挡,可防止导风板11脱落,导风板11的外侧则开设有若干散热槽11a。本实施例中,导风板11均采用铝合金一次拉伸成型工艺制成的。电机工作后,电机机壳2温度升高,一方面通过与导风板11的直接接触部位将热量传递给导风板11,另一方面借助导风通道3内的空气进行热传导,导风通道3内的热空气被风扇从另一头吹出,而导风板11则也可以依靠自身的材料特性进行散热,共同对电机进行散热降温。导风罩1和电机机壳2之间的导风通道3可以是由相邻两块导风板11拼接而成的,也可以是由相邻两块导风板11拼接后与电机机壳2 —同形成的,更可以是导风板11和电机机壳2配合连接后直接形成的。虽然本实施例中的导向插杆5均设置在导风板11上,相应的导向插槽4都是设置在电机机壳2上的,但导向插杆5和导向插槽4所设置的位置并不固定,两者可以相互交换或交错设置的,只需使导风板11和电机机壳2之间采用这个插接方式进行连接即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散热装置,包括外置风扇和套接在电机机壳⑵上的筒状导风罩(1),导风罩⑴与电机机壳⑵之间形成有导风通道(3),所述的外置风扇与电机连接且可面向导风通道(3)的入口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风罩(1)和电机机壳(2)之间通过若干组插接机构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插接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导向插杆( 和导向插槽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风罩(1)由若干块导风板(11)拼接而成,每一块导风板(11)上均设有导向插杆(5)或导向插槽G)。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风板(11)的数量为八块。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风罩(1)是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风板(11)采用铝合金一次拉伸成型工艺制成的。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11)的外侧设有散热槽(11a)。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散热装置,属于电机散热
它解决了现有的电机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本电机散热装置包括外置风扇和套接在电机机壳上的筒状导风罩,导风罩与电机机壳之间形成有导风通道,所述的外置风扇与电机连接且可面向导风通道的入口吹风,所述的导风罩和电机机壳之间通过若干组插接机构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插接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导向插杆和导向插槽。本电机散热装置设置了导风罩,采用强迫风冷技术对电机进行散热,提高了电机抗过载能力和工作效率,节约维修费用,并且导风罩和电机机壳之间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可以使用一个稳定电源单独驱动外置风扇工作,散热效果稳定。文档编号H02K5/20GK202268778SQ201120387729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3日专利技术者伊建华 申请人:浙江千里马电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千里马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