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国鑫专利>正文

闭路循环粉磨系统用球磨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42603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闭路循环粉磨系统使用的原料球磨装置,其由进料管(1)、磨机筒体(2)、中空轴(3)、出料罩(6)、出料管(7)、风管(5)、弯管(4)等构成,它是对原有球磨机进行技术改造而取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原闭路循环系统用球磨机具有机内通风良好、气流阻力小、机内温度低、物料流动加快、原料粉磨产量提高、耗电量降低等特点,它与稍加改进后的选粉机配套使用,其原料粉磨产量比原设计产量提高50~80%。(*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闭路循环粉磨系统使用的原料球磨装置。现有的闭路循环粉磨系统用球磨机,当物料在球磨机内粉磨至一定细度后经卸料篦板通过中空轴送至固定于中空轴末端外壁上设于出料罩内随磨机筒体同步旋转的尾筛内筛选,通过筛选的细料经出料管排出并经提升机输送到选粉机内选出合格成品,未通过筛选的粗料经粗料出料管排出机外弃之。由于球磨机的风管的排风口是设在出料罩的顶部,而且球磨机内的气体又非经固定于中空轴末端外壁上设于出料罩内之尾筛的筛孔排出不可,因此球磨机内通风不良、温度高、气流阻力大、物料流动缓慢、原料粉磨产量低、耗电量很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技术改造后球磨机达到了机内通风良好、温度降低、气流阻力小、物料流动加快、原料粉磨产量提高、降低耗电量的闭路循环系统用球磨机。本技术与稍加改进后的选粉机配套使用,其原料粉磨产量比原设计产量提高50~80%。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闭路循环粉磨系统用球磨机主要由进料管1、磨机筒体2、中空轴3、出料罩6、出料管7、风管5、弯管4等构成,它是对原有的球磨机进行拆除固定于中空轴3末端外壁上设于出料罩6内的尾筛、堵上或去掉粗料出料管、于出料罩6内设有一根其上端与风管5对接固定其下端伸入中空轴3内的弯管4,使风管5的排风口从出料罩6的顶部移到中空轴3内的技术改造而取得。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作出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1所示,对原有的闭路循环系统用球磨机拆出其固定于中空轴3末端外壁上设于出料罩6内的尾筛,堵上或去掉粗料出料管,做好一根弯管4,将弯管4的上端与风管5对接固定,将弯管4的下端伸入中空轴3内,使风管5的排风口从出料罩6的顶部移到中空轴3内,当以上改造进行完毕时便得到本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由磨机筒体(2)、进料管(1)、中空轴(3)、出料罩(6)、出料管(7)、风管(5)、固定于中空轴(3)末端外壁上设于出料罩(6)内随磨机筒体(2)同步旋转的尾筛、粗料出料管等构成的闭路循环粉磨系统用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拆除其原固定于中空轴(3)末端外壁上设于出料罩内的尾筛,不再设粗料出料管,于出料罩(6)内设有一根其上端与风管(5)对接固定其下端伸入中空轴(3)内的弯管(4)。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闭路循环粉磨系统使用的原料球磨装置,其由进料管(1)、磨机筒体(2)、中空轴(3)、出料罩(6)、出料管(7)、风管(5)、弯管(4)等构成,它是对原有球磨机进行技术改造而取得。本技术较原闭路循环系统用球磨机具有机内通风良好、气流阻力小、机内温度低、物料流动加快、原料粉磨产量提高、耗电量降低等特点,它与稍加改进后的选粉机配套使用,其原料粉磨产量比原设计产量提高50~80%。文档编号B02C17/00GK2187494SQ9421148公开日1995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8日专利技术者秦国鑫, 韦绥好 申请人:秦国鑫, 韦绥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磨机筒体(2)、进料管(1)、中空轴(3)、出料罩(6)、出料管(7)、风管(5)、固定于中空轴(3)末端外壁上设于出料罩(6)内随磨机筒体(2)同步旋转的尾筛、粗料出料管等构成的闭路循环粉磨系统用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拆除其原固定于中空轴(3)末端外壁上设于出料罩内的尾筛,不再设粗料出料管,于出料罩(6)内设有一根其上端与风管(5)对接固定其下端伸入中空轴(3)内的弯管(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国鑫韦绥好
申请(专利权)人:秦国鑫韦绥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