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真空负荷开关的接地拐臂固定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24424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9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负荷开关的接地拐臂固定夹机构,包括弧形夹块及尾部与复合开关的接地板相连接两个块夹板,所述夹板的头部与所述夹块形成与复合开关的地轴相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弧形夹块的一端设有分别卡装所述夹板的颈部的两道凹槽,另一端的外侧设有与夹端相互卡紧的卡位,所述夹板的颈部与夹块之间设有通过紧固螺栓压紧的紧压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之传统的设计方式具有制造及运输本成低廉的特点,同时还有拆装方便,连接紧固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系统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真空负荷开关的接地拐臂固定夹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真空负荷开关通常分三部分,包括隔离开关部分、真空内腔部分和熔断器及接地开关部分。作为一种具有高、低分断能力的户内交流真空负荷开关,适用于工矿、企业、住宅小区、学校等配电系统中环网供电或终端供电的开关元件。由于接地开关的接地拐臂上的接地板与接地开关的连接紧密性要求较高,其制造精度要求也相对较高。传统的接地开关的接地拐臂一般直接与负荷开关的地轴一体化,一体化的设计可以确保接地板与接地开关始终保持精准的位置关系,然而其制造难度较高, 因而成本较高。此外接地拐臂与接地开关为一体化设计,其在空间的占用上也相对较大,使得负荷开关在输送过程中费用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真空负荷开关的接地拐臂固定夹机构,该机构具有拆装方便的特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真空负荷开关的接地拐臂固定夹机构,包括弧形夹块及尾部与负荷开关的接地板相连接两个夹板,所述夹板的头部与所述夹块形成与负荷开关的地轴相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夹块的一端设有分别卡装所述夹板的颈部的两道凹槽,另一端的外侧设有与头部相互卡紧的卡位,所述夹板的颈部与夹块之间设有通过紧固螺栓压紧的紧压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主要包括夹块、两个夹板及紧固螺栓,且其中紧固螺栓又为标准件,因此整个机构在制造上极为方便,成本低廉;本技术又通过设置于夹块上的凹槽和卡位,又外加螺栓进行坚固,因此可确保机构在连接时坚固耐用;又因本技术易于拆装,因而在开关运输过程中,可先将其卸载,又可有效的节约运输所产生的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图2截面A-A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装配于真空负荷开关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3参照图1 图3,用于真空负荷开关的接地拐臂固定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夹块1及尾部21与负荷开关的接地板6相连接两个夹板2,所述夹板2的头部23与所述夹块1形成与负荷开关的地轴7相连接的连接孔3 ;所述夹块1的一端设有分别卡装所述夹板2的颈部22的两道凹槽11,另一端的外侧设有与头部23相互卡紧的卡位12,所述夹板2的颈部22与夹块1之间设有通过紧固螺栓4压紧的紧压件5。参照图4,对本技术的安装使用作进一步的介绍,图4为本技术装配于真空负荷开关上的结构示意图。安装时先将弧形夹块1扣装于地轴7的内侧上;再将两块夹板2通过弧形夹块1上的凹槽11和卡位12卡装于地轴7外侧;接着再通过紧固螺栓4压紧压紧件5,实现夹板2的颈部22与弧形夹块1上的两道凹槽11能够紧密连接;最终再将接地板6通过螺栓连接于夹板2的尾部21即可完成本技术的安装。本技术主要包括夹块1、两个夹板2及紧固螺栓4,且其中紧固螺栓4又为标准件,因此整个机构在制造上极为方便,成本低廉;本技术又通过设置于夹块1上的凹槽11和卡位12,又外加紧固螺栓4进行紧固,因此可确保机构在连接时坚固耐用;又因本技术易于拆装,因而在开关运输过程中,可先将其卸载,又可有效的节约运输所产生的成本。当然,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真空负荷开关的接地拐臂固定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夹块(1)及尾部 (21)与负荷开关的接地板(6)相连接两个夹板(2),所述夹板(2)的头部(23)与所述夹块 (1)形成与负荷开关的地轴(7)相连接的连接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松峰唐熹黄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西辉电气科技有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