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电容器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7793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8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体电容器连接组件,由两个双孔抱杆线夹、鼻子、导线、若干穿心螺栓、若干紧固螺母构成;双孔抱杆线夹一端设置有两个通孔,均通过穿心螺栓、紧固螺母与鼻子相连;另一端设置有相互垂直的纵向通孔与横向通孔,纵向通孔内壁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与单体电容器上桩头相连,横向通孔内壁设置有螺纹,通过穿心螺栓、紧固螺母紧固纵向通孔,鼻子与导线通过压接固定在一起。所述双孔抱杆线夹、鼻子由铜材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避免了由于传统设计结构问题导致的设备发热,从而有效地排除了设备运行隐患。(*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体电容器连接组件,属于电气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电容器组正常运行时,各单体电容器通过软铜线及哈弗线夹连接,温升应在正常范围内。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部分厂家生产的连接电容器的引线及夹板设计不合理,经常出现发热烧损单体电容器现象,严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单体电容器连接组件,以实现单体电容器之间更好的连接,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由两个双孔抱杆线夹、鼻子、导线、若干穿心螺栓、若干紧固螺母构成;双孔抱杆线夹一端设置有两个通孔,均通过穿心螺栓、紧固螺母与鼻子相连;另一端设置有相互垂直的纵向通孔与横向通孔,纵向通孔内壁设置有螺纹, 通过螺纹与单体电容器上桩头相连,横向通孔内壁设置有螺纹,通过穿心螺栓、紧固螺母紧固纵向通孔,鼻子与导线通过压接固定在一起。本技术所述双孔抱杆线夹、鼻子由铜材制成。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避免了由于传统设计结构问题导致的设备发热,从而有效地排除了设备运行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由两个铜制双孔抱杆线夹1、铜鼻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文宇黄斌刘小波徐姗姗汪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