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径流分流集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7182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8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源污染治理及屋面径流分流收集利用装置。它包括滤网,管线和集水装置。特征是:所述的凸形滤网连接雨落管,雨落管的末端连接软管,软管的末端连接分流管,分流管位于储水器的中央,溢流管设置在储水器上部外壁上,第一分流阀位于储水器的一侧下方,凸形滤网位于屋檐天沟的落水口,储水器位于凸形滤网的下方,其安装位置与凸形滤网1形成位差。凹形滤网设置在竖管的上端,分流口位于竖管的上部外侧壁上,卡座位于分流口的下方,设置在竖管的内壁上,卡座下方至横管连接处的竖管内设有浮方,其外形为圆柱形,直径略小于竖管。竖管底端固定在混凝土底座上,底座设置在储水器中央底部,横管紧贴底座,横管末端设置有第二分流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污染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面源污染治理及雨水回用的处理装置,采用小型集水器对屋面初期径流进行分流,再对后期洁净径流进行收集利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表径流的流量越来越大,对水体环境的破坏力也在增加。城市地表径流中,屋面径流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也是城市地表径流治理的重点区域之一。屋面根据屋顶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浙青屋顶、瓷砖屋顶和水泥屋顶等,它们各自产生的径流污染程度也因屋顶材质的不同而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初期污染物浓度较高,后期污染物浓度低,即初期污染效应较显著。屋面径流的量比较大,后期径流中的污染物浓度较低,如果进行收集回用,将有利于水资源的利用,特别是对我国众多的水资源缺乏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利用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屋面径流收集利用中,许多都采用小型设备进行了现场收集利用。这其中, 一部分设备对所有径流都进行了收集,这就导致了初期高污染径流和后期洁净径流混合, 增加了收集后径流处理和利用的难度;另一部分设备将初期径流和后期径流进行了分别收集,但将分流设备和收集设备截然分开,这样施工时需要分别安装分流和收集设备,增加了处理的成本,也给施工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源污染治理及屋面径流分流收集利用装置,为屋面雨水处理及利用提供一个新的处理系统和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小型屋面径流分流集水器,它包括滤网,管线和集水装置。该集水器由凸形滤网1、雨落管2、软管3、分流管6、储水器5,第一分流阀7和溢流管8组成。所述的凸形滤网1连接雨落管2,雨落管2的末端连接软管3,软管3的末端连接分流管6,分流管6位于储水器5的中央且垂直设置,溢流管8设置在储水器5上部外壁上,所述的第一分流阀7位于储水器5的一侧下方,凸形滤网1位于屋檐天沟的落水口,储水器5位于凸形滤网1的下方,其安装位置与凸形滤网1形成位差。所述的分流管5由凹形滤网9、竖管10、分流口 11、 卡座12、浮方13、横管14、第二分流阀15和混凝土底座16组成。凹形滤网9设置在竖管 10的上端,分流口 11位于竖管10的上部外侧壁上,卡座12位于分流口 11的下方,设置在竖管10的内壁上。卡座12下方至横管14连接处的竖管内设有浮方13,浮方13外形为圆柱形(浮方13的材质为木块或轻质橡胶材料制成),其直径略小于竖管。竖管10的底端通过储水器5设置混凝土底座16上,横管14位于混凝土底座16上且紧贴底座,横管14的末端设置第二分流阀15。本专利技术的集水器的卡座12可采用硬质塑料块,其粘结在竖管10的内壁的中上部靠近分流口 11的下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在雨落管前端加装凸形滤网,拦截枯枝落叶,避免后续处理单元堵塞。通过凸形滤网的径流经软管流入储水器前,再经一个凹形滤网过滤掉较大的颗粒物后,进入分流管。分流管设置在储水器的内部,初期径流全部储存在分流管内。中后期径流经分流口溢流再进入分流管外的储存空间。储水器一侧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分流阀7,该阀外接出水管,打开该阀,分流管5外的洁净的径流可经阀门流出,作为浇灌、洗车和冲厕等用水。储水器下方另设有第二分流阀15与所述的分流管相连,储存在分流管内污染较重的初期径流可由此流出,作进一步处理后排放或回用。所述的凸形滤网逆水流方向凸出,将枯枝落叶、纸片和塑料袋残片的等杂物挡住, 防止其进入管道或堵塞管道。所述的软管上端接硬质PVC雨落管,下端接分流管,将雨落管中的径流引入分流管内。所述的凹形滤网沿水流方向凹入,可把碎石、残渣等大颗粒物拦截在滤网内,避免进入分流管,同时,凹形滤网起到分散径流的作用,减少其对分流管的冲击力。所述的卡座是硬质塑料块,粘结在竖管内壁上,卡座下的浮方为圆柱形,其直径略小于竖管。所述的分流管底部是不透水混凝土块,起固定分流管作用。所述的分流口是两根硬质短管,其功能是将后期径流分流到分流管外的储水器内。所述的溢流口是一根硬质短管,其功能是在大暴雨时把过多的径流分流到储水器外。本专利技术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凸形和凹形两道滤网,将径流中的枯枝落叶、大颗粒物拦截在储水器外,较好的避免了储水器及管道的堵塞风险,也减少了储水器中的污染物浓度。2、本专利技术的凹形滤网使下落径流更加分散,减小了径流对浮方的冲击力,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前期径流和后期径流的混合,使后期径流能顺利从分流口流出。3、本专利技术的分流管设置在储水器内,使分流管和储水器合二为一,减少了装置安装的施工量,并增加了装置的美观性,为装置的美化和修饰提供了充足条件。4、本专利技术的分流管内的初期径流可由第二分流阀自动流出,作进一步处理,避免了初期径流直接排放对水体的污染。5、本专利技术的储水器内的中后期径流可由第一分流阀自动放出,作为浇灌、洗车、冲厕等回用,节省了水资源。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造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图1 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 是本专利技术的分流管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凸形滤网;2-雨落管;3-软管;4-桶盖;5-储水器;6_分流管; 7-第一分流阀;8-溢流管;9-凹形滤网;10-竖管;11-分流口 ; 12-卡座;13-浮方;14-横管;15-第二分流阀;16-混凝土底座。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凸形滤网1、雨落管2、软管3、分流管6、储水器5、溢流管8和第一分流阀7构成。其中所述的凸形滤网1连接雨落管2,雨落管2的末端连接软管3,软管3的末端连接分流管6,分流管6位于储水器5的中央且垂直设置,溢流管8设置在储水器5上部外壁上,所述的第一分流阀7位于储水器5的一侧下方,凸形滤网1位于屋檐天沟的落水口,储水器5位于凸形滤网1的下方,其安装位置与凸形滤网1形成位差。 所述的分流管5由凹形滤网9、竖管10、分流口 11、卡座12、浮方13、横管14、第二分流阀15 和混凝土底座16组成。凹形滤网9设置在竖管10的上端,分流口 11位于竖管10的上部外侧壁上,卡座12位于分流口 11的下方,设置在竖管10的内壁上,其外可连接出水管线。卡座12下方至横管14连接处的竖管内设有浮方13,浮方13外形为圆柱形(浮方 13的材质为木块或轻质橡胶制成),其直径略小于竖管。竖管10的底端通过储水器5设置混凝土底座16上,横管14位于混凝土底座16上且紧贴底座,横管14的末端设置第二分流阀15。如图2所示,所述的分流管包括凹形滤网9、竖管10、分流口 11、卡座12、浮方13、 横管14、第二分流阀15和混凝土底座16构成。其中凹形滤网9设置在竖管10的上端, 分流口 11位于竖管10上部外侧壁上,卡座12为硬质塑料块,粘结在竖管10的内壁的中上部靠近分流口 11的下方。卡座12下方至横管14连接处的竖管内设有浮方13,浮方13外形为圆柱形,其直径略小于竖管(浮方13的材质为木块或轻质橡胶),竖管10底端设置混凝土底座16,横管 14位于混凝土底座16上面紧贴底座,横管14末端设置有第二分流阀15。降雨时,屋面径流经凸形滤网1初步过滤掉树叶等大颗粒污染物,初期径流由0 IlOmm的雨落管道2、软管3流经凹形滤网9,排入0 IlOmm高70cm的竖管10中,进行储存, 径流不断进入竖管10,推动0 IOOmm的圆柱形木制或轻质橡胶制的浮方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屋面径流分流集水器,包括滤网,管线和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水器由凸形滤网1,雨落管2,软管3,分流管6,储水器5,第一分流阀7和溢流管8组成,所述的凸形滤网1连接雨落管2,雨落管2的末端连接软管3,软管3的末端连接分流管6,分流管 6位于储水器5的中央且垂直布置,溢流管8设置在储水器5上部外壁上,所述的第一分流阀7位于储水器5的一侧下方,第一凸形滤网1位于屋檐天沟的落水口,储水器5位于凸形滤网1的下方,其安装位置与第一凸形滤网1形成位差;所述的分流管5由凹形滤网9,竖管 10,分流口 11,卡座12,浮方13,横管14,第二分流阀15和混凝土底座16组成,凹形滤网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伟高勇朱端卫周文兵华玉妹范俊楠张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