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泰平专利>正文

隐藏拉绳的帘幕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15963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8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藏拉绳的帘幕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包含一连接管、一拉棒和一省力机构,以连接管联结于一顶轨,在顶轨安装一出入于连接管的绳组,供省力机构连接在绳组和拉棒之间,使拉棒吊挂在连接管里面。当拉棒顺着连接管长度方向往外位移,连带省力机构驱使绳组持续深入连接管中,达到隐藏绳组的目的,兼具省力功能,避免意外事件发生,却不会影响帘幕的展开与收合动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藏拉绳的帘幕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帘的帘幕开启与收合技术,特别是指一种隐藏拉绳的帘幕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习知窗帘,像罗马帘、百折帘与百叶帘等,具有一顶轨,固定在建筑物紧邻窗户的壁面上,供一帘幕悬吊在顶轨下方。此帘幕可以是折状布料或复数叶片等,被一绳组调整收合或展开动作,用以遮蔽阳光或是阻挡他人视线。如图1、图2所示,窗帘10的帘幕是许多并排在一起的叶片11,受限于两悬吊绳组 12而横跨在对应的绳梯段13上面。各悬吊绳组12分别跨越一安排在顶轨16的滚筒14圆周面,二者因应系结手段产生连带关系,支持一加重组件15吊挂在两悬吊绳组12的下方。 这些滚筒14套在同一传动轴18上,利用一安排在顶轨16的转向组件17,将一旋转棒19的扭矩转换成传动轴18的旋转动能,驱使滚筒14同向转动,连带悬吊绳组12调整叶片11的扬升角度。前述叶片11被一拉绳组20穿过。此拉绳组20交错于绳梯段13,两端与加重组件15相连,其余部份进入顶轨16内部,通过一夹线机构21而局部垂落在顶轨16外面,决定各叶片11和加重组件15相对顶轨16作升降运动。但是,叶片11上升的收合动作,会相对增加拉绳组20垂落顶轨16的长度,容易被不当的使用;特别是孩童拿来嬉戏玩耍,很可能发生窒息的意外事故。因此,如何隐藏拉绳,避免意外事件发生,却不会影响帘幕的展开与收合动作,就成为本技术亟待解决的课题。有鉴于此,本设计人深入探讨先前技术的问题,凭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经验,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终于成功地开发出一种窗帘结构,以改善习用窗帘的问题, 向贵局提出专利申请,获编第100209460号进行审查。本设计人不以此自满,秉持精益求精的理念,再次创作一种隐藏拉绳的帘幕调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在不影响窗帘展开与收合动作的前提下提供一种隐藏拉绳的帘幕调整装置,提升操控性能,避免意外事件发生。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隐藏拉绳的帘幕调整装置,包含一连接管,该连接管一端联结于一顶轨,允许一安装于顶轨的绳组出入于连接管;一拉棒,局部进入连接管里面;及一省力机构,连接在绳组和拉棒之间,使拉棒吊挂在连接管里面;当拉棒顺着连接管长度方向往外位移,连带省力机构驱使绳组持续深入连接管中。该连接管另一端联结一中空的副管,所述省力机构安排在连接管与副管之间,拉棒局部露出副管外面。该副管包含一第一管片与一第二管片,各管片一端与连接管具备钩扣关系,并在两管片合并处设有一卡合结构,使省力机构组装在连接管与两管片之间。该副管包含一封盖,该封盖封住两管片异于连接管的端部开口,该封盖具有一被拉棒穿过的贯穿孔。该卡合结构包含至少一沟槽,沿副管长度方向陷入第二管片内壁;至少一凸条,依副管长度方向成形于第一管片相对沟槽的部位。该省力机构包括一动滑轮座,连接有二滑轮;一绳索,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前述绳组绕行两滑轮之一,使动滑轮座吊挂在连接管里面,而绳索第一端系紧两管片之间,其余部分绕行于动滑轮座的另一滑轮,绳索第二端与拉棒进入连接管的部位系结在一起。该省力机构还包含至少一定滑轮,此定滑轮轴接于两管片之间,可自转运动,绳索局部绕行于定滑轮的圆周面。以上所述拉棒外露部位被一握持件保护,此握持件沿着拉棒长度方向作往复位移,受限一阻滞机构而可停留在拉棒既定位置。该阻滞机构包含一致动件,安装在握持件,可灵活摆动,该致动件具有一孔洞;一压缩弹簧,介于致动件和握持件之间,推动致动件维持偏摆状态;所述拉棒穿过孔洞与压缩弹簧,使致动件受力偏摆,连带孔洞壁面同时干涉拉棒外表,令握持件滞留在拉棒既定位置。或者,该阻滞机构包含一致动件,安装在握持件,可灵活摆动,该致动件具有一孔洞和一弯曲部;一压缩弹簧,介于致动件和握持件之间,推动致动件维持偏摆状态;一按键,其与弯曲部具备连带关系,局部露出握持件;藉由拉棒穿过孔洞与压缩弹簧,使致动件受力偏摆,连带孔洞壁面同时干涉拉棒外表,令握持件滞留在拉棒既定位置。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隐藏拉绳的帘幕调整装置的拉棒顺着连接管长度方向往外位移,连带省力机构驱使绳组持续深入连接管中,执行帘幕收合的动作。在握持件被使用者下拉一段长度时,连带拉棒牵引省力机构同步作动,进而控制绳组深入连接管里面。按压致动件解除孔洞壁面与拉棒的干涉作用,让握持件顺着拉棒长度方向位移,松开致动件的外力,以压缩弹簧的弹力推动致动件偏摆,使孔洞壁面对拉棒再度形成干涉作用,达到握持件滞留拉棒既定位置的效果。多次反复动作后,即可完成帘幕收合目的,而且外露的拉棒不利于弯折,纵使被孩童拿来嬉戏玩耍,也不易发生绕颈窒息的意外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式窗帘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调整装置实施在传统式窗帘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图。图4为图3中调整装置与衔接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连接管与副管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调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调整装置组装状态的剖视图。图8、图9为表现握持件驱使拉棒执行调整作业的连续动作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调整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关于副管的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调整装置第三较佳实施例有关阻滞机构的剖视图。标号说明
技术介绍
中10窗帘11叶片12悬吊绳组13绳梯段14滚筒15加重组件16顶轨17转向组件18传动轴19旋转棒20拉绳组21夹线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中30支持座31衔接机构32系绳件33支杆34凸点40调整装置41连接管42圆孔43扣合孔44拉棒45小孔46螺丝47垫圈50副管51第一管片52第二管片53薄弧部54钩块55轴接组件56倒钩57轮盖58凸条59沟槽60省力机构61定滑轮62绳索63笛一雜弟 兄而64第二端65滑轮66动滑轮座70握持件71环壁72方孔73轴孔74簧槽75棒孔80阻滞机构81致动件82扁轴83孔洞84压缩弹簧85按键86弯曲部87外扩部90封盖91贯穿孔92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3所示的窗帘10,其不同于
技术介绍
之处在于顶轨16旁边紧固一支持座30,支持座30下面是一衔接机构31 (如图6所示),衔接机构31与一调整装置40相连, 允许拉绳组20被夹线机构21挟持且外露于顶轨16的部份,出入于衔接机构31而隐藏在悬空的调整装置40里面。 请续参阅图4,该支持座30是薄片体,弯成既定形状且罩在夹线机构21外面,在支持座30外部布置一活动的系绳件32与一支杆33。系绳件32系结前述拉绳组20露出顶轨 16的对折处,而支杆33下方吊挂衔接机构31,此衔接机构31沿图式纵向予以贯通(如图3 所示),允许拉绳组20露出顶轨16的剩余部份坠入衔接机构31中。该调整装置40宛如棍棒,共分三节而具有容纳空间,足以隐藏拉绳组20通过衔接机构31的部份。图3中,靠近顶轨16的第一节是连接管41,此连接管41两端之一与衔接机构31底部具备插入或套接关系,在连接管41的管壁贯穿一对圆孔42,供衔接机构31对应的凸点34予以卡合(见图4)。第二节是副管50,利用一对突出管口的钩块54,与连接管 41另一端在管壁相对位置贯穿的扣合孔43钩扣在一起,致使副管50结合连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泰平
申请(专利权)人:刘泰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