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转换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3362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8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源转换器结构,此电源转换器结构包括壳体、电路基板、插头模块及盖体,壳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及相对容置空间形成底壁及环壁,环壁设有插销通道,环壁对应每一插销通道形成有开口;电路基板固置在容置空间;插头模块容设于容置空间并和电路基板电性连接,插头模块包含基体及枢接在基体的插脚,基体对应插销通道套设,插脚容纳并旋转于插销通道且经由开口凸出于壳体;盖体盖合壳体。藉此,插头模块容设于壳体内部,而使壳体内部可设有更多卡合点对应插头模块卡固,以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进而增加电源转换器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转换器,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转换器结构
技术介绍
电器用品均具有一电源转换器,电源转换器具有内含变压装置的一本体,本体上固设有一插头,插头可插设于一规格相符的插座上的插孔,以获得运转用的电力令电器产品运转。但是,由于本体容置有变压装置,因此体积较大,以致使用时容易遮挡插座上其它的插孔,导致被遮挡的插孔无法供其它插头插设;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业界已设计出一种薄型电源转换器。传统的薄型电源转换器,如图1至图2所示,其主要包含一本体10及一导电插头 20,本体10具有面积较大的底部及围设在底部周围且面积较小的侧部,此本体10于底面设有一容槽101 ;导电插头20对应容槽101设置并枢接于本体10底部及侧部的交接处,使导电插头20可伸出于本体10的侧部,或导电插头20可收入容槽101中。藉此,当导电插头 20插入插座时,因为导电插头20设置于本体10面积较小的侧部,故不会影响到相邻插孔的使用,以提升使用便利性。然而,上述薄型电源转换器,其导电插头20的末端具有一枢接杆201,此导电插头 20仅通过枢接杆201和本体10卡合,导致薄型电源转换器的整体强度不佳,相对下,也降低薄型电源转换器的使用寿命;详细说明如下,此薄型电源转换器长期使用时,枢接杆201和本体10之间若有磨损的发生,则导电插头20就会晃动的问题,更甚者,导电插头20会脱落于本体10,导致使用者必须重新购买电源转换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转换器结构,其是利用插头模块容设于壳体内部,而使壳体内部可设有更多卡合点对应插头模块卡固,以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进而增加电源转换器的使用寿命。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电源转换器结构,包括一壳体,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壳体相对该容置空间形成一底壁及一环壁,该环壁朝该容置空间方向设有二插销通道,该环壁对应每一该插销通道形成有一开口 ;一电路基板,固置在该容置空间;一插头模块,容设于该容置空间并和该电路基板电性连接,该插头模块包含一基体及枢接在该基体的一插脚,该基体对应该二插销通道套设,该插脚容纳并旋转于该二插销通道且经由该开口凸出于该壳体;以及一盖体,对应该壳体盖合。 上述的电源转换器结构,其中该开口为相互垂直的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 上述的电源转换器结构,其中该插脚具有一插接段,该插接段经由该第一开口以末端裸露方式凸出于该壳体。上述的电源转换器结构,其中该环壁对应该插销通道的插设方向设有一凹陷,该基体具有对应该凹陷的一突出部,该突出部和该凹陷相互卡掣。上述的电源转换器结构,其中该电路基板固定在该底壁,该插脚的插接方向是与该电路基板呈垂直方向。上述的电源转换器结构,其中该基体设有一凹槽,该插脚容设于该凹槽,且该二插销通道插设卡合于该凹槽。上述的电源转换器结构,其中该插头模块包含有装设在该基体的一对导电端子, 每一该导电端子一端电性连接该电路基板,该插脚一端具有一插接段另一端具有该导电凸部,该导电凸部抵接该导电端子。上述的电源转换器结构,其中该插头模块包含有连接在该基体的一弹臂,该插脚与该基体的枢接处形成一调整凸块,该调整凸块具有多个卡掣段,该多个卡掣段与该弹臂形成多段式调整定位。上述的电源转换器结构,其中该底壁设有一嵌合部,该基体设有一滑套部,该滑套部对应该嵌合部套设嵌合。上述的电源转换器结构,其中该盖体和该底壁呈平行设置,该盖体设有一卡合部, 该基体设有一卡接部,该卡接部对应该卡合部卡掣定位。本技术还具有以下功效,插头模块容设于壳体内部,而使壳体内部可设有更多卡合点对应插头模块卡固,以避免电源转换器长期使用下,插脚和壳体之间若有磨损的发生,导致插脚发生晃动或脱落,故本技术可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进而增加电源转换器的使用寿命。另外,壳体的环壁的高度小于底壁的宽度,插脚又对应环壁设置,因此,插脚插设于一规格相符的外部插座时,因插脚设置于壳体宽度较小的环壁,故不会影响到插座上相邻插孔的使用,以提升电源转换器的使用便利性。又,本技术电源转换器可折收插脚,以保护插脚并避免插脚受到刮伤或损坏,且插脚不使用时可收纳至二插销通道,而让使用者可方便收纳及便利携带本技术电源转换器。再者,该多个卡掣段与弹臂相互多段式调整定位,进而使插脚32具有开启或关闭的两种状态;同时,插脚于开启或关闭的两种旋转定位状态时,弹臂会短暂拍击各卡掣段而造成声响,以让使用者作为定位的判断,以避免发生插脚折收不完全或导电凸部与导电端子抵接不完全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现有的薄型电源转换器的组合示意图;图2现有的薄型电源转换器的另一组合示意图;图3本技术插头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图4本技术电源转换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5本技术电源转换器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6本技术电源转换器结构的另一组合示意图;图7本技术电源转换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8本技术电源转换器结构的又一组合示意4图9本技术电源转换器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0本技术电源转换器结构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1本技术电源转换器结构的又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2本技术电源转换器结构的再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现有技术10…本体101…容槽20…导电插头201…枢接杆本技术1...壳体11…容置空间12…底壁121…嵌合部13…环壁131…插销通道132 …开口1321 …第一开口1322 …第二开口133…凹陷2…电路基板3…插头模块31…基体311…凹槽312…卡接部313…滑套部314…突出部32…插脚321…插接段322…导电凸部323…调整凸块3231…卡掣段33…导电端子34... 3单臂4…盖体41…卡合部100…外部电线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将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的附图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技术。请参考图3至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源转换器结构,此电源转换器结构主要包括一壳体1、一电路基板2、一插头模块3及一盖体4。壳体1为一矩形壳体,但不以此为限,壳体1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11,壳体1相对容置空间11形成一底壁12及一环壁13,且环壁13的高度小于底壁12的宽度,环壁13朝容置空间11方向设有二插销通道131 ;每一插销通道131呈一自环壁13朝容置空间11方向延伸U字状隧道,且环壁13对应每一插销通道131形成有一开口 132,开口 132是为相互垂直的一第一开口 1321及一第二开口 1322,又,环壁13对应插销通道131的插设方向设有一凹陷133 ;另外,底壁12设有一嵌合部121,嵌合部121为一矩形环块,但不以此为限。电路基板2固置在底壁12,且电路基板2和底壁12呈平行设置。插头模块3容设于容置空间11并和电路基板2电性连接,插头模块3包含一基体 31、枢接在基体31的一插脚32、装设在基体31的一对导电端子33及连接在基体31的一弹臂34,基体31对应二插销通道131套设,插脚32容纳且旋转于二插销通道131,并插脚32 经由开口 132凸出于壳体1。详细说明如下,基体31设有一凹槽311,插脚32容设于凹槽311,且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转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壳体相对该容置空间形成一底壁及一环壁,该环壁朝该容置空间方向设有二插销通道,该环壁对应每一该插销通道形成有一开口 ;一电路基板,固置在该容置空间;一插头模块,容设于该容置空间并和该电路基板电性连接,该插头模块包含一基体及枢接在该基体的一插脚,该基体对应该二插销通道套设,该插脚容纳并旋转于该二插销通道且经由该开口凸出于该壳体;以及一盖体,对应该壳体盖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开口为相互垂直的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脚具有一插接段,该插接段经由该第一开口以末端裸露方式凸出于该壳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环壁对应该插销通道的插设方向设有一凹陷,该基体具有对应该凹陷的一突出部,该突出部和该凹陷相互卡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胜
申请(专利权)人: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