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尔键专利>正文

改进型粉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083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型粉碎机,采用密集式齿盘、双出料口及磨米替换组件等主要特征结构的不同组合,实现满足高效率粉碎、粉碎后粗细料分离、磨米或以上功能的组合的要求的粉碎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碎设备,尤其是一种改进型的粉碎机。
技术介绍
目前,齿盘式粉碎机通常是动力轴穿过机体,动齿盘在机体内与动力轴相连,定齿盘固定在机门上,机体与机门一侧通过旋转轴式机构相连,机门可以绕着轴扇形开合,另一侧是使二者紧锁的机构,机门上部有一个进料口,机体下部有一个出料口。动力轴带动动齿盘旋转时,物料在动、定齿盘及圈筛形成的空间内四处碰撞并得到粉碎,粉碎后从出料口流出。其不足之处在于功能单一、粉碎效率低下、粉碎后的产物没有进行有选择的分离。锤片式粉碎机取消了定齿盘,并将动齿盘改换成活动锤片。其效率虽然提高,但仍然是一个出料口,无法将粗细料分开,同时没有磨米功能的配合机构。磨米机一般都是圆台形砂轮绕着垂直的动力轴水平旋转,米靠通过砂轮锥形面与固定橡胶的间隙时的摩擦得到去皮,由于是垂直的动力轴,所以很难与水平动力轴的粉碎机结合成一体,功能很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与解决粉碎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多种问题,本技术对原始粉碎机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方案为了提高齿盘式粉碎机的粉碎效率,专利技术采用密集式的动、定齿盘,将原先的“打”式变成“切”式,使得同等型号粉碎机的粉碎效率提高5倍以上。为了解决专利技术中密集式动、定齿盘开合困难的问题,专利技术在机门与机体间采用直插式开合机构,使得动、定齿盘顺利开合、锁紧。为了解决专利技术中部分干料粉碎过程中产生热量的问题,专利技术在机体与动齿盘间增加风力装置,使得粉碎中产生的热量能很快散出,增大了粉碎干料时转速可以提升的范围。为了使粉碎机(包括齿盘式与锤片式)能够将粉碎后的产物进行有选择的分离,专利技术将机体原先的单一出料口改为沿着动力旋转方向的第一、第二两个出料口,并且在第一出料口上方覆盖一个分离筛片,使得粉碎后的物料经过圈筛后,被分成细料与粗料并分别从第一与第二出口流出。为了加强专利技术的分离效果,专利技术在机体内增加风力装置,使细料从粗料中分离的效果更好。为了使粉碎机能够磨米,将粉碎机内部的粉碎装置做成可拆卸式,将机体一侧粉碎装置换成可拆卸式砂轮,机门侧换上可拆卸式挡板,并使用带有出料口的圈筛,使得粉碎机同时具备了磨米功能。为了使粉碎机磨的米能够与皮料分开,同时采用专利技术与的特征结构,使磨米时皮料从第一出料口流出,米从第二出料口流出。为了使专利技术磨米功能的分离效果更好,在机体内增加风力机构,使得皮料在风压下基本经过筛片分离出去。为了分离专利技术磨米时第二出料口米中混杂的少量皮,在机体上添加一个净风管道,净风管道一端在第二出料口下方,另端伸入机体内,使米中混杂的皮基本上全部从净风孔通过净风管道吸回到机体内。为了增大专利技术磨米时运动的米粒在砂轮上的分布面积,在可拆卸式砂轮外侧使用弧块外拨轮紧固,使得米粒得到向砂轮外径运动的外拨力,增大了磨米的效率。为了减少专利技术磨米时第二出料口的皮料,同时兼顾粉碎时粗细分离的功能,专利技术在机体内部增加限位柱并采用一种可移动式分离筛片,即筛片在限位柱的限制作用下,可以沿着第二出料口内部下表面向下摩擦滑动,使筛片上端可运动至圈筛出料口下方,使得部分从圈筛出来的皮料可以不必经过分离筛片,直接从第一出料口流去。采用以上方案中特征结构的组合,就可以得到满足多种功能要求的粉碎机。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密集式动齿盘主视图与侧面示意图。图2是密集式定齿盘的正面示意图与侧面示意图(侧面图中只显示了一个定齿)。图3是直插式开合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是带有出料口的圈筛立体示意图与带有可调大小的出料口的圈筛立体示意图。图5是带有风叶片的挡板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弧块外拨轮主视图与侧面示意图。图7是双出机体、圈筛与分离筛片剖切后的示意图。图8是双出机体、带出料口的圈筛、圈筛出料量调节装置、分离筛片与限位柱位置关系图。图9是磨米时机体、风叶挡板、砂轮、外拨轮、机门与机门挡板位置关系图。图中1.动齿盘动力轴孔 2.定齿盘过料口 3.定齿盘紧固螺孔 4.机体 5.机门 6.机门进料口 7.配合螺孔 8.紧固螺帽 9.活结 10.滑动轴棍 11.磨米用圈筛出料口 12.活动门扇 13.连接轴 14.挡板动力轴孔 15.风叶片 16.弧形外拨块 17.外拨轮动力轴孔 18.圈筛 19.机体动力轴孔 20.第二出料口21.第一出料口 22.限位柱 23.分离筛片 24.调节柱拨块 25.调节柱 26.磨米用圈筛 27.弧块外拨轮28.砂轮 29.带风叶的挡板 30.动力轮 31.动力轴 32.机门挡板 33.机门挡板调节柱 34.机门出料口35.机门挡板进料口 36.机门挡板出料口。专利技术——特征结构为密集式动、定齿盘,解释如下密集式动、定齿盘所谓密集,是说相对于原先普通粉碎机旋转后动、定齿间仍有的10mm以上的间隙,专利技术方案齿盘旋转后动、定齿间的间隙一般只有3~5mm。原先动、定齿的粉碎方式为“打”式,即被粉碎物通过在动、定齿及圈筛间的碰撞而得到粉碎;而密集后,被粉碎物主要靠动、定齿的剪切作用即“切”与“搓”的方式得到粉碎。密集式动、定齿盘整体含义是指动、定齿由于其长度与密集度的综合作用,已经超出可以绕着通常旋转半径开合的程度。通常旋转半径是指没有专门进行延伸处理的门轴式旋转半径,其机门上旋转轴与齿盘外径的距离一般在40~100mm之间。而若使密集后的动定齿盘旋转开合,其机门旋转轴与齿盘外径的距离至少要延长到400mm以上。图1与图2分别显示了密集式动齿盘与密集式定齿盘的一种具体实例。专利技术——特征结构为直插式开合结构,解释如下直插式开合结构是说相对于原先的旋转式开合,新结构使定齿盘与动齿间的开合方式改为拔出、插入式,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水平方向的滑动轴与通孔实现滑动开合,采用螺纹与超厚垫片实现紧固。图3显示了这种特征结构的一种具体实例,在机体一侧采用了两个滑动轴(10)与机门(5)上的两个对应通孔来实现滑动开合,并且在轴棍中间增加了可以水平旋转的活结(9)。其它方式可以是单独方轴与方孔的滑动配合结构及滑动轴与通孔的位置互换后的结构等。专利技术——特征结构为风力装置,解释如下风力装置是指在机体与动齿盘间增加风叶或带有风叶的挡板或直接在动齿盘的背面上增加风叶片。图5是带有风叶的挡板的具体实例的立体示意图,在动齿盘背面增加风叶片后也与之相似。专利技术——特征结构为双出机体与分离筛片,解释如下双出机体是说机体下部沿着动力旋转方向分别有第一、第二两个出料口,适用齿盘式与锤片式两种机型。分离筛片是指将第一出料口完全盖住的筛片,为了适应不同筛选要求,分离筛片与机体通常是分离的。图7是上述特征结构的一种具体实例,其中,机体上沿着动力旋转方向分别有第一出料口(21)与第二出料口(20),第二出料口上有一直片式的分离筛片(23),上端有一个弧度;机体与这种分离筛片的适应结构为几对限位柱(22),图中采用了三对。其它实施方式可以是直接在分离筛片下面焊接与第一出料口适应的限位柱或在与第一出料口相适应的套体上固定一层分离筛网。专利技术——特征结构为风力装置,解释如下对于齿盘式粉碎机,其解释与专利技术中相同。对于锤片式粉碎机,风力装置是指在机体与锤片间增加风叶或带有风叶的挡板(如图5所示)。专利技术——涉及部件有圈筛、粉碎装置、砂轮、机门与机门挡板,特征结构为圈筛上带有出料口、可拆卸式配合结构,详述如下磨米用圈筛的特征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粉碎机,其特征是:密集式的动、定齿盘与直插式开合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尔键
申请(专利权)人:孙尔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