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n-situ无碳内衬长水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04165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3 01:57
一种in-situ无碳内衬的长水口,包括水口体,水口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层in-situ无碳内衬。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无碳内衬长水口在钢厂使用效果表明,钢水增碳量明显低于采用传统长水口的钢水。生产IF钢试验中,采用传统长水口钢水增碳量为10ppm,采用无碳内衬长水口后该增碳量均维持在5ppm以下。且因特殊添加剂的应用内衬强度较大,浇钢结束时未发现内部扩孔现象,表明内衬抗钢水化学侵蚀和物理冲刷的能力均达到连铸的要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n-situ无碳内衬长水口
本技术涉及一种in-situ无碳内衬长水口。技术背景钢铁连续铸造是目前钢铁生产的主要工艺,我国目前钢铁连续铸造的比例高达 98%以上,除了极个别钢种外,一般钢种都是通过连续铸造将钢水转化为钢坯的。但对于一些高性能钢种,连铸过程中耐火材料的选用有着较高的标准,超低碳钢浇铸就有这一问题。 超低碳钢在炼钢和精炼过程中采用了特殊的工艺,保证了碳含量小于300ppm。这种钢具有极好的深冲性能和延展性能(如上世纪美国阿姆科公司开发的IF钢用于汽车面板),高强韧性能(如超低碳贝氏体钢,该钢种可用于北极地区大口径高压油气管线),改善传统铁素体不锈钢的耐点蚀性、韧性和加工性能等(如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等等,在工业行业中具有很大的市场。超低碳钢的生产过程除了在炼钢和炉外精炼方面要做大量的工作以外,与钢水接触的所有耐火材料均要朝无碳结合的方向走。在钢包砖、中保工作层耐火材料方面,人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连接钢包和中间包的长水口是除此以外的另一个防止增碳的重要环节。 因此将长水口实行无碳化成为业内努力的目标。传统的长水口产品含碳约20% -30%,该水口均须先行烘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叶君张兰银王志中
申请(专利权)人:华耐国际宜兴高级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