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加药仪的软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02722 阅读:5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3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加药仪的软袋,包括加药仪和软袋袋体,加药仪包括双针、内套和外套;内套的内壁横截面上设有双针弹性支撑装置,外壁上设有两排止口;外套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排、且与止口密封配合的止口环;双针包括基座、上针和下针;内套的一端与软袋袋体连接,下针穿过通孔,基座卡在通孔内,外套套在内套上,上针与外套的封闭端对应。使用时,将内套的内螺纹端焊合在软袋袋体的接口上,将药物容器放置于内套内,套上外套,向下推压外套,可使药物容器与装有溶液的软袋在完全无菌的状态连接,不但密封效果好,而且使用更方便,可反复挤压软袋袋体使药物和溶液充分混合;同时,该软袋结构也简单,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加药仪的软袋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与药物容器连接、易实现与药物容器内的药物混合的带加药仪的软袋。
技术介绍
为了将药物容器内的药物加入输液容器内的溶液中,然后将混合溶液输入诸如医院的临床机构中的病人。现有将药物容器内的药物和输液容器内的溶液进行混合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一、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首先,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将输液容器内的溶液输入药物容器内,然后,也使用该一次性注射器将混合后的溶液移至溶液容器中。因无需另外的装置, 因此在医院的临床机构中通常使用此种方式,但是可能渗入杂质且操作复杂。二、采用诸如双端针或联接管的联接工具将装有溶解药物的容器与装有溶液的容器联接。使装有溶解药物的容器倾斜以使溶解在容器中的药物被注入装有溶液的容器中。 然而,上述操作复杂且费时。特别是当空气中进行在含有药物的容器上打用于连接的孔的操作时,装有的药物被污染的可能性增加。三、为了解决上述两种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开发了一种注射用的药瓶,在该药瓶中,装有用作药物容器的小瓶的囊通过一管子与装有溶液的、具有液体药物出口的一输液容器连接。在该管子中向着小瓶连接有一中空的针,向着输液容器连接有阻断材料,例如由塑料制成的管子。阻断材料阻塞住管子中的通道以防止液体流动。使用该药瓶时,挤压囊中的小瓶,并用中空的针穿过橡皮塞以使与输液容器连接。使用手指打破阻断材料以重新打开管子中的通道,从而使药物和溶液混合。四、相对于上述注射用的药瓶进一步改进的药瓶包括带有液体通道的输液容器, 在输液容器的最顶端具有一盖,在注射用的药瓶中装有溶液或稀释溶液,与该输液容器连接的囊,通过穿过封住进口的橡胶塞与针连接的药物容器,且该药物容器保持在囊中,以及用于将输液容器的内侧与药物容器的内侧连接的流通管装置。此外,该流通管装置包括 中空的空腔针,该针的中间具有一中心,且在两末端具有针尖,连续地使用空腔针的一针尖穿过药物容器的塞子以及使用空腔针的另一针尖穿过输液容器的盖子以将输液容器与药物容器连接的控制装置。该注射用的药瓶的改进在于药物容器与装有溶液的输液容器连接,但是使用中空的针穿过药瓶的橡皮塞和使用手指打破阻断材料的多个操作需要很长的时间。此外,当阻断材料未被完全破坏时,会发生溶液难以通过通道的,且需要许多时间溶解的问题。上述注射用的药瓶存在如下不足流通管装置需要在中间具有一中心且两末端具有针尖的中空的骨整形术针,以及用于控制连接顺序的、形状复杂的控制装置以使骨整形术针的一针尖首先穿过药物容器的塞子,然后使骨整形术针的另一针尖穿过输液容器的盖子。此外,由于注射用的药瓶包括许多构件,制造成本高,并且增加了故障的可能性。同时存在各种大小的药物容器,注射用的常规的药瓶是根据每个药物容器的大小制造的,因此, 由于必须制造与各种药物容器的尺寸相对应的用于生产注射用的药瓶的成型模具会增加制造成本。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中国专利文献CN101242800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输液容器”,包括输液容器,输液容器在一末端具有与药物容器连接的接合构件,在另一末端具有用于释放供注射的液体药物的释放构件;与接合构件形成为一体以容纳药物容器的防护盖;流通针,流通针可沿着药物容器的方向向前移动并且穿过药物容器的塞子,然后插入连接输液容器和药物容器的接合构件中;以及由固定盖、可动盖、可动法兰和固定密封圈组成的防护盖等部件。但该一体式输液容器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流通针的底部伸入输液容器内,长期浸泡在输液容器内的溶液中,难免会对溶液造成污染;二、流通针需连续穿刺两个密封塞,在穿刺过程中,力度难以控制,易打滑;而且流通针易折断,造成药物和溶液报废, 增加了使用难度,对使用者的操作要求较高;三、使用时,食指和中指置于法兰上,使用拇指挤压流通针底座向上推动流通针,由于拇指与流通针底座之间隔着输液容器壁,挤压时易使输液容器壁褶皱,随着挤压次数的增加,输液容器壁的褶皱处易发生破损;四、接合构件上的法兰顶部与固定盖接合处密封不严,将输液容器内的溶液加入药物容器内或将药物容器内的混合液回流于输液容器内时,易发生渗漏;五、该一体式输液容器的组合部件较多, 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与药物容器在完全无菌状态连接,而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带加药仪的软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带加药仪的软袋,该软袋包括加药仪和软袋袋体,加药仪包括双针、内套和外套;所述软袋袋体的一末端具有与内套连接的接口,另一末端具有与输液管连接的输液端;所述内套的两端开口,内套的内壁横截面上设有双针弹性支撑装置,所述双针弹性支撑装置上沿内套的轴线方向设有一通孔,所述内套的外壁上设有两排沿周向设置的止 Π ;所述外套的一端封闭,封闭端上设有一可开启的密封盖,在外套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排沿周向设置、且与内套上的止口密封配合使用的止口环;所述双针包括基座以及中空结构的上针和下针;所述上针和下针分别设置在基座的上方和下方,且针尖向外,上针的内腔和下针的内腔相通;所述内套的一端套在接口上并与接口焊合;所述双针的下针穿过通孔,基座卡在双针弹性支撑装置的通孔内;外套从内套的另一端套在内套上,外套上的止口环与内套上的止口密封配合,上针与外套的封闭端对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套的一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套的内螺纹端套在接口上并与接口焊合。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双针弹性支撑装置的内壁均布多个锯齿型结构的凸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双针弹性支撑装置由内套的内壁圆周上均布设置的数个弹性片组成,数个弹性片在内套的轴线上形成通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基座的外壁均布多个锯齿型结构的凸起。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密封盖上设有可开启密封盖的吊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带加药仪的软袋具有如下优点1、使用该带加药仪的软袋时,只需将内套的内螺纹端套在软袋袋体的接口上并焊合,将药物容器放置于内套内,使双针的上针尖对准药物容器的密封塞,然后将开启密封盖的外套套在内套上,向下推压外套,外套上的最下一个止口环推至内套上的最上一个止口内时,封闭密封盖,使药物容器处于密封状态;混药时,开启密封盖瞬间连通大气,从而才能进一步将外套上的最上一个止口环推至内套上的最上一个止口内时,双针的基座穿过双针弹性支撑装置的通孔,上针穿透药物容器的密封塞,下针穿透接口内的密封塞,挤压软袋袋体便可将软袋袋体内的溶液与药物容器内的药物混合。整个过程,药物容器与装有溶液的软袋袋体可在完全无菌的状态连接,从而使药物与溶液通过短时间的一次接触而混合,不但密封效果好,而且使用更方便。2、使用时,只需推动外套,便可使药物容器处于密封状态或使软袋袋体内与药物容器相通,完全避免了通过输液容器壁向上挤压流通针底座而破坏输液容器壁,可反复挤压软袋袋体使药物和溶液充分混合。3、使用中可实现对用药安全性的监控,防止药物错配、乱配,及不科学用药,为患者提供更可靠地用药信息。4、该软袋主要由软袋袋体、内套、外套、双针以及设置在内套横截面上的双针弹性支撑装置组成,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带加药仪的软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加药仪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宇李科赵柳英张昱周兵王英赵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