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景阳专利>正文

双电容控制玻璃上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9878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17:59
一种双电容控制玻璃上升装置,其构造由电源输入正极线、电源负极线、电源输出正极线、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一可控硅、第二可控硅组成。当按动玻璃升降开关时,电源经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分别向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充电,因第一电容器的电压在13.5V时第一可控硅即导通,而第二电容器的电压需达到15V时第二可控硅才导通,即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在充满电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时间差,那么第一可控硅和第二可控硅的放电电压就持续在13.5V和15V之间,实现了双电容提升电压控制玻璃上升的功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电容控制玻璃上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的玻璃升降系统,具体的讲是一种双电容控制玻璃上升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的玻璃升降器均采用原车蓄电池的电源作为电机马达的电源,而蓄电池的电能经电源开关、保险丝、插头、开关,最后到达电机马达,虽然蓄电池的电能在12. 8V, 但是,经过这些开关及线路后(同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线路老化更是严重),最后到达电机马达的电压只有IOV左右,导致电机马达升起无力,致使升降器因电压不足引起的电机马达温度过高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容控制玻璃上升装置,使得在保证原升降器系统构造简单的基础上,还具有提高升降器的动力。本专利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双电容控制玻璃上升装置主要由电源输入正极线、电源负极线、电源输出正极线、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一可控硅、第二可控硅组成。其特征是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电源输入正极线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电容器和第一电阻器的一端以及第一可控硅的集电极并联,第一电容器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线连接,第一电阻器的另一端与第一可控硅的触发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电源输入正极线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电容器和第二电阻器的一端以及第二可控硅的集电极并联,第二电容器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线连接,第二电阻器的另一端与第二可控硅的触发端连接,第一可控硅和第二可控硅的放电极与电源输出正极线并联。把电源正极输入线与原车的玻璃升降开关输出线连接,电源负极线与车辆负极或地线连接,电源输出正极线与升降器的输入线连接。当按动玻璃升降开关时,电源经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分别向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充电,因第一电容器的电压在13. 5V时第一可控硅即导通,而第二电容器的电压需达到15V时第二可控硅才导通,即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在充满电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当第一电容器放电后,因第一可控硅的触发端电压下降,第一可控硅截止,而此时,第二可控硅达到了开通电压,第二电容器放电,在第二电容器放电的过程中,第一电容器也同时在接受充电,当第一电容器的电压达到第一可控硅的触发电压时,第一可控硅再次导通,如此循环,那么第一可控硅和第二可控硅的放电电压就持续在13. 5V和15V之间,实现了双电容提升电压控制玻璃上升的功能。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双电容控制玻璃上升装置,具有解决原设计电压偏低所造成的玻璃上升困然的功能。附图说明3附图是本专利技术双电容控制玻璃上升装置的构造图。图中1.电源输入正极线,2.电源负极线,3.电源输出正极线,4.第一二极管, 5.第二二极管,6.第一电容器,7.第二电容器,8.第一电阻器,9.第二电阻器,10.第一可控硅,11.第二可控硅。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是本专利技术双电容控制玻璃上升装置的构造图,其构造包外电源输入正极线1、 电源负极线2、电源输出正极线3、第一二极管4、第二二极管5、第一电容器6、第二电容器 7、第一电阻器8、第二电阻器9、第一可控硅10、第二可控硅11。在附图中,第一二极管4的阴极与电源输入正极线1连接,第一二极管4的阳极与第一电容器6和第一电阻器8的一端以及第一可控硅10的集电极并联,第一电容器6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线2连接,第一电阻器8的另一端与第一可控硅10的触发端连接,第二二极管5的阴极与电源输入正极线1 连接,第二二极管5的阳极与第二电容器7和第二电阻器9的一端以及第二可控硅11的集电极并联,第二电容器7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线2连接,第二电阻器9的另一端与第二可控硅11的触发端连接,第一可控硅10和第二可控硅11的放电极与电源输出正极线3并联。第一二极管4及第二二极管5均采用IN5004整流二极管。第一电容器6采用13. 5V1000 μ f电解电容器。第二电容器7采用15ν 000μ ·电解电容器。第一电阻器8采用33Κ电阻器。第二电阻器9采用22Κ电阻器。第一可控硅10和第二可控硅11均采用ΤΥΝ612单向可控硅。权利要求1.一种双电容控制玻璃上升装置,其构造由电源输入正极线、电源负极线、电源输出正极线、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一可控硅、第二可控硅组成,其特征是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电源输入正极线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电容器和第一电阻器的一端以及第一可控硅的集电极并联,第一电容器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线连接,第一电阻器的另一端与第一可控硅的触发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电源输入正极线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电容器和第二电阻器的一端以及第二可控硅的集电极并联,第二电容器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线连接,第二电阻器的另一端与第二可控硅的触发端连接,第一可控硅和第二可控硅的放电极与电源输出正极线并联,电源正极输入线与原车的玻璃升降开关输出线连接,电源负极线与车辆负极或地线连接,电源输出正极线与升降器的输入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容控制玻璃上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二极管及第二二极管均采用IN5004整流二极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容控制玻璃上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容器采用13. 5V1000 μ f电解电容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容控制玻璃上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电容器采用15ν 000μ f电解电容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容控制玻璃上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阻器采用33K电阻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容控制玻璃上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电阻器采用22K电阻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容控制玻璃上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可控硅和第二可控硅均采用TYN612单向可控硅。专利摘要一种双电容控制玻璃上升装置,其构造由电源输入正极线、电源负极线、电源输出正极线、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一可控硅、第二可控硅组成。当按动玻璃升降开关时,电源经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分别向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充电,因第一电容器的电压在13.5V时第一可控硅即导通,而第二电容器的电压需达到15V时第二可控硅才导通,即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在充满电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时间差,那么第一可控硅和第二可控硅的放电电压就持续在13.5V和15V之间,实现了双电容提升电压控制玻璃上升的功能。文档编号E05F15/00GK202249400SQ20112038271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庄景阳 申请人:庄景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景阳
申请(专利权)人:庄景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