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金棠专利>正文

一种电筒灯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9021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筒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筒灯头结构为不锈钢灯头体,在不锈钢灯头体内设有前端部的通腔、后部的内螺纹连接腔以及前端部的通腔与后部的内螺纹连接腔之间的反光杯盛纳腔,所述前端部的通腔内壁是通过喷砂工艺处理后的喷砂壁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寿命长而且照射出来的光线纯、亮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筒灯头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筒
,具体说是一种电筒灯头结构的改进技术。技术背景目前的电筒灯头结构一般由灯头体构成,市面上的灯头体有的是采用铝合金的材质,虽然照射的光线也比较纯亮,但因铝合金不耐磨,使用寿命短,还有的是采用钢的材质, 虽然在其内壁会涂上油漆,遮盖表面上的一些矿物质,但因长时间使用或是接触到水,油漆会容易脱落,在太阳光下,就带有某一种颜色如蓝色的矿物质,所照射出来的光线会带有彩色,改变了电筒本身射出来的光线,在珠宝鉴定时把珠宝本身的颜色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而且使电筒照射出来的光线纯、亮的电筒灯头结构。一种电筒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筒灯头结构为不锈钢灯头体,在不锈钢灯头体内设有前端部的通腔、后部的内螺纹连接腔以及前端部的通腔与后部的内螺纹连接腔之间的反光杯盛纳腔,所述前端部的通腔内壁是通过喷砂工艺处理后的喷砂壁面。所述不锈钢灯头体前端小后端大,不锈钢灯头体内前端部的通腔、反光杯盛纳腔及后部的内螺纹连接腔依次增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由于电筒灯头结构为不锈钢灯头体即灯头采用不锈钢的材质,耐磨, 防水圈到灯头口端的空腔即不锈钢灯头体前端部的通腔内壁是利用喷砂工艺把表面上的一些矿物质给遮盖,这样一来,所照射出来的光线很纯、很亮,避免光线射出时受内壁表面的影响出现杂光,特别是喷砂工艺采用的是压缩空气为动力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如铜矿砂、石英砂、铁砂、海砂、金刚砂等高速喷射到前端部的通腔内壁,使通腔内壁面发生变化,由于磨料对通腔内壁面的冲击和切削的作用,使通腔内壁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粗糙度,而且喷砂可随意实现通腔内壁面不同的反光,这样相当于在灯头口端的空腔即不锈钢灯头前端部的通腔内壁获得了一层把表面上的一些矿物质给遮盖的光滑层,从而使得所照射出来的光线很纯、很亮,而不会出现通过涂上油漆所带来的缺陷,从而具有达到使用采用铝合金的材质的效果,使用寿命长,保持光线的亮度和纯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筒灯头结构对中剖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筒灯头结构使用时沿其轴线对中剖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电筒灯头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电筒灯头结构为不锈钢灯头体1,在不锈钢灯头体1内设有前端部的通腔11、后部的内螺纹连接腔12以及前端部的通腔与后部的内螺纹连接腔之间的反光杯盛纳腔13。其中前端部的通腔11内壁是通过喷砂工艺处理后的喷砂壁面,具体来说,前端部的通腔11内壁是通过喷砂工艺处理后的喷砂壁面,即前端部的通腔11内壁是是喷砂工艺面,喷砂工艺采用的是压缩空气为动力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如铜矿砂、石英砂、铁砂、海砂、金刚砂等高速喷射到前端部的通腔内壁,使通腔内壁面发生变化,由于磨料对通腔内壁面的冲击和切削的作用,使通腔内壁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粗糙度,而且喷砂可随意实现通腔内壁面不同的反光,这样相当于在灯头口端的空腔即不锈钢灯头前端部的通腔内壁获得了一层把表面上的一些矿物质给遮盖的光滑层,从而使得所照射出来的光线很纯、很亮。不锈钢灯头体1前端小后端大,不锈钢灯头体内前端部的通腔11、反光杯盛纳腔13及后部的内螺纹连接腔12依次增大。如图2是技术电筒灯头结构使用时的结构即在反光杯盛纳腔13安装有防水圈2、镜片3和反光杯4,而且在反光杯4的后端部设有外螺纹,反光杯4通过其外螺纹与不锈钢灯头体内螺纹连接腔上的内螺纹配合连接,防水圈2为0型胶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筒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筒灯头结构为不锈钢灯头体,在不锈钢灯头体内设有前端部的通腔、后部的内螺纹连接腔以及前端部的通腔与后部的内螺纹连接腔之间的反光杯盛纳腔,所述前端部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金棠
申请(专利权)人:沈金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