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门窗五金领域,提供一种钩锁,包括壳体和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安装于壳体之内,包括用于拨动传动件的拨动件,所述传动件上开设有一拨动槽,所述拨动件设有一拨动柱,所述拨动柱与拨动槽可接触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只需旋转拨动件,所述拨动件上的拨动柱拨动拨动槽,从而带动传动件上下运动,实现控制钩锁开启和闭合的目的。由于所述钩锁的结构比较简单,在方便了产品制造的同时还大幅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钩锁的锁具。(*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门窗五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钩锁以及包括该钩锁的锁具。
技术介绍
钩锁是一种常见的锁具,广泛安装于各种门窗(特别是铝合金门窗)之上,使用者一般通过用手直接拨动钩锁上的传动件来实现钩锁的开启和闭合。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市场上也推出了利用其他五金件来控制钩锁的开启和闭合,使用这种产品后,消费者可以在门窗外(内)控制安装在门窗内(外)钩锁的开启和闭合。所述用于控制钩锁的五金件有多种,较为常用的是配合钩锁。具体来说,将所述配合钩锁安装于钩锁的对面且与钩锁连接,使用通过操作配合钩锁来控制传动件的运动从而实现控制钩锁的开启和闭合。但是,现有配合钩锁与钩锁的连接方式以及控制过程相当复杂,因此对制造工艺要求较高,不利于产品的制造以及成本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钩锁,旨在解决现有钩锁与配合钩锁之间连接方式以及控制过程过于复杂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钩锁,包括壳体和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安装于壳体之内,包括用于拨动传动件的拨动件,所述传动件上开设有一拨动槽,所述拨动件设有一拨动柱,所述拨动柱与拨动槽可接触连接。其中,所述拨动槽位于传动件的一侧,所述拨动件可转动的安装于壳体内。其中,所述拨动件的上部设有一凸块,所述凸块上设有一凸块圆孔,所述壳体设有一壳体圆柱,所述凸块圆孔装置于壳体圆柱上。其中,所述传动件上设有定位部,所述壳体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部的形状、厚度与定位槽的相适配。其中,所述拨动柱上设有拨动柱斜面,所述拨动柱斜面的高度与定位槽的厚度相适配。其中,所述传动件为塑胶制成。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只需旋转拨动件,所述拨动件上的拨动柱拨动拨动槽,从而带动传动件上下运动,实现控制钩锁开启和闭合的目的。由于所述钩锁的结构比较简单,在方便了产品制造的同时还大幅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具,包括钩锁和与钩锁配合连接的钩锁控制件,所述钩锁控制件包括一钩锁连接件,所述拨动件的下部设有一拨动件连接端,所述拨动件连接端与钩锁连接件连接。其中,所述钩锁控制件为配合钩锁,所述钩锁连接件安装于配合钩锁之上,该钩锁连接件呈U字形,所述拨动件连接端与钩锁连接件相适配。其中,所述拨动件连接端设有两个与连接孔,所述钩锁连接件与连接孔配合连接。其中,所述配合钩锁上设有锁芯,所述钩锁连接件与锁芯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钩锁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拨动件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拨动件的主视图。图4A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拨动件的立体图。图4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拨动件的另一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拨动件与钩锁的正面安装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拨动件与钩锁的反面安装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拨动件安装到传动件时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拨动件安装到壳体内时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合钩锁的正面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合钩锁的反面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合钩锁安装片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钩锁连接件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钩锁与配合钩锁的装配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钩锁与配合钩锁另一装配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钩锁与配合钩锁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8,本技术提供一种钩锁1,所述钩锁1包括壳体11、传动件2和拨动件3,所述传动件2安装于壳体1内,其可在壳体1内上下移动,该传动件2上设有一传动件拨动叉24,该传动件2通过传动件拨动叉24带动传动杆(图中未示出)移动,从而实现控制门窗开启和闭合。请参阅图1-8,所述传动件2的一侧设有拨动槽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拨动槽21 为一方槽;所述拨动件3可转动的安装于壳体11内,该拨动件3上设有一拨动柱31,所述拨动柱31与拨动槽可接触连接。具体来说,所述拨动件3可转动的设置于壳体11内,所述拨动柱31放置于拨动槽21内,顺时针旋转拨动件3,所述拨动柱31拨动传动件2向下移动; 反之,逆时针旋转拨动件3,所述拨动柱31拨动传动件2向上移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只需在传动件2上设置一个拨动槽21并在拨动槽21处设置一拨动件3,就可通过旋转拨动件3来实现拨动传动件2上下移动。由于上述结构非常简单,可大幅降低钩锁的制造难度以及制造成本。请参阅图1-8,该拨动件3的上部设有一凸块34,所述凸块34上设有一凸块圆孔 341,所述壳体1设有一壳体圆柱12,所述壳体圆柱12与凸块圆孔341相适配,所述凸块圆孔341装置在壳体圆柱12上。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所述拨动件3就可以壳体圆柱12为中心在壳体1内旋转,不仅非常稳固,而且不易从壳体1内脱落。请参阅图1-8,所述传动件2上设有定位部22、23,所述壳体1上设有定位槽11,所述定位部22、23的形状、厚度与定位槽11的相适配。具体来说,所述定位槽11开设于壳体 1的中部,所述定位部22、23分别设置于传动件2的两侧,该定位部22、23的长度、两端的形状以及厚度均与定位槽11相适配,当传动件2移动至定位槽11处时,所述定位部22、23进入定位槽11中,由于所述定位槽11限制了定位部22、23的移动,所述传动件2不可上下移动。此外,由于所述定位部22、23的厚度A与定位槽11的厚度C基本相同,因此当所述定位部22、23进入定位槽11中时,所述定位部22、23与壳体1基本持平,不仅十分美观,而且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需要锁闭钩锁1时,将传动件2移动至定位槽11处,所述钩锁ι带动传动杆锁闭门窗,由于定位槽11能有效的限定传动件2的移动,有效的避免了他人通过移动传动杆或拨动叉24等方式开启门窗,起到较好的防盗作用。请参阅图1-8,所述拨动柱31上设有拨动柱斜面311,所述拨动柱斜面311的高度与定位槽11的厚度相适配,所述传动件2为塑胶制成,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当然,传动件2 也可采用其他有一定柔韧性的材料制作。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旋转拨动件2时,所述拨动柱31上的拨动柱斜面311下压传动件2,由于所述拨动柱斜面311的高度与定位槽11的厚度C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拨动柱斜面311的高度B等于或略大于定位槽11的厚度C,因此所述传动件2上的定位部22被拨动柱31下压到定位槽11的下方,所述定位槽11不再阻挡传动件2的移动,此时,继续旋转拨动件3,所述拨动件3会拨动传动件2,从而开启钩锁。请结合参阅图9-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锁具,所述锁具包括钩锁1和一钩锁控制件,所述钩锁1和钩锁控制件分别安装于门窗的两侧并配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钩锁控制件为配合钩锁4。请结合参阅图9-15,所述钩锁1上的拨动件2的下部设有一拨动件连接端32,所述配合钩锁4设有锁芯5、钩锁连接件41和钩锁连接件固定件42,所述锁芯5安装于配合钩锁4的下部,所述钩锁连接件固定件42将钩锁连接件41固定在锁芯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海,
申请(专利权)人:傅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