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水射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883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将臭氧溶解于水的气水射混器,它是由同轴沿轴线依次设置的进水管、文丘里喷射管、射流吸气腔、气水混合腔、溶气腔、出水管组合而成的柱形装置,而进水管与文丘里喷射管相连,射流吸入腔与气水混合腔之间设有中心通孔,气水混合腔与溶气腔的间壁上则设有二个以上的通孔,出水管与溶气腔相连接,射流吸气腔设有气体引入的通孔或通入接口。其射流和混溶为一体,采用文丘里射流混合和多次变腔紊流混溶强化的方式,利用水流的流速、流动方向以及流动所产生的紊流现象使气体多次和液体充分混溶,在一个不大的空间里达到普通大混溶装置同样的效果,有效地降低了空间的占用,具有体积小,气水混合效果好,效率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气水喷射混合
,具体地说是一种将臭氧溶解于水的气水射混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将臭氧溶解于水中制成的臭氧水可以用于对物品、食品的消毒,但臭氧气体在自然的状态下由于直接与水接触或从水下给气的方式因其比重轻上升的速度快,溶解效果不佳,制备出的臭氧水因溶度很低,不能满足达到消毒的要求,为了提高在水中的溶解度,业内人士通常是采用在水底将臭氧气体分散器将其分散成为细小的气泡,来达到与水有更大的接触面和降低气泡在水中的上升速度,从而增加溶解度,也有用喷嘴喷射形成微负压吸入臭氧气再结合填料来增加气—液接触面的装置,但前者制备出的臭氧水含量实在还是太低,而后者则体积过于庞大,实不能满足制造小型便携式的臭氧水装置的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能将臭氧溶解于水的小型化的高效气水射混器。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具体结构是这样的它由射流和混溶二个基本部分构成,在柱状体内同轴沿轴线依次设置进水管、文丘里喷射管、射流吸气腔、气水混合腔、溶气腔、出水管,其进水管与文丘里喷射管相连,射流吸入腔与气水混合腔设有中心通孔,气水混合腔与溶气腔的间壁上设有二个以上的通孔,出水管与溶气腔相连接,射流吸气腔设有气体吸入的通孔或通入接口;而射流吸气腔可以为环绕文丘里喷射管外侧截面近似于“〗”状的空腔;还有气水混合腔与溶气腔之间的间壁上的连通孔孔径是小于射流吸入腔与气水混合腔之间的中心通孔的。本技术的一种气水射混器,集射流和混溶为一体,采用文丘里射流混合和多次变腔紊流混溶强化的方式,利用水流的流速、流动方向以及流动所产生的紊流现象使气体多次和液体充分混溶,在一个不大的空间里达到普通大混溶装置同样的效果,有效的降低了空间的占用,具有体积小,气水混合效果好,效率高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对本技术并没有限制。实施例如图1中所示,本技术的气水射混器从外形看是一个长圆体,其内部由射流和混溶二个基本部分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同轴沿轴线依次设置进水管1、文丘里喷射管2、射流吸气腔3、气水混合腔5、溶气腔7、出水管8,其进水管1与文丘里喷射管2相连,射流吸入腔3与气水混合腔5设有中心通孔4,气水混合腔5与溶气腔7的间壁上设有四个通孔6,出水管8与溶气腔7相连接,射流吸气腔3设有气体吸入的通孔或通入接口9;而射流吸气腔3是环绕文丘里喷射管外侧的环状空腔,其截面近似于“〗”状。由图2中可知在气水混合腔5与溶气腔7之间的间壁上开有的连通孔6的孔径是小于中心通孔4的孔径的。进水管1、出水管9段的外壁设有螺纹用于与管道进行连接。气体吸入的通入接口9位于射流吸气腔3的楔形部的中段处。整个气水射混器既可采用耐腐蚀金属材料和一体化先进工艺制造而成也可以采用其他耐腐蚀材料、采用分段式组合制造。使用时,增压后的液体自进水管1进入文丘里喷射管2后突然管径变大液体发生紊流,再沿喇叭形的喷嘴喷出,由于水流的高速喷射使得射流吸气腔中形成负压,并将外部的气体从通入接口吸入,而射出的液柱其外圈的水因瞬间失去约束力后外扩又将气体裹挟经中心孔进入气水混合腔,此时再次变径液体紊流混合,最后又从气水混合腔与溶气腔之间的间壁上开有的多个连通孔通过,将大的气泡滤细后进入溶气腔再次充分溶解,然后从出水管流出。本技术的气水射混器在射流的出口直接设计为二个或者二个以上不同形状的腔体,腔体与腔体之间由数个小孔连通。利用水流的流速、流动方向以及流动所产生的紊流现象使气体一而再地和水等液体充分混溶,在一个不大的空间里达到普通大混溶装置同样的效果,有效的降低了空间的占用和成本。而且特别适用于臭氧水的制造。经实际使用证明,一级臭氧吸收率达90%以上,水中的臭氧溶解度可达4mg/L以上。本技术也同样适用于其他需要将气体混和与别的液体中去的场合,包括强酸、强碱、强溶解性有机溶剂。权利要求1.一种气水射混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同轴沿轴线依次设置的进水管、文丘里喷射管、射流吸气腔、气水混合腔、溶气腔、出水管组合而成的柱形装置,其进水管与文丘里喷射管相连,射流吸入腔与气水混合腔之间设有中心通孔,气水混合腔与溶气腔的间壁上则设有二个以上的通孔,出水管与溶气腔相连接,射流吸气腔设有气体引入的通孔或通入接口。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气水射混器,其射流吸入腔为环绕文丘里喷射管外侧截面近似于“〗”状的空腔。3.按权利要求书1或2所述的一种气水射混器,气水混合腔与溶气腔之间的间壁上的连通孔孔径是小于射流吸入腔与气水混合腔之间的中心通孔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将臭氧溶解于水的气水射混器,它是由同轴沿轴线依次设置的进水管、文丘里喷射管、射流吸气腔、气水混合腔、溶气腔、出水管组合而成的柱形装置,而进水管与文丘里喷射管相连,射流吸入腔与气水混合腔之间设有中心通孔,气水混合腔与溶气腔的间壁上则设有二个以上的通孔,出水管与溶气腔相连接,射流吸气腔设有气体引入的通孔或通入接口。其射流和混溶为一体,采用文丘里射流混合和多次变腔紊流混溶强化的方式,利用水流的流速、流动方向以及流动所产生的紊流现象使气体多次和液体充分混溶,在一个不大的空间里达到普通大混溶装置同样的效果,有效地降低了空间的占用,具有体积小,气水混合效果好,效率高的优点。文档编号B01F3/04GK2841136SQ20052011643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余建平, 姚仁泽, 丁纪芳, 孙卫飞, 许国君 申请人:浙江欧赛环境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水射混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同轴沿轴线依次设置的进水管、文丘里喷射管、射流吸气腔、气水混合腔、溶气腔、出水管组合而成的柱形装置,其进水管与文丘里喷射管相连,射流吸入腔与气水混合腔之间设有中心通孔,气水混合腔与溶气腔的间壁上则设有二个以上的通孔,出水管与溶气腔相连接,射流吸气腔设有气体引入的通孔或通入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平姚仁泽丁纪芳孙卫飞许国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欧赛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