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兴林专利>正文

一种颈静脉采血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85319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颈静脉采血空针,它包括针管、针栓、针嘴、针头,针嘴与针管呈30度角度的倾斜角度连接,且针嘴与针管的连接点靠近针管端部边缘,针嘴倾斜方向朝向针管端部圆心,相比现有的静脉采血空针,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做颈静脉采血时,以针头向上的方式持针穿刺血管,适应颈静脉与头部与颈部的弯曲,不容易刺破血管,提高了采血成功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颈静脉采血空针
技术介绍
在临床医学检验中,采集受检者静脉血常用一次性注射器从肘前静脉处采集,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有一部分受检者由于肘前静脉太细,肥胖及其他原因导致静脉不易触及, 无法从肘前静脉采血。这部分受检者包括部分大部分新生儿、儿童及部分成年人,这时我们通常便会选取颈静脉处采血,在肘前静脉采血时,手臂平伸,以针体与手臂约30度角穿刺静脉,角度过大则容易刺破血管,同样在用普通一次性注射器于颈静脉处采血时,由于头部与颈部有弯曲,导致穿刺角度过大,同样容易刺穿血管,增加采血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颈静脉采血空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颈静脉采血空针,它包括针管、针栓、针嘴、针头,针嘴与针管呈30度角度的倾斜角度连接,且针嘴与针管的连接点靠近针管端部边缘,针嘴倾斜方向朝向针管端部圆心。所述的针管末端边沿设置在针管两侧,且两边沿所在直线与针头垂直。相比于现有的静脉采血空针,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做颈静脉采血时,以针头向上的方式持针穿刺血管,适应颈静脉与头部与颈部的弯曲,不容易刺破血管,从而提高了采血成功率。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颈静脉采血空针,它包括针管1、针栓2、针嘴3、针头4,针嘴3 与针管1呈30度角度的倾斜角度连接,且针嘴3与针管1的连接点靠近针管1端部边缘, 针嘴3倾斜方向朝向针管端部圆心。针嘴3、针头4倾斜,使针管适应颈静脉与头部与颈部的弯曲,不容易刺破血管,降低了采血难度。针嘴3与针管1连接点设置在针管端部边缘,进一步缩减了针头与皮肤的角度。所述的针管末端边沿设置在针管两侧,且两边沿所在直线与针头垂直,便于医护人员刺入操作更加稳定。权利要求1.一种颈静脉采血空针,它包括针管(1)、针栓(2)、针嘴(3)、针头(4),其特征是针嘴(3)与针管(1)呈30度角度的倾斜角度连接,且针嘴(3)与针管(1)的连接点靠近针管端部边缘,针嘴(3)倾斜方向朝向针管(1)端部圆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静脉采血空针,其特征是针管(1)末端边沿设置在针管两侧,且两边沿所在直线与针头(4)垂直。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颈静脉采血空针,它包括针管、针栓、针嘴、针头,针嘴与针管呈30度角度的倾斜角度连接,且针嘴与针管的连接点靠近针管端部边缘,针嘴倾斜方向朝向针管端部圆心,相比现有的静脉采血空针,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做颈静脉采血时,以针头向上的方式持针穿刺血管,适应颈静脉与头部与颈部的弯曲,不容易刺破血管,提高了采血成功率。文档编号A61B5/153GK202235390SQ20112027418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31日专利技术者朱兴林, 王芳 申请人:朱兴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兴林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朱兴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