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以及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829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30 21:41
一种在与床主体部(10)合体时形成能变更为膝部抬高姿势的床轮椅(9),其具有:座面部(15)、对椅子背部底板构件(15a)进行支承的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对椅子膝部底板构件(15b)进行支承的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与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以自由弯曲的方式连结且对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15d)进行支承的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4d)、与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15d)以自由弯曲的方式连结且对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15e)进行支承的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14e)、以自由弯曲的方式连结着椅子背部支承构件(14a)以及椅子膝部支承构件(14c)且对椅子腰部底板构件(15b)进行支承的椅子基座部(13)、对椅子背部支承构件和椅子膝部支承构件进行连结的第一联杆部(21)、和对椅子背部支承构件和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进行连结的第二联杆部(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轮椅和床主体部合体而构成的床以及轮椅
技术介绍
在对睡着的高龄者或病人(以下,汇总起来简称为被护理者。)进行护理时,从轮椅向床移乘的被护理者的移乘作业对护理者来说是很大的负担。因此,为了减轻该负担,存在可以分离床的一部分并向轮椅变形的合体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8示出以往的合体床1。合体床1的床面由侧部床板2、中央部床板3、侧部床板4这三块形成。为了形成床面,有必要使台车5的中央部床板3向侧部床板2和侧部床板4之间的空间3a移动。最初,护理者以旋转装置Ib为旋转中心,使侧部床板4向床主体 Ia的上方升高。此外,护理者在使侧部床板4向床主体Ia的上方升高的状态下,使台车5 (中央部床板3)向空间3a移动。在使台车5向空间3a移动之后,使侧部床板4回到原来的位置, 由此合体床1形成床面。另外,从合体床1分离的台车5也可以用作轮椅。此时,使中央部床板3为轮椅的座面。图9是台车5的侧视图。台车5按照使中央部床板3的姿势从平坦姿势简易地变成座位姿势的方式,具有椅子用的姿势变更装置。在这里,中央部床板3由背面部北、腿部 3c、和底部3d构成。使用椅子用的姿势变更装置,在使底部3d为水平面的状态下,与背面部北的倾斜连动地使腿部3c进行倾斜,由此中央部床板3的姿势从平坦姿势变成座位姿势。此外,可以使用台车5作为轮椅。成为这样的合体床1的一部分的轮椅(台车幻,按照可以变更为平坦姿势的方式, 使底部3d为水平面。但是,轮椅的底部3d为水平面时,容易发生被护理者的身体的错开跌落。另外,作为对被护理者的身体从轮椅错开跌落的对策,提出了使轮椅的底部倾斜而防止被护理者的身体的错开跌落的全折叠式的轮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图10是以往的全折叠式的轮椅6的立体图。在图10所示的轮椅6中,按照前座高(底部7b的腿肚部7c侧的高度)比后座高(底部7b的背部7a侧的高度)更高的方式,使底部7b倾斜。通过该底部7b的倾斜、防止被护理者的身体的错开跌落。进而,也可以放倒背部7a,使所有由连动联杆8连结的底部7b、腿肚部7c、脚踏部7d都在同一水平面上,变更为平坦姿势。图11是平坦姿势的轮椅6的侧视图。利用连动联杆8,护理者可以将轮椅6的姿势从座位姿势容易地变更成平坦姿势。考虑将这样的全折叠式的轮椅6与床主体部合体而形成床。另外,作为用于对被护理者进行护理的护理用床,有能变更为背部抬高姿势或膝部抬高姿势的床存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5-5133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5M59号公报就护理用床而言,需要向用于被护理者的进食等作业的背部抬高姿势进行姿势变更的功能、和向用于消除被护理者的脚的浮肿或防止身体的错开跌落的膝部抬高姿势进行姿势变更的功能。但是,以往的轮椅不存在用于变更为膝部抬高姿势的构造。为此,在使床主体部与轮椅合体后的合体床中,无法变更为膝部抬高姿势。即,例如在使具有以往的全折叠式轮椅的构造的轮椅6为合体床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合体床存在所谓无法变更为膝部抬高姿势的课题。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膝部抬高姿势是指用水平面支承被护理者的臀部、 用倾斜面支承大腿和腿肚,由胯关节、膝关节和脚尖形成三角形的姿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解决上述课题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床状态时变更为膝部抬高姿势,且可以在轮椅状态时防止被护理者的身体的错开跌落的床以及轮椅。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构成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1个方式,提供一种具有将轮椅和床主体部合体而构成的床面的床,上述轮椅具有将椅子背部底板构件、椅子腰部底板构件、椅子膝部底板构件和椅子腿部底板构件以可以相互弯曲的方式加以连结而构成的座面部;对上述椅子背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椅子背部支承构件、对上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椅子基座部、对上述椅子膝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椅子膝部支承构件、和对上述椅子腿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椅子腿部支承构件,上述床主体部具有将床背部底板构件、床腰部底板构件、床膝部底板构件和床腿部底板构件以可以相互弯曲的方式加以连结而构成的床面部;对上述床背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床背面支承构件、对上述床腰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床基座部、对上述床膝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床膝面支承构件、和对上述床腿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床腿面支承构件,在上述轮椅和上述床主体部已合体的状态下,上述床背部底板构件和上述床腰部底板构件之间的关节部、与上述椅子背部底板构件和上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之间的关节部,在同一直线上排列,上述床腰部底板构件和上述床膝部底板构件之间的关节部、与上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和上述椅子膝部底板构件的之间的关节部,在同一直线上排列,上述床膝部底板构件和上述床腿部底板构件之间的关节部、与上述椅子膝部底板构件和上述椅子腿部底板构件之间的关节部,在同一直线上排列。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提供一种能与床主体部合体而构成床的轮椅,其具有将椅子背部底板构件、由椅子腰部底板构件以及椅子膝部底板构件构成的椅子座部底板构件、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和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以可以相互弯曲的方式加以连结而构成的座面部;对上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的椅子基座部;对上述椅子背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且配置成可以相对于上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弯曲的椅子背部支承构件;对上述椅子膝部底板构件进行支承且配置成可以相对于上述椅子腰部底板构件弯曲的椅子膝部支承构件;对上述椅子腿部第一底板构件进行支承且配置成可以相对于上述椅子膝部支承构件弯曲的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对上述椅子腿部第二底板构件进行支承且配置成可以相对于上述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弯曲的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与上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的动作连动地使上述椅子膝部支承构件运动的第一联杆部;与上述椅子背部支承构件的动作连动地使上述椅子腿部第一支承构件运动的第二联杆部;与上述椅子膝部支承构件的动作连动地使上述椅子腿部第二支承构件运动的脚踏连动联杆。专利技术效果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床,可以在轮椅和床主体部合体后的床状态下,变更成膝部抬高姿势。另外,在轮椅状态下,可以防止被护理者的身体的错开跌落。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和特征,由有关附图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下列记述而明确。其附图如下所示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1个实施方式中的分离后的床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合体后的床的立体图,图3A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座位姿势下的轮椅的侧视图,图:3B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图3A的座位姿势下的轮椅的椅子用第一弯曲部附近的放大图,图3C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图3A的座位姿势下的轮椅的椅子用第三弯曲部附近的放大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平坦姿势下的轮椅的侧视图,图5A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轮椅的座位姿势的第一联杆部的部分侧视图,图5B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轮椅的平坦姿势的第一联杆部的部分侧视图,图5C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轮椅的座位姿势的气弹簧附近的部分侧视图,图5D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轮椅的平坦姿势的气弹簧附近的部分侧视图,图5E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轮椅的气弹簧向椅子基座部的安装状态的部分侧视图,图6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膝部抬高姿势以及背部抬高姿势下的床的立体图,图7A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膝部抬高姿势以及背部抬高姿势下的床的侧视图,图7B是平坦姿势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床主体部的联杆装置的简要侧视图,图7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塚田将平久米洋平河上日出生中村彻上田敏秀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